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车库密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车库密谋

 

### 第八章 记忆移植

地下三层的空气凝固如陈年尸油,混合着机油与消毒水的刺鼻气味。陈默将SUV的灯光调至最暗,仪表盘的微光在周小雨脸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她的瞳孔在黑暗中放大到6.7毫米,虹膜边缘泛着不正常的淡金色——这是长期接触Ω-7试剂的副作用,也是第七批实验体的共同特征。车内温度显示17℃,但两人的呼吸却在挡风玻璃上凝结出异常的水珠——空气中混入了吸湿性神经毒素。

"看这个。"

陈默从手套箱取出份泛黄的档案袋,牛皮纸表面用红墨水写着「2003-4月-G组」。拆封时扬起一片细小的尘埃,在车顶灯下如同飘散的骨灰。文件第一页是志愿者知情同意书,签名栏里「周美玲」三个字写得工整拘谨,笔画间距精确到0.5毫米——这是被催眠状态下书写的特征。与旁边龙飞凤舞的监理签字形成鲜明对比——那个签名周小雨再熟悉不过:

**苏晚晴**

笔迹分析显示签名的压力变化呈现7个峰值,与苏晚晴习惯性笔势完全吻合。但最令人不安的是日期下方的水印——"第七实验室专用"的字样在紫外灯下清晰可见。

"你母亲当年参与过非典药物试验。"陈默翻到第七页,指尖停在某段被荧光笔标记的文字上,"C12项目最初是作为抗病毒药物研发的。"纸页边缘有规律的锯齿状缺损——这是被微型摄像机拍摄过的痕迹,每7厘米就有一个针孔大小的标记。

纸页上的医疗术语密密麻麻,但某些关键词被反复涂抹又重现:「基因重组」「记忆编码」「恐惧素提取」。周小雨的视线突然被附件照片钉住——2003年的母亲穿着病号服站在实验室里,身旁的仪器上清晰标着「Ω-7神经重塑仪」。照片背景里有个模糊的身影正在调整设备,那人左手小指弯曲的角度与现在的苏晚晴完全一致。

"不可能..."她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声纹图谱显示异常波动,"03年我妈在纺织厂上班..."这句话的音调比平时高了17赫兹,是典型的说谎时声带紧张的表现。

陈默突然按下她欲翻页的手。后视镜里,一只老鼠正从通风管道探出头,左耳戴着微型传感器——那根本不是生物,而是精巧的机械仿制品。它的眼睛闪烁着诡异的红光,扫描频率与华信大厦的监控系统完全同步。他无声地抽出匕首甩过去,刀刃在空中划出完美的抛物线,精准刺入"老鼠"颈部的数据传输模块。金属撞击声在空旷的车库回荡如同丧钟,声波频率分析显示车库内还有三个同类设备正在靠近。

"林薇知道真相。"周小雨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甲陷进他腕部的Ω印记,疤痕周围的皮肤立刻泛出不自然的蓝色,"她二十年前..."这句话戛然而止,她的瞳孔剧烈收缩到2.3毫米——这是记忆被强制唤起的生理反应。

头顶的监控摄像头突然转动,红色指示灯像苏醒的恶魔之眼。陈默的视网膜上闪过一行数据:摄像头焦距调整到最大值,红外模式己启动,正在扫描车内生物特征。两人同时屏息,陈默的右手缓缓移向方向盘下方的隐蔽按钮——这个动作能让车载系统发送虚假的热成像信号。

雨刷器突然启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两道弧线。陈默蘸着冷凝水在玻璃上写字,水痕在低温下迅速凝结成冰:

「明天,档案室火灾」

每个字的笔画都精确复刻了苏晚晴的笔迹特征,这是他在第七实验室受训时掌握的技能。周小雨的睫毛颤了颤。她伸出食指,在「火灾」后面画了个波浪线——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表示「需要更多信息」。她的指尖在玻璃上留下微弱的静电痕迹,陈默的腕表立刻分析出她体内Ω-7试剂的浓度己达到危险值。

陈默调出手机里的建筑平面图,指尖在七楼某个区域画圈。那是华信大厦最神秘的「黑匣子」区域,三维建模显示墙体厚度达到1.7米,采用铅合金夹层设计,连保洁机器人都会被远程锁定。平面图边缘有行小字:「C12终期实验体存储区」,字母"O"被刻意设计成Ω形状。

"你母亲不是唯一被替换的。"陈默调暗屏幕亮度,打开段模糊的监控视频:年轻的林薇正在给一排培养舱贴标签,每个舱里都漂浮着人脸,「03年非典死亡病例中有17个技术骨干,第二年全都'康复返岗'了。」视频的帧率被调整过,每7帧就会出现一个重复画面,这是典型的记忆植入操作痕迹。

视频最后三秒闪过某个培养舱的特写,标签上写着「周美玲-B7」。舱体里的人与现在的周母有九分像,唯独锁骨少了颗痣——那颗痣的真实位置应该在右锁骨下2.7厘米处,是原版周美玲的显著特征。

周小雨的呼吸变得急促,呼出的气体在车载检测仪上显示出异常的丙酮含量——这是极度恐惧时的代谢产物。她突然扯开衣领,露出锁骨下方同样的Ω形疤痕——与林薇的一模一样,疤痕组织在紫外灯下发出淡蓝色荧光。

"我也是克隆体?"她的声音支离破碎,喉部肌肉出现不规律的痉挛,"那真正的周小雨在哪?"

陈默没有立即回答。他打开车载电脑,调出段被加密的脑电波图谱。波形显示两种完全不同的神经活动模式,却在2009年3月15日7时15分这个节点突然融合——正是周小雨母亲"过敏抢救"的时间点。

"不是克隆。"他指着融合点的频谱分析图,"是记忆移植。那天你母亲'过敏抢救'时,有人把原版周小雨的记忆植入了备用躯体。"图表下方的注释显示手术使用了"Ω-7型量子记忆转移装置",操作者签名是张明远——那个在周小雨母亲病历上出现过的哈佛医生。

头顶突然传来金属扭曲的巨响。通风管道盖板被暴力掀开,三个穿防护服的身影正用速降绳下落。他们的面罩反射着冷光,胸前名牌却是空白——这是华信「清洁工」的标准装扮。陈默的夜视仪显示他们腰间别着某种管状器械,能量读数与第七实验室的神经溶解枪完全一致。

陈默猛地发动引擎。轮胎在水泥地面擦出蓝烟,SUV如离弦之箭冲向应急通道。后视镜里,为首的「清洁工」掀开面罩,露出林薇涂着黑色唇膏的冷笑。她的瞳孔在黑暗中呈现出与苏晚晴相同的淡金色,右耳后隐约可见"Ω-7"的刺青。

"看路!"

周小雨的尖叫中,陈默急打方向盘避开落下的防火卷帘。车辆撞开备用出口的栅栏时,他按下中控台某个隐藏按钮。后座弹开两个黑色手提箱,露出里面整齐排列的试管——标着「C12反制剂」的蓝色液体正微微发光,亮度随引擎震动频率变化。

"明天九点十五分。"陈默将一个耳麦式注射器塞给周小雨,注射器侧面刻着"0715"的数字,"火警响起后,把这些注入七楼通风系统。"他特别强调了"九点十五分"这个时间点——这是华信大厦中央空调系统每日例行维护的间隙,通风管道的过滤装置会关闭7分钟。

车窗外,暴雨如注。周小雨突然按住他换挡的手:"如果失败了呢?"她的指甲缝里渗出淡蓝色液体——Ω-7试剂正在她的血液中结晶。

陈默转向她,瞳孔在闪电照耀下呈现出与苏晚晴如出一辙的淡金色:"那就看场好戏。"他的声纹突然变得异常平滑,这是第七实验室特工在极端压力下的语音特征。

他踩下油门的瞬间,车载音响自动播放起苏晚晴最爱的肖邦《葬礼进行曲》。雨刷器有节奏地摆动,在玻璃上留下新的水痕字迹:

「记住,恐惧才是最好的燃料」

字迹在雨水中扭曲变形,但每个笔画都精确复刻了林薇的签名特征。远处华信大厦的轮廓在雷暴中忽明忽暗,顶楼某个窗口亮着猩红色的灯光,光谱分析显示那并非普通照明,而是某种神经同步刺激装置的工作指示灯——像一只窥视人间的恶魔之


    (http://www.quwenw.com/book/ADFEFJ-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