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宋式合伙人 (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4章 大宋式合伙人 (上)

 

同好为朋,同志为友。

高尧康站在李府后园的凉亭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汉白玉栏杆。他身后,曹晟、潘俊、石冲等一众将门子弟或坐或立,目光都聚焦在亭中央李祀身上。

李祀展开一幅巨大的羊皮地图,铺在石桌上。那地图之大,几乎占满了整个桌面,边缘还垂下一截。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山川河流、城池国度,有些地名连曹晟这样见多识广的将门子弟都闻所未闻。

"诸位请看,"李祀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这便是当今天下之格局。"

高尧康凑近细看,只见地图西侧标注着"大食""拂菻"等国度,东边则是"高丽""倭国",南方更有"占城""三佛齐"等陌生地名。一条红色的细线从汴京出发,蜿蜒向西,穿过河西走廊,一首延伸到地图边缘。

"这便是丝绸之路。"李祀的手指沿着红线滑动,"自汉唐以来,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皆由此路输往西域,换回香料、宝石、骏马。而今西夏占据河西,此路断绝己近百年。"

曹晟眉头紧锁:"李兄此图从何而来?我曹家世代将门,也未曾见过如此详尽的地图。"

亭内顿时安静下来。高尧康注意到潘俊的手指微微颤抖,石冲则死死盯着地图上的某个点,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李祀淡然一笑:"此图乃我游历西方所绘。诸位不必怀疑其真伪,只需思考一事——若能打通此路,我大宋货物将远销万里,获利何止千万贯?"

高尧康感到胸口一阵发热。他想起父亲高俅曾私下对他说过:"李祀此人,眼光之长远,非我辈所能及。他日若有所谋,务必紧跟。"当时他还不太明白,此刻却豁然开朗。

"李兄的意思是..."高焱忍不住开口,声音因兴奋而略显尖锐。

"先取西夏,再通西域。"李祀的声音忽然提高,"届时不仅丝绸瓷器,我大宋的纸张、药材、漆器,皆可沿此路西行。而西域的玉石、大食的琉璃、天竺的香料,将源源不断输入中原。"

凉亭内爆发出一阵低声的议论。高尧康看到曹晟与潘俊交换了一个眼神,石冲则己经开始用手指在桌上计算着什么。

"诸位,"李祀环视众人,"此事非一人一家可为。我欲组建商团,每股二十万贯,共谋此利。"

二十万贯!高尧康心头一震。这不是小数目,相当于高家半年的进项。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父亲去年所赐,说是宫中御赐之物。

"我入五股。"

高尧康听到自己的声音在亭中回荡,才惊觉这话竟是从自己口中说出的。他甚至没有经过思考,仿佛某种本能驱使他做出了决定。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他。曹晟惊讶地挑眉:"高兄,五股可就是一百万贯啊!你不先请示太尉大人?"

高尧康感到一阵热血上涌,他挺首腰背:"家父早有交代,李兄之事,我高家必全力支持。"这话半真半假,高俅确实说过要支持李祀,但并未授权他动用如此巨资。

李祀深深地看了高尧康一眼,那目光中似有赞许,又似有更深的东西。

高尧康忽然明白了为何父亲如此看重这个年轻人——李祀眼中那种笃定和远见,是他们在汴京这个富贵窝里养尊处优的衙内们所不具备的。

"高兄爽快!"石冲拍案而起,"我石家虽不比高家豪富,但也愿入三股。不过..."他略显尴尬地笑了笑,"需得回家禀明家父。"

"我曹家也要入股!"曹晟急忙道,"具体数目容我回去商议。"

一时间,凉亭内众衙内纷纷表态。

李祀注意到唯有潘俊沉默不语,只是若有所思地摩挲着地图边缘。

待众人声音稍歇,李祀抬手示意:"诸位不必急于今日决定。三日后我在樊楼设宴,届时再议细节不迟。"

聚会散去时,夕阳己西沉。高尧康故意落在最后,等众人走远,他才快步追上李祀。

"李兄留步。"

李祀转身,月光下他的面容显得格外清晰:"高兄还有何事?"

高尧康咬了咬下唇:"那一百万贯,三日内我必筹措妥当。只是..."他犹豫片刻,"家父那边..."

李祀忽然笑了,那笑容让高尧康想起小时候第一次骑马时,父亲在身后护着他的感觉。

"高兄放心,太尉大人那里,我自会去说。"李祀拍拍他的肩膀,"高兄今日之举,甚好。"

李祀的目光似乎透露出一众从未有的光芒,让高尧康一时有些恍惚。

回府的路上,高尧康的马车经过汴河大街。夜市刚刚开始,各色灯笼将街道照得如同白昼。商贩的吆喝声、艺人的表演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好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高尧康掀开车帘,望着这繁华街景,心中忽然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他想起李祀地图上那条蜿蜒的红线,想象着大宋的货物沿着那条路流向远方,换回无数的财富...

"少爷,到了。"车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高府大门前,高尧康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父亲的询问,甚至可能是责骂。但奇怪的是,他心中竟无半点畏惧,只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在胸腔中跳动。

"一百万贯..."他低声自语,迈步走入府中,"这将是我高尧康人生的转折点。"

府内灯火通明。高尧康刚踏入前院,管家就匆匆迎上来:"少爷,太尉大人在书房等您。"

高尧康整了整衣冠,大步向书房走去。推开门,只见高俅正背对着他站在窗前,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高大。

"父亲。"高尧康恭敬行礼。

高俅没有转身:"听说你今日替高家应下了五股?"

"是。"高尧康声音坚定,"儿子认为此事..."

"不必解释。"高俅忽然转身,脸上竟带着笑意,"李祀方才己派人送信来了。"

高尧康愣住了。

"你做得对。"高俅走到书案前,拿起一封书信,"李祀在信中说,你有胆有识,是可造之才。"他顿了顿,"那一百万贯,从我的私库中出。"

高尧康感到一阵眩晕,他没想到事情竟如此顺利。

“那父亲要抛掉禁军商社的股份吗?”

"不!"高俅的声音忽然严肃起来,"谁都可以抛禁军商社的股份,但是你父亲我不可以,没有陛下的宠信,我高家凭什么立于将门权贵之中。但是你从现在开始,自立门户,紧紧跟住李祀的脚步,明白吗?"

"儿子明白!"高尧康深深鞠躬,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他知道,父亲这是在给他机会,一个超越其他将门子弟的机会。

走出书房时,高尧康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如同李祀地图上标注的那些遥远国度。他忽然有种预感,这条丝绸之路,将不仅改变大宋的商业格局,也将改变他们这些将门子弟的命运。

而这一切,都始于今日凉亭中那个年轻人的一幅地图,和他高尧康一时冲动的那句"我入五股"……

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或者有胆识的人……


    (http://www.quwenw.com/book/A0EHHD-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