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那边无功而返,朱老二只好折返慈宁宫去寻李太后。
赖祁因为没有奉诏,只能在宫门外候着,等传旨后方能在专人陪护下觐见贵人。朱老二贵为亲王,又尚未成年,到时能在宫中出行无碍,等他成年后,就不能如此肆无忌惮了。
到了慈宁宫,李太后正和几个娘娘、公侯家诰命夫人在暖厅中支桌打麻将、玩牌,宫中也是热闹非常。
听到朱老二求见,李太后在打麻将的兴头上,有些舍不得下桌,可现在宫中还有外人,朱老二毕竟是男性,把他叫到暖厅会失了礼数,只好在侧殿接见他。
“儿臣给母后请安了。”朱老二见到李太后,赶紧下跪行礼。
李太后不耐烦的对他说:“镠儿有甚事抓紧了说,哀家还有事儿忙呢。”
朱老二一惊,来的不是时候啊。赶忙把红薯显上,“母后,儿臣发现此作物,乃是可活民无数的食物,特来进献给皇兄和母后。”
李太后疑惑的接过红薯,仔仔细细观察了一番,问道:“此为何物,如何食用?”
“启禀母后,此作物乃红薯,可生食,也可蒸熟,还可以磨成粉,做成果干。与寻常食粮无异。”看到李太后比较关心此作物,朱老二总算有了点信心,又让宫女拿了几根,一根削皮切成薄片,几根蒸熟后端上来。
李太后主动问及:“镠儿,此物从何处来?”
“禀母后,此物乃闽人陈振龙从海外的吕宋处发现,因其产量颇高,念及福建贫瘠之地食粮匮乏,便历尽千辛万苦引回福建福州试种,现已经栽种成功,并由侨民赖祁托儿臣进献给母后。”朱老二不想吞了陈振龙的功劳,到哪里都为他宣扬一番。
“其产量如何?”
朱老二略带得意的说道:“红薯亩产十五石!是稻谷的六倍,小麦的十倍!且可不用良田,沙地、旱地亦可种植。”
“什么?!”李太后吃惊的站了起来。李太后不似万历那般没头脑,她清楚的知道一种新作物对百姓的重要性,更知道让老百姓吃饱饭对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
在万历六年(1578年),当张居正以福建为试点,清丈田亩、登记户籍、推行一条鞭法时,来自这个南方省份的消息让他惊诧莫名。在洪武二十六年全国性人口普查时,福建已有八十一万五千余户、三百九十万余人口,可历经大明朝近二百年生齿渐繁之后,这个省份的在册臣民,仅仅剩余了五十一万余户、一百七十三万余人口。短短几代人时间,人口锐减了接近六成。
户口的急剧萎缩,固然出于民间的隐匿瞒报,也折射了这个省份的尴尬境况。令人惊讶的是,又二百余年后,清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福建依旧灾荒不断、濒临破产,它的在册人口却达到空前的一千五百万余万,增长九倍以上。
此间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引进了如红薯、玉米和土豆之类的高产作物,让老百姓能吃饱饭,才能繁衍人口。
李太后对李莲青吩咐道:“你且去内阁传旨,请首辅张阁老与诸位阁老前来,另外,再去请陛下过来。”李太后激动的下达命令,并不顾形象的在殿中来回踱步。
朱老二被李太后晃得头晕,忍不住出声道:“母后,进献红薯的赖祁还在宫外候着,若不宣他进来,一会诸位阁老进来方便问询。”
“吾儿说的对,此等忠义之士,是该好生奖赏,以酬其功。”说着,李太后又让人去把赖祁宣过来。
不一会,万历、赖祁和几位阁老相继过来,虽然衙门封印,可朝廷也不能失去运转,每日都有一位阁老在内阁值班。今天是轮到申时行值班。
万历磨磨蹭蹭的到了慈宁宫,看到朱老二和放在地上装着红薯的篮子。心中有些恼怒,自已不是答应下旨嘉奖了吗?你朱老二就这么急不可耐的来出风头?
于是疾走几步,对李太后说:“母后,刚才二弟来我宫中献过这种食物,儿臣正准备下旨嘉奖,并让人试种呢。”
李太后欣慰的点点头,万历终于成熟了些,总算有些帝王的眼光和气度。
不一会,其他阁臣也陆续到达,朱老二让赖祁给众人介绍红薯的来历和耕种之法,并把蒸熟和生切的红薯呈上来给大家试尝。
张居正分别吃了一块生切和蒸熟的薯片,点点头。“此红薯味如梨枣,又能饱腹,可为良种,应着人试种,若确实可行,需下旨令各地推广。献薯种之人,亦可嘉奖。”
李太后点点头,对万历说:“皇帝,可否赐陈振龙、赖祁两人为世袭百户,另赏白银千两,并着福州地方官为陈振龙树述功牌坊,以示表彰?”
李太后都这么说了,万历还能怎样,只得含笑应承:“正该如此。”
突然,朱老二想起一件事,到了明朝末年天启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又碰上小冰河时期,粮食歉收,民不聊生,陕北连年旱荒,饥民揭竿而起,直接导致了明帝国崩溃。可那时候不管是红薯还是玉米,甚至可能土豆都传入中国,按理说就算谷麦歉收,这些极易生长的作物受到的影响不大,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饥民?
是不是这些作物推广不顺利?又或者谁在阻碍这些作物的推广?
朱老二站出来,向张居正提议道:“张阁老,小王觉得,若无考成,各地官府必不尽心。”
本来是好心才提议的朱老二,却没想到遭到张居正一记白眼,冷冰冰的怼道:“潞王年少,不善理政,可不必多言。”权力控制欲极重的张居正,连万历皇帝都要多加限制的,岂会让朱老二这个黄口小儿干政。
被狠狠怼了回去的朱老二委屈的看了一眼李太后,可是李太后并未为他出言,万历也是作壁上观,朱老二只好低头认了错。
接下来,又商定下旨福建巡抚着力培育并就地推广。因为刚才赖祁介绍了,红薯育藤后截取藤条即可作为种苗,且红薯喜欢干燥沙地,也选定京郊一处皇庄作为试种育苗之所,着人看顾并委派官员记录以备日后推广。
等万历和张居正一众阁老走后,朱老二才松了口气。以前没怎么接触,没想到张居正威势如此,让他以亲王之尊都感觉压力巨大,难怪会给万历留下心理阴影和童年创伤,张居正一死就被万历迫不及待的清算。
看到其他人都走了,朱老二留下来,他还有事要求李太后呢。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