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湿地城,
塞上管弦鸣。
鸟翥穿云舞,
鱼翔戴月行。
第二天中午时分,朱弘德带领商队来到归化城门口。见惯了高墙雄城的他们自然不会为一座刚刚筑立的新城去感叹,可走了小半个月的商队,终于见到一座城市,一直紧绷的心弦也放下来。
一路上,如果没有碰到客栈,就得风餐露宿,还得不时提防马匪的袭击。有段时间,一直有形迹可疑的骑士徘徊在商队周边,还好护卫兵强马壮,让马匪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终于安全到达归化了,朱弘德意气风发的招呼着:“走,兄弟们!进城。”
在城门验过关引,缴纳城门税,才进了城。归化城仿照北京城的格局建设而成,各条道路笔直交错,沿街店铺林立,热闹非常。
城中不但有汉商,披着黄袍的喇嘛、穿着皮袍的蒙古人,还有裹着头巾脸色黝黑的天竺人,顶着头巾的大食人、金发碧眼的泰西人、带着尖顶帽的罗斯人、甚至还有昆仑奴……,街上熙熙攘攘,各族汇聚,商贸繁华。
商队很快找到自已的商铺,之前布置开设的乐源分号,在商铺后院,有一处不小的商储地,供商品存储、马车保养、伙计食宿等等。
现在朱老二对名下商号进行调整,分开结算,除了薪源号,其他商号和作坊仅仅负责生产,采购和销售都由四海商号全权负责,运输则有顺风速递负责,而在各地开设的专卖店,也由四海号一应打理。朱老二的商业帝国已经初具雏形,现在欠缺的就是一个票号或银行了。
刚回到商铺的后院,商号派遣到归化负责事务的主事陈淼(miao)就迎了上来,“属下见过大掌柜,掌柜的一路舟车劳顿,属下已经安排了房间,是否要先休息一下?”
朱弘德摇摇手,“你让人把护卫和伙计安顿一下,然后我们几个人合计一下,现在时间紧,眼看就要开春了,羊毛收购的事要抓紧落实下来。”
很快,朱弘德、王柏、钱康,陈淼及一个副管事齐聚一堂,商讨接下来的计划。
陈淼自去年就已经派遣到归化,对当地也是比较熟悉,还很用心的整理了一份账册,递给在座的众人。“朱大掌柜,王掌柜,钱队长,属下这半年,整理了一些可用地信息,请大家过目。”
大家翻看了一下,现在各家商号按照朱老二的要求,文书资料必须用口语化,规定格式,不得进行无谓的言辞修饰。
“陈管事,你熟悉情况,且说说,有何筹划?”朱弘德粗略翻看了一遍,陈淼整理的材料倒也详实,不过很多事还得亲自问询。
陈淼清了清嗓子,把自已准备许久的计划说了出来。“属下在归化半载有余,与各方多有沟通,商号要迅速开拓货源,且形成稳定的供应,有以下几点。一是与蒙古贵族商议,现在土默川部首领是俺答汗,可去岁开始,身体欠佳不能视事,部落实由顺义王妃钟金哈屯主持。”
朱弘德点点头,来之前,朱老二有吩咐他要与忠顺夫人处好关系。
忠顺夫人,就是明人熟知的三娘子,三娘子九岁嫁给俺答汗,被称为“钟金哈屯”。因为哈屯在汉语中是夫人、娘子的意思,而钟金哈屯是俺答汗的第三任夫人,所以她又被称为三娘子。
隆庆五年,俺答汗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三娘子也被册封为忠顺夫人,现在俺答汗病重,土默川部的军队和政权都握在三娘子手上。
朱弘德示意陈淼继续介绍。
“第二嘛,就是要与喇嘛教处好关系。现在蒙古人都信仰喇嘛,有他们背书,那些大小部落很好沟通。”
喇嘛教就是藏传佛教,里面派系犬牙交错,王柏忍不住插嘴道:“这些喇嘛有甚特别?可还好相与?”
“回禀王掌柜,这些喇嘛在每个部落都有寺庙,寺庙各有大小活佛,那些牧民笃信喇嘛,他们的话语很是有用。属下与这些喇嘛多有沟通,只要我们愿意敬献黄金,为佛陀筑金身,他们能给予配合。”
在座众人都在激烈讨论,在商言商,这个黄金要给多少为准,大家可不愿当冤大头,不过此时不是讨论这个时候。朱弘德止住话头,让陈淼继续说明。
陈淼清了清嗓子,才开口道:“第三是各部落首领贵族,土默川部为蒙古一支,下辖大小部落,大部落人口上万有余,小部落人口数百。各部落各行其是,蒙古王庭平日亦不得干涉。”
“还有吗?”朱弘德看陈淼没有继续说,问询道。
“回大掌柜的话,属下才疏,暂时只了解这些。”陈淼恭敬回话。
“牧民呢?他们愿意养殖绵羊吗?”
“牧民皆为贵族私产,养殖何物并不能自行做主。”
朱弘德拍拍脑门,是自已想当然了。还是夸奖了一下陈淼,“陈管事观察入微,做事细致,甚是妥帖。”
陈淼激动的站起来,嘴里忙声称不敢,可是被顶头上司夸奖,让他心中得意。
朱弘德压压手,让陈淼坐下说话,问出最关心的话题,“陈管事,我且问你,蒙古人这边,对商号收购羊毛的意愿如何,是否愿意大量出售。”
“回禀大掌柜,属下认为,蒙古人对我大明还有提防之心,马匹、牛羊之类并不愿意大量出售。可蒙古苦寒,能售卖之物也就牛羊等牲畜、皮货和奶酪等,实无其他物品供应。可汉人之商品,如茶叶、铁器、布匹等,需求量极大,所以贸易往来有失衡之危机。”
陈淼越说越投入,“我等知蒙古人之劣性,如果不能通过贸易获得,必将再起刀兵,荼毒边民。而羊毛等,现牧民仅作为废品抛弃,商号若能大量采购,也能缓解贸易平衡。”
一直默默不言的钱康猛然抬头,发现陈淼作为一个管事,竟然有如此眼光,倒是个人才。
朱弘德拍拍手,对陈淼也是大为欣赏,“陈管事,目光长远,实乃干才,我若回京必将向殿下举荐。如此,你与蒙古人联系,我受潞王殿下委托,要去拜访顺义王和王妃。还有,那些喇嘛和部落首领也帮忙联系一番,我不日将拜访。”
简单的商议完,也给王柏和钱康安排了任务,不但与蒙古人和喇嘛联络,也要在城里和各家商号代表沟通。
这次,是四海商号的开山之战,不容有失。
………
不远处的一家商号,几个晋商代表齐聚一堂,也是商讨四海商号介入归化之事。那日朱弘德在客栈见到的掌柜彭季赫然坐在上首。
缙昇商号,虽然声名不显,却是大同和归化两地间最大的商号之一,他们主要经营皮货、牲畜贸易,也将汉地出产源源不断的卖给蒙古人,商号每年往来交易额超过五百万两银子。
而彭季,是商号大东主彭仲的胞弟,负责常驻归化,上次是从大同述职回来,刚好碰到愣头青的朱弘德。
晋商可是个复杂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勤劳守信为人称道,可一方面为了赚取钱财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与边军明朝末年,虽然朝廷严令禁止,可还是不断地把违禁的铁器、火药、药品等战略物资出卖给满清鞑子。
“说说吧,潞王的四海商号把手伸进归化,意欲何为?”彭季喝着茶,慢条斯理的开口着。
“彭大掌柜,我觉得四海号来者不善呐!”一个镶着大金牙的掌柜,摇头晃脑的把自已的判断说出来。
旁边一个瘦高个的掌柜翻了翻白眼,这不是废话吗,要是好事犯得着召集大家商议吗?
倒是一个票号的老掌柜回道:“四海商号是潞王名下产业,据在下所知,他们主要是为了收购羊毛而来,听说他们将羊毛纺织为绒布,所以需要巨量的羊毛和羊绒。而羊毛在归化,几乎是废品,他们能废物利用,对我们来说却是好事。”
“他们来抢生意,怎么会是好事呢?”大金牙不认同这个说法。
朱老二的产业和票号业务往来甚多,票号倒是不排斥四海号,而且来归化的商号越多,他们能赚的钱不是更多嘛。所以,票号老掌柜把自已的想法说出来:“现在蒙古人能卖的东西就这么些,多一项商品,也就能多赚些钱,我们卖过来的商品不是更多人买吗?”
嗯哼!大金牙还想说什么,却被一声咳嗽打断了,眼巴巴的看着声音发出咳嗽声的彭季。
“好了,我们自已内部争执没有意义,得想办法和四海号多沟通一番,咱们做生意和气生财,不要轻易地树敌。当然,要是四海号不讲规矩,那就别怪我们不讲情面。”
彭季说完,起身离开,那些人也纷纷跟随他离去。只有大金牙愤愤不平的坐在座位上,似乎想起什么,急匆匆的离去。
归化城,因为四海号和朱弘德的到来,风声鹤唳起来。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