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破晓筹谋,组建斥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破晓筹谋,组建斥候

 

启明星还悬在天际,刘恒己立在祭坛青铜柱下。指尖抚过柱身蜿蜒的应龙图腾,昨夜族祭时激昂的誓言犹在耳畔,可腹中传来的阵阵绞痛,提醒着他现实的残酷 —— 连续三日以野菜充饥,肠胃早己不堪重负。他紧了紧腰间束带,望向不远处炊烟寥寥的石屋群,那里蜷缩着百余名亟待饱腹的族人。

“这么早?” 张蚝扛着新磨的石斧走来,晨光映得他脸上的刀疤泛着暗红,“昨儿李婶带着妇人们挖了半袋黄精,可顶不了几天。” 他将石斧重重杵在地上,震落柱顶几片积尘。

刘恒从怀中掏出一卷兽皮地图,上面用木炭标着小平坝的位置:“洞穴入口的伪装得重新做。上次羯人搜山,那片藤蔓早露出破绽。” 他指着地图边缘某处凹陷,“更要紧的是粮食。方圆十里的野菜都采光了,得往外探路。”

张蚝着下巴:“可咱们人手本就紧,狩猎队少了人,连野兔都抓不住。”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孩童的啼哭,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正围着一碗野菜汤争抢。

“所以得挑尖兵。” 刘恒目光如炬,“猎户出身,或是手脚麻利的。我亲自训练,教他们隐匿、追踪、探听消息。日后这些‘夜不收’,就是咱们的眼睛和耳朵。” 他想起现代特种部队的训练模式,胸中燃起一丝希望。

当日晌午,三个人影被召集到祭坛前。为首的老周背着一张自制的硬弓,箭壶里插着参差不齐的竹箭;阿青是个年轻姑娘,腰间别着陈禹打造的符文短刃,眼神比男儿更锐利;还有跛脚的赵三,曾是马贼窝里逃出来的,据说能在黑夜里摸准风向。

接下来三日,小平坝后山成了修罗场。刘恒让三人在荆棘丛中匍匐前进,要求身上不沾一片草叶;又逼着他们在暴雨中辨别十丈外的脚步声。老周的手肘被碎石磨得见骨,却咬着牙不肯吭声;阿青的短刃在树干上刻下密密麻麻的计数,记录每日进步。

第西日破晓,刘恒带着夜不收出发。他们身着用树皮染成灰褐色的麻衣,腰间缠着浸过油的麻绳,在晨雾中宛如移动的暗影。行至十里外的山坳,刘恒突然抬手,众人瞬间如壁虎般贴紧岩壁。三匹羯族战马正在溪边饮水,马鞍上挂着风干的人耳 —— 这是羯人炫耀战功的恶俗。

“斥候。” 刘恒压低声音,指了指马背上的青铜铃铛。这种铃铛遇风会发出特殊声响,是羯人传递信号的工具。夜不收们默契地散开,老周张弓搭箭,箭头抹着从毒蛇牙中取的毒液;阿青悄无声息地摸到下游,准备截断敌人退路。

当最后一名羯人喉间喷出血柱时,刘恒在其怀中搜出半张地图。泛黄的羊皮上,用朱砂画着一个巨大的 “石” 字,旁边标注着距离此处三十里的方位。

循着地图摸索,日头偏西时,腐臭味如实质般扑面而来。万人坑边缘,白骨堆得比人还高,蛆虫在眼眶中蠕动。一个浑身是血的汉子突然从尸堆中爬出,枯槁的手指死死抓住刘恒的脚踝。

“水... 水...” 汉子的喉间发出破风箱般的声响。刘恒立刻倒出半壶水,对方却只舔了一口,便颤抖着说:“我... 墨宏,墨家传人。采石场... 五百汉奴,我儿墨万顷... 易容成瘸子... 求你们...”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刻着机关纹路的铜片,“这是墨家机关术的钥匙...” 话未说完,便气绝身亡。

刘恒攥紧铜片,上面还带着余温。抬眼望去,不远处的采石场里,汉奴们拖着沉重的石磨艰难前行,脚镣与石板碰撞的声响,如同地狱的丧钟。

返程时,老周意外射中一头野鹿。当鹿肉的香气飘回小平坝,孩子们欢呼着围住夜不收,几个妇人却偷偷抹泪 —— 上一次闻到肉香,还是半月前。刘恒看着孩子们发亮的眼睛,想起万人坑里的惨状,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http://www.quwenw.com/book/AEDJAD-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