第110章 青青草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章 青青草原

 

吁!吁吁!

塞上草甸间,疾驰而来一队骑士,拉住骏马缰绳,干净利索的停下马来。他们头戴毡帽,外套呢绒大衣,脚蹬牛皮长靴,意气风发。

却是朱弘德、王柏一行人。自从朱弘德接手新建四海商号之后,首要任务就是稳定羊毛的贸易线,连春节都没在京城过节,就带人去了大同。为此还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前往归化城商量收购羊毛事宜。

归化城,蒙古人称作库库和屯,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原来是汉人逃亡蒙古后建设的大板升城,明隆庆六年,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阿拉坦汗召集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阳,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万历三年,城池建成后,朝廷赐名归化城。

归化城自建成后,自然成了双方互市的重要的交易城市,也成为蒙古土默川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节刚过,草原上的冰雪还没融化,可是路上已经陆陆续续有商队前来贸易。

“兄长,歇一下吧,后面商队还没那么快跟上来。”后面的王柏递过来一个银制的酒壶,里面装着蒸馏过的烈酒。这是乐源号刚出的新品,酒壶外面暗纹着精致的图纹,实在是精美至极。

朱弘德接过酒壶,拧开螺旋盖,小口的抿了一口,热辣的白酒顺着喉咙直浇心扉,大口的呼出一团雾气,舒服的哼了出来。

“柏弟,商队还要多久跟上来?”缓过气来的朱弘德问旁边的王柏。

“我们骑马快些,他们至少还要一个时辰才能跟上来。”王柏估摸着时间。张彪坐镇大同,朱弘德和王柏亲率商队前来归化城。商队有钱康带领护卫队守卫,但是不用他们操心。

归化城原是板升城,位于河套地区。河套又被称为塞上江南,农耕、手工业发达。在嘉靖时期,北方边民因不堪压榨,多逃亡于蒙古地区,并逐渐定居于丰州滩一带,形成蒙汉人民聚居的板升。定居板升的汉人,有秘密组织白莲教反对明政府的边官将士,有发配戍边的囚徒,和大量的农民。因此,板升城居民对明人并不算友好。

朱弘德和王柏越过大部队前出,大概有斥候的意思,队伍里配有钱康所属一大队的一名护卫。护卫名叫娄云,据说是娄重虎的族侄,二十来岁,对大同到归化一线路况非常熟悉。

“朱大掌柜,前面三里左右有处客栈,我们今晚是否在此留宿?再往北三十里就到归化城了。”娄云提议道。

朱弘德点点头,开春时节,天黑的快,眼看天色渐晚,今天是到不了归化的。野外宿营风险太大,一是怕野兽,更是怕马匪袭击,现在市面上可不太平。

等大家找到那家客栈,此时已经有不少客商进出。朱弘德包下一个独立的院子,看着客栈大堂那些商贾警惕中带着不怀好意,而且商队运来的都是些贵重东西,谨慎点总是没错。

客栈占地很广,除了一个个独立院子,主楼还能提供食物。朱弘德安顿好以后,便带着娄云和王柏回到客栈大堂。

大堂里有三三两两的商贾,或在泡茶或在闲聊。朱弘德也不认生,自来熟般的找到两个看似憨厚的商贾桌边坐下。

“两位掌柜,在下这厢有礼了,敢问阁下是去归化吗?”朱弘德开口就是废话,不是去归化城怎么会在这边。

可是人就是这样,没说话前都是相互提防,就怕有人先开口。两个商贾中一个年纪大些的叫彭季,回话道:“这位掌柜客气了,小老儿正是去归化。敢问掌柜是哪家商号的?”

“哈哈,鄙人是四海商号的,也是要去归化。”

两个商贾对视一眼,没听说过四海商号啊。

“哦,鄙号刚于年前创办,掌柜不认识倒不奇怪。不知掌柜的可识得顺风速递?”

两人还是摇头。

朱弘德心想,名气还不高呢,不甘心的追问道:“那可知薪源号?”

这时候两人才两眼放光,频频点头,那老掌柜说:“小老儿听过薪源号盛名,此次在京城发售股票,小老儿虽拮据,倒也买入了二十股。”

听到有了共同语言,朱弘德也松了一口气,不然搭上话题还真不容易。“哈哈,这倒是巧了,在下之前在薪源号挂着监事的职事,也有些薪源号的股票。现在所任事的四海号与薪源号同属潞王府上产业。”

那两人肃然起敬,言语上也恭敬许多,听朱弘德自报家门是薪源号监事,想必在这个四海商号的身份地位都不低。

相逢是缘,朱弘德大方的叫来酒食,与两人边吃边谈。

“两位掌柜应是精于商务,敢问此去归化做何营生,在下也可与贵号互通有无。”朱弘德初来乍到,也想多了解一些情况,这两个人是他特意跑过来凑近乎的。

那两人也是人精,便也是侃侃而谈,彭季说道:“小老儿隶属于缙昇商号,主要从事与归化的皮毛生意,也出售些咱们大明物产。”

缙昇商号,应是属于晋商的一支,规模不大的一家商号,可不妨碍朱弘德曲意奉承。大家相谈甚欢,倒让朱弘德长了不少见识。

现在归化城是蒙古土默川部所辖,而土默川部这一支的首领是著名的俺答汗。俺答汗在嘉靖年间崛起,驱逐了原来的草原霸主察哈尔部,成为蒙古首领。

嘉靖二十九年,他在多次遣使要求开放朝贡贸易未果后兵临京城,以武力要求朝廷开放边贸,史称庚戌之变。

嘉靖三十年,朝廷被迫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蒙古进行马匹交易。因蒙古人不愿意交易马匹,而朝廷也对交易铁器有所顾忌,不久,明朝拒绝蒙古方面以牛羊交易的要求,单方关闭马市,双方再次开战。

隆庆四年,双方开始和谈,次年达成协议,朝廷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史称隆庆和议,自此,边境战事稍减。

因为归化城是土默川部最重要城市和贸易地点,所以离归化城最近的大同也成为商贸云集的重镇。

这条贸易线,主要被晋商把持,为了保障羊毛供应线的稳定,这段时间,朱弘德也与晋商代表商议,四海商号仅采购羊毛和羊绒,以及出售乐源号的产品,不得涉足其他行业。

蒙古那边,主要出售马、牛、羊和奶制品,明人这边则以茶、盐、糖、药品、铁器、丝绸、布匹、陶瓷器等商品为主,双方贸易量巨大。

之前,明蒙双方都有提防互不信任,蒙古人不愿意出售马匹,明人把盐铁茶纳入禁运名单。所以双方想要的商品都得不到满足,也导致之前的互市经常开闭,蒙古人甚至不惜以战争方式获得铁器供应。自从隆庆和议之后,双方增加了互信和互利,互市才稳定下来。

听闻这些隐秘,朱弘德心里也更加有数,到了归化,首要任务是拜访俺答汗,收购羊毛和鼓励牧民饲养绵羊,是今后的计划的关键。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1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