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宋式合伙人 (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大宋式合伙人 (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天下共主,钟鼎之家,古往今来败亡的举不胜举。能做到千年世家的可谓凤毛麟角。

凭什么保持家族长盛不衰?!

曹泽踏入曹府大门时,掌灯时分己过。府中回廊上悬挂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他与曹晟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凝重。

"先去见我父亲。"曹晟低声道,脚步不停。

曹家议事堂内,烛火通明。家主曹诵端坐主位,左侧是曹泽的父亲曹诱。堂内没有多余的摆设,只有一张巨大的檀木案几和几把交椅,墙上悬挂着曹家先祖的画像——那位曾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的曹彬将军。

"回来了?"曹诵的声音平和有力。

曹泽与曹晟行礼后,将今日在李祀府上所见所闻一一道来。当说到丝绸之路和二十万贯一股时,曹诱手中的茶盏"咔"地一声放在了案几上。

"五股就是一百万贯!"曹诱眉头紧锁,"高家小子就这么应下了?高俅知道吗?"

曹晟恭敬回道:"高尧康说无需请示,是高太尉早有交代。"

堂内陷入沉默。曹诵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那节奏让曹泽想起战场上催战的鼓点。

"地图..."曹诵忽然开口,"那地图上,西夏在什么位置?"

曹泽连忙从袖中掏出一卷纸,那是他凭记忆临摹的简图:"侄儿勉力画了个大概。"

曹诵展开图纸,曹诱也凑过来看。烛光下,西夏国像一块楔子,死死卡在河西走廊的要冲上。

"李祀说要'先取西夏'..."曹诵沉吟道,"这就是他所说的大战?毕竟跟西夏大战对我们禁军商团只有好处,上次光是西夏的战马,牲畜,就挣了不少……不对!李祀说的大战是别的,到底是什么大战,让他如此忌惮? "

曹泽点头:"李祀虽未明言,但侄儿猜测,这次的敌人非同小可,连他都没有信心战胜。"

曹诱猛地抬头:"所以他才告诉你们,让我们往京兆府投钱置业...什么意思?战火难道还会烧到东京?"

"确实费解。"曹诵接过话头,眼中精光闪烁,"但李祀跳过陛下首接联络我们将门,此事蹊跷。"

堂内温度仿佛骤降。曹泽感到后背一阵发凉。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完全被李祀描绘的商业蓝图所吸引,竟没想过这背后的政治风险。

曹晟缓缓道:"父亲的意思是...这可能不是朝廷的意思?"

"官家近来醉心于艮岳修建。"曹诵的声音压得极低,"蔡京、王黼等人把持朝政,李祀与这些人素来不睦..."

曹晟忽然开口:"父亲,孩儿以为李祀不至于会造反。他若有不臣之心,何必拉上我们将门?这分明是要借我们的力量制衡文官集团。"

曹诵深深看了儿子一眼:"晟儿,你与李祀交好,此言或有偏颇。家族兴衰,岂能寄托于一人之品性?"

夜风穿过回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曹泽看着伯父沟壑纵横的脸庞,忽然明白了为何曹家能历经三朝而不倒——这份谨慎,是血与火淬炼出来的。

"父亲,那我们..."曹晟试探地问。

曹诵闭目沉思良久,终于开口:"泽儿入股三股,其余不变。"

曹泽心头一跳。六十万贯,这不是小数目,但比起高家的百万贯又显得克制。

"父亲!"曹晟急道,"那风险..."

"风险自然有。"曹诵睁开眼,"但曹家与李祀绑得太深,此时若全然退缩,反惹猜疑。三股,既表支持,又留余地。"

曹诱若有所思:"兄长高明。况且泽儿年轻,即便有差池,也可说是少年人莽撞..."

曹泽听出父亲话中之意,心头微苦。自己竟成了家族的试探棋子。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伯父对自己的磨砺?

"侄儿明白。"曹泽郑重行礼,"定当谨慎行事,不负家族所托。"

曹诵点点头,忽然问道:"潘家、石家那边如何反应?"

曹晟答道:"潘俊全程沉默,石冲说要请示家中。"

"潘家..."曹诵轻哼一声,"潘正夫那老狐狸,怕是比我想得更多。"

议事结束,曹泽独自走在回院的路上。月光如水,将他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他想起李祀展开地图时眼中的光芒,那种笃定和野心,仿佛天下尽在掌握。

"三股..."曹泽喃喃自语。六十万贯的赌注,赌的是李祀的眼光,更是曹家的未来……

与此同时,高府密室内,高焱正跪坐在父亲高世则面前。

"李祀此子,所图非小啊。"高世则听完儿子的汇报,手指轻叩案几,"他跳过官家联络将门,是要重建武人地位。"

高焱低声道:"孩儿愚钝,只看到商利..."

"商利?"高世则冷笑,"那不过是饵。他要的是我们将门齐心,武人地位提升,文官集团必受压制。"

"那父亲的意思是..."

"明去告诉李祀,高家入两股。"高世则眼中精光闪烁,"不多不少,既不得罪,也不深陷。"

高焱惊讶抬头:"父亲不是说他..."

"正因他所图者大,才更要靠近观察。"高世则轻声道,"记住,乱局中,站得太前易成靶子,站得太后则失先机。"

而在石府,气氛却截然不同。石冲的父亲石舜功听完儿子讲述,拍案大笑:"好个李祀!这才是将门子弟该有的气魄!"

"父亲,那我们..."

"五股!跟高家一样!"石舜功豪气干云,"我石家世代将门,难道还怕打仗不成?!"

而潘家家主潘正夫听完儿子潘俊的叙述后,短暂思考一番后,带着儿子赶紧入宫去求见赵佶。毕竟儿子是在皇城司任职的,任何事情瞒谁也不能瞒陛下……

至于将门其他人怎么想,对不起,陛下才是潘家的主心骨!

这一夜,汴京城内几大将门府邸的灯火都亮至深夜。不同的抉择,将决定这些家族在未来变局中的位置。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年轻人手中的一幅地图,和他描绘的那条通往远方的金色商路。

汉武帝一首到盛唐都是聚宝盆的丝路能够在大宋再次辉煌吗?


    (http://www.quwenw.com/book/A0EHHD-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