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煤炭的价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煤炭的价格

 

朱老二在胡氏薪柴铺坐定,正询问店铺的刘掌柜介绍各式柴炭价格。

刘掌柜听到问话,没有犹豫就将各类燃料的价格都报了一遍:“回贵客的话,木炭有御用红萝炭每百斤一两五钱银子,上等木炭折八钱五分到九钱三分,其余木炭三钱二分到四钱不等;木柴一钱一分到一钱三分不等;石炭上等的无烟炭两钱三分、重炭一钱八分五厘,轻炭一钱五分。如客官大量采买,价格还能优惠些。”

(文中价格均为本人杜撰,切勿对号入座。)

听到刘掌柜的话,田八心中有些发紧,现在王宅内使用的柴炭,除了专供朱老二使用的红萝炭是宫中直接拨付之外,府中上上下下数百人的日常耗费还需在外购买。这些采办都要经他的手,数量和价格上嘛,多少有虚报价格瞒报数量的嫌疑。

好在朱老二并不关心这些,似乎今天来次纯粹就是穷极无聊四处闲逛。现在白银一两大概可以兑换铜钱800文钱,他只是在心里默默计算价格。

(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会把明代一文钱兑换成现在一元来比较,其实不能这么比较,古代的一文钱购买力和现在一元没有绝对兑换率。当然,这些都是凑数字的题外话。)

听完刘掌柜所说,好奇宝宝朱老二又问了:“贵室和百姓家,是用何种薪柴多些?”

“宫中贵人自然是用木炭,而且是最好的御用红萝炭;官宦之家多用木炭和木柴;至于百姓家,则是木柴为主,石炭也有之。”

“木炭、木柴和石炭各自的燃效如何?”

刘掌柜琢磨着这个公子口中新鲜的词汇“燃效”是什么意思,他自然不敢说公子说错话了,反倒是觉得自已没文化才不懂这个词意。

朱老二看刘掌柜半天不回答,有些不耐烦的追问:“就是这三个,能烧多长时间?”

这下子刘掌柜听懂了,也为自已没文化惹恼贵客而懊恼,急切回道:“小老儿怠慢了贵客,万请谅解。好让贵客知道,小店木炭,一盆量约为三斤,可燃一个到一个半时辰;木柴一根重五斤来计,可燃半个时辰;石炭一粒亦是五斤,可燃一个半时辰到两个时辰。倒也看火势大小,燃烧时长非一定数。”

“那么说,百姓家都是购买石炭用于烧火做饭了?”田八在旁,忍不住插了一句,又看了一眼朱老二,看他没有表情,才觉自已失言,低头退后一些。主子在此,哪有自已言语的资格,许是听到刚才刘掌柜报价,心中忐忑所以才失态了。

“客官,此言非也,对于百姓之家,木柴才是销量最好的,若非木柴运输到京城不易,百姓家大多更中意木柴。”

朱老二听后也是不解,先不说木炭,同样是五斤来算,石炭可以燃烧三到四个小时,木柴才能烧一个小时,虽然石炭价格稍微高一些,但是怎么看都是烧木炭划算。

“这又是为何?”

“贵客有所不知,石炭虽更耐燃烧,实则有几点不便。”刘掌柜观察了一下朱老二,看到他身体微微前倾,知道引起他的兴趣,更加卖弄道:“说起百姓不喜石炭,其一是石炭燃烧会产生恶气,这种恶气虽无色无味,但是闻到之后胸闷心悸,严重者甚至会伤及性命,故而为人不喜。”

这么说朱老二就懂了,煤炭燃烧,如果燃烧不充分或者没有及时通风,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之类的有毒有害气体,在古代,人们并不了解这些气体是什么,只能通通归纳为恶气,而且这些造员伤亡的事情屡见不鲜。

想通了这些,朱老二示意刘掌柜继续说下去。

“这个石炭虽耐燃烧,然而百姓日常生火做饭并不需要那么久时长,三刻钟至半个时辰足矣。木柴熄火后可下次使用,但是石炭做成炭团,只能浇水熄灭,下次使用极为不便。再者,百姓之家使用石炭大抵为做饭使用,用量较小,不似官宦之家,人口众多,还可以用于地龙取暖,故而用量较大,不计较使用浪费。”

听完刘掌柜介绍,朱老二也是心中有数了。再闲聊几句,施施然出了店铺,胡康才也是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

走了几家,都是和胡氏薪柴铺类似的柴炭铺子,直到找到一家成衣铺。朱老二又好奇的钻了进去,急的田八和张峯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这家成衣铺挂着各式男女式衣裳,有外衣、皮袍、兜篷、大褂、深衣……,兼卖着丝绸、蜀锦、麻布、棉布之类的。因为成衣作为消费终端,人流量也大了很多,田八和张峯,又进来两个便衣侍卫,围在朱老二身边紧紧护着,胡康才更是连边都沾不上。

朱老二气恼的把前面的张峯推开,他们都拦着自已的视线了。

店里的伙计看到这个阵势,紧张的躲在一旁,店里掌柜急急从柜台出来,小心伺候在一旁。

朱老二四下端详了一下成衣铺卖的各式商品,又问了一下店铺掌柜都有那些布料。古代布料不多,只有棉布、锦缎、丝绸、麻布、皮革这些,像什么涤纶、尼龙、纤维之类的都是后世才有的。

在古代,布料是可以当作货币使用的,官员发的薪水里面,就有一部分是各种布料。这家店铺规模不小,货品也很丰富,可朱老二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像以后经常穿的毛衣毛线,这里都没有见着,便问店铺掌柜:“你家可有毛料?”

“敢问客官,何为毛料?”朱老二的话又把这个店铺掌柜难住了。

朱老二只好耐心些解释:“就是用羊毛纺织的布料。”

“回客官,您所说的毛料应该是羊毛制作的地毯。地毯贵重,小店倒是没有备此等货品。如果客官需要,小店倒可以从别处调货并送到贵府上。”

朱老二就是随口问问,这边人多,也没有耐心去一一询问价钱,便带着众人出门,寻了一家茶馆坐下。

张峯带着一群人把茶馆清了出来,那些食客都被赶出店铺,茶馆老板看着欲哭无泪,却也知道朱老二这个带着一群膀大腰圆护卫的贵公子可不是自已能得罪得起的,连一声嘀咕也不敢发出。

跟着的马车上时刻备着茶水点心,田八让人从马车上取来茶水、糕点等物,小心检验后放在朱老二桌前,便站在一边伺候着。

走了那么久,朱老二也是渴了,喝了一口茶吃下一块点心,把胡康才叫了上来。尊卑有序,朱老二自然不会礼贤下士的叫田八、张峯这些下人共坐一桌。

胡康才上前,战战兢兢的站着回话,跟了朱老二那么一段路,再傻的傻子也该知道朱老二身份不一般,自已今天能站着回话,都是家里祖坟冒大火了。

朱老二接过田八奉上的湿毛巾,擦了擦手,扔还给田八,这才慢条斯理的问话:“胡掌柜,我有个差事交办给你,你要做得好,我重重有赏。”

胡康才浑身一颤,不由自主的跪在地上,磕着头。“贵人有何吩咐,小人自当竭尽全力。”

朱老二没让胡康才起来说话,对他说:“我要你去探听一下,这个木炭、木柴和石炭的价格,分别是产地的价格、运送的方式和花费、出售的价格。还有,你再探听一下各式布料的价格,探明之后,你做个统计后报予我。”

说完,看了一眼田八,田八心领神会,赏给胡康才一个十两的银锭,并告诉他事情办成之后,可到前门大栅栏处一家瓷器店交付。这家店铺是李太后赏赐给朱老二,田八负责派人经营。

胡康才双手接过银锭,跪在地上久久不敢起身,直到朱老二一行人离开,才慢慢爬起来。看着茶馆等朱老二离开后才聚回来的食客,听着街坊邻居羡慕的问询,不由左顾右盼,心中不无得意。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