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高原的寒风,似乎也因那场“风声”闹剧的真相大白而收敛了几分凛冽。阳光穿透稀薄的云层,洒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矿区和连绵的山峦上,反射出刺眼却纯净的光芒。F7东翼工作面恢复了正常生产,机器的轰鸣声在稀薄的空气中传得很远,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踏实感。
陈强站在指挥部外,看着远处井口升腾的白气(通风口),心中一片澄澈。他最后检查了一遍张大山和马副矿长(通过电话)协同制定的后续工作计划:老旧设备的全面排查、特定频段滤波参数的固化、高原版“铁网”维护规程的细化… 确保这块曾经最“邪性”的冻土,真正扎稳了“筋骨”的根。
“陈工,车备好了。”张大山走过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高原反应似乎也因心情的放松而减轻了不少,“矿上派车送您去机场。” 陈强点点头,目光扫过这片留下他太多汗水、智慧与惊心动魄记忆的高原。他最后看了一眼墙上那幅小小的《平安中国》画,画上的“平安”二字,在高原清冽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厚重。他小心地将它取下,和巴图老矿工硬塞给他的一小袋当地风干牦牛肉(说是给家里娃娃尝尝)一起,仔细收进行囊。
“大山,这里就交给你和老马了。”陈强用力拍了拍张大山的肩膀,“‘活基准’的路子趟出来了,后面就是细化和推广。记住,矿工的经验是宝,技术是工具,两者结合,才是真正的‘筋骨’!” “您放心!”张大山黝黑的脸上满是郑重,“保证守好这块阵地!让‘铁网’在高原扎下根,让兄弟们平平安安!” 巴图老矿工也走过来,用粗糙的大手用力握了握陈强的手,没多说什么,只是咧着嘴笑,露出被旱烟熏黄的牙齿,一切尽在不言中。
吉普车在颠簸的冻土路上扬起雪尘,驶离矿区。陈强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高原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但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他摸了摸胸口内袋,那里,赵师傅的锉刀冰冷依旧,李秀兰的家信带着炉火的余温,陈安的画则充满了童真的力量。归家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
红旗煤矿站台。
寒风依旧,但站台上却洋溢着与严寒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矿长亲自带队,矿领导班子、技术科骨干、协管队的姐妹们,甚至许多不当班的工友都自发前来。锣鼓队卖力地敲打着,彩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欢迎陈工凯旋!” “高原冻土降‘邪性’!红旗铁网扬威名!”
当陈强风尘仆仆地走下火车时,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瞬间将他包围!矿长第一个迎上去,紧紧握住他的手,用力摇晃:“强子!好样的!给咱们红旗矿,又立了一大功!高原那块硬骨头,硬是被你啃下来了!” 马副矿长也挤上前,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强子!辛苦了!家里都好!都好!” 张嫂、王姐、吴老师等协管队的姐妹们簇拥着李秀兰。李秀兰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陈靖,身边站着紧紧牵着陈宁的陈安。她看着丈夫明显清瘦却精神矍铄的脸庞,看着他臂膀上那枚鲜艳依旧的红袖标,眼中闪烁着泪光,嘴角却噙着温柔而骄傲的笑意。
陈强在人群的簇拥下,目光穿过喧嚣,精准地锁定了妻儿。他几步走到李秀兰面前,千言万语堵在喉咙,最终只化作一声低沉的呼唤:“秀兰… 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李秀兰声音微颤,将怀中的陈靖往前送了送,“看看靖儿… 又长大了些…” 陈强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小家伙似乎被喧闹声吵醒,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带着风霜和陌生气息的男人,小嘴一瘪,似乎要哭。 “靖儿,是爸爸…”李秀兰轻声哄着。 陈靖盯着陈强看了几秒,忽然咧开没牙的小嘴,发出一个模糊的、类似“ba”的音节,小手还无意识地挥了挥。 这一声模糊的呼唤,如同最温暖的电流,瞬间击穿了陈强所有的疲惫和风尘!他眼眶一热,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感受着那小小的、温软的身体和鲜活的生命力。 “安儿!宁儿!”陈强蹲下身,将陈安和陈宁也揽入怀中。陈安兴奋地叫着“爸爸”,陈宁也含糊不清地喊着“爸…爸…”。 一家五口,在站台喧天的锣鼓和众人的欢呼祝福中,紧紧相拥。寒风凛冽,却吹不散这团聚的暖意。
307房间,炉火烧得正旺。
熟悉的温暖和饭香扑面而来,驱散了陈强身上最后一丝高原的寒气。张嫂、王姐早己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接风宴。马副矿长、矿长等人也都在座,气氛热烈而温馨。 饭桌上,大家听着陈强讲述高原的奇遇:巴图老矿工的“感觉”,那场虚惊一场的“大地叹气”,以及最终揪出“风声”元凶的经过。当听到陈强用“听诊器”听“冻土怪兽”的比喻时(来自陈安的画),众人无不捧腹大笑。 “安儿这画,可立了大功!”马副矿长笑道,“画出了咱们陈工的神韵!” 陈安骄傲地挺起小胸脯。李秀兰则温柔地看着丈夫,将炖得烂烂的鸡汤舀到他碗里。
饭后,送走了矿长等人,307终于安静下来。孩子们被张嫂和王姐带去洗漱睡觉。陈强和李秀兰坐在炉火边,陈靖在摇篮里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炉火跳跃着,映照着两人疲惫却满足的脸庞。陈强拿出那袋风干牦牛肉,又拿出陈安那幅“听诊冻土怪兽”的画。 “当家的,”李秀兰看着画,轻声道,“这次回来… 能多待些日子了吧?靖儿还没好好认你这个爹呢。” 陈强握住妻子的手,感受着那熟悉的温暖和微微的粗糙(操持家务的手):“部里… 给了半个月假。第二批全国培训月底启动,还有些收尾工作… 但这次,我保证,天天回家。”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摇篮里熟睡的陈靖身上:“好好陪陪你们,陪陪靖儿… 也让你好好养养身子。” 李秀兰靠在他肩头,满足地叹了口气:“这就好… 这就好…”
炉火噼啪作响,温暖的光晕笼罩着小小的307。桌上,放着那幅小小的《平安中国》画,画上的“平安”二字,在火光映照下,仿佛跳动着最真实的心音。窗外,夜色深沉,但屋内,炉火正旺,归家的人,终于卸下征尘,融入了这炉火映照的、名为“家”的港湾。短暂的休憩之后,守护的征程仍将继续,但此刻的炉火与团聚,便是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基石和最温暖的慰藉。
(http://www.quwenw.com/book/ADIABC-10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