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平蒙之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章 平蒙之策

 

蓟州镇总兵官邸正厅,蓟州镇文武宴请潞王及钦差一行人。

朱老二、田文臻和戚继光三人独坐主桌,其他钦差团和当地文武官员分坐正厅的四五个圆桌。

敬过几圈酒,大家都气氛融洽了些,说起一些京中趣事。戚继光捧着一杯酒,向朱老二敬酒,“殿下,这个千里眼确实神奇,十里外之物洞察秋毫,如临眼前,若是战场上,指挥统帅和先锋斥候有此物,探寻范围更大,也能料敌于先。”

对面戚继光的夸奖,朱老二心里飘飘然,能被一位名震千古的大英雄夸赞,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哈哈,这个千里眼能得戚大帅如此夸赞,必是有用之物。孤知这个千里眼是根据《教材》一书中透视原理而制,根据透视原理,既能远望的千里眼,也有观微的显微镜,甚至年老看字模糊所用的叆叇疾、眼疾不可远视的眼镜皆可制作。”

戚继光心想,这个《教材》不是吴懋家二小子送给自已的那几本书吗?这几日为了应付钦差还没来得及细读,倒是没有想到书中所述有如此神奇之处。

一旁的田文臻笑呵呵的接上话:“戚帅有所不知啊,这个乐源号乃是殿下的王府名下产业,那些麻将、戏牌之类的想必戚帅有所耳闻,只是老夫也没想到乐源号竟然能制作千里眼这类的神兵利器了。敢问殿下,这个千里眼产量如何啊?”

田文臻是兵部官员,对千里眼这类的能用于军事上的物品还是很有敏感性的。其他桌的人看着喝酒聊天,耳朵都竖着听信,特别是那些军官,今天他们从戚继光手上把玩了一下千里眼,也是啧啧称奇,看到田侍郎问道点子上了,也是无比关心。

“既然知道了原理,又不缺材料,以后千里眼这类的器物想必也会普及。孤听闻圣人所言,科技乃第一生产力,以前不甚明了,此时一看,凭借一个科学原理即可改变事物,可谓神奇。”朱老二趁此机会,还不卖力的安利自已的营生,再顺便捧一捧唐恒岳。

虽然不知道哪位圣人说了这句话,但是田文臻也不会去拆台,极力吹捧着,“殿下所言极是,《教材》乃唐先生编撰,唐先生有此功绩,足以标榜史记。”一旁的戚继光也是频频点头,在大明官场混迹大半辈子,戚大帅是又知兵又知礼。

朱老二拿起酒杯,敬了两人一杯,有意引着话题,“田大人言之有理,所以说,科技不但可以改变生活水平,战争方式,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啊,竟还有如此一说,下官等愿闻其详。”田文臻和戚继光也是妙人,知道朱老二有心卖弄,自然是赶紧捧哏,连其他人都闭住呼吸,静静聆听。

看到大家都很配合,朱老二也是兴致盎然,说道:“我们大明守卫边疆抵御瓦剌,鞑子两百年,甚至从春秋战国始,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不一而足,我等汉人不得不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苦不堪言!诸位大人可知那些游牧民族为何总要侵扰汉室?”

这个问题,田文臻、戚继光当然认真考虑过,历朝历代甚至也想办法解决过,可解决办法总是强盛时候马踏王庭,封狼居胥,弱势修筑长城,殊死抵抗。可是这些游牧民族就像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烦不胜烦。

要论起来,这个话题可就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今天在座的所有人是为了哄朱老二开心的,当然不会去和他争论什么,默契的配合道:“下官愚钝,实在不知,只觉得这些鞑子不好好在家牧羊放马,老是来我汉地打谷草做甚。”

“对咯,诸位说到点子上了,他们就是牧羊放马,可是光养羊只能解决吃饭的问题,其他的比如铁器、盐、茶、丝绸等等无法生产,但是他们又拥有强横的战力,你们说一个舞刀弄棒的土匪会不会想去抢劫?孤听唐先生所言,这就是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倒挂。”现在朱老二把唐恒岳当成一个筐,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都往他身上推。

“殿下高见!”戚继光更加关心这个话题,开口说道。

“诸位都知,先帝在隆庆元年和蒙古签订和议,开互市,已逾十几年未见刀兵了。所以唐先生断言,鞑子也是人,如果能通过交易获得生存资料,他们也不愿意拿命来拼,毕竟咱们手上的鸟铳也不熟烧火棍。”

众人哈哈大笑,得到朱老二的夸奖,蓟州镇文武有荣与焉。

“可是呢,唐先生觉得,互市非是长治久安之计,仍有不小的弊端。吾大明富庶,物产应有尽有,可蒙古苦寒,吾等所需只有战马、牛羊、羊皮羊绒等。蒙古人也不是糊涂蛋,他们不肯多售卖战马,既怕我大明增长战力,又想要我大明的铁器、盐茶等物。因此,等到蒙古人发觉一些破铜烂铁换不来想要的物品之后,恐又生二心。”

朱老二的话让在座的众人终于端正态度,认真倾听。那些军镇将领心中稍安,若长期没有战事,朝廷恐裁撤边军,从这些年朝廷拨付物资越来越吝啬可看出端倪,到时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他们这些职业军人就没了生计。而田文臻这些中央官员也要思考一下应对策略,人无远见必有近忧,作为国家也是一样。

戚继光站起来,认真行礼,真挚的询问:“敢问殿下,如何应对。”

朱老二看到这些人终于可以认真倾听了,心中也是开心,便也不卖关子,把自已想说的话说了出来:“诸位可听过管仲种桑误国之计?”

朱老二看了一下,田文臻、戚继光和一些文官一听就了然于胸的表情,但是那些武将还是一脸懵,于是介绍了一下,“相传在春秋时期,齐桓公想吞并鲁国和梁国,于是管仲就献上一计,这俩国家的百姓除了种地就是织绨,齐国就高价回收丝质衣服,尝到甜头的鲁梁百姓就弃农种桑,织绨,制作好锦缎衣裳卖给齐国。几年过去,齐国突然停止收购,并切断贸易往来。这下鲁梁二国彻底慌了,粮食不足,耕地都是桑树,没过多久就臣服于齐国。”

“那么,我们也可以仿照这个计策,我们可以大规模收购蒙古人的羊毛,因为不用出售战马之类的军需,他们必不会心生警惕。长此以往,售卖羊毛可获得稳定的收益来换取物资,也就没有再生反复之心。而蒙古人,也成为我们的原料产地和羊毛织品市场,今后,再无刀兵之祸。”朱老二喜滋滋的把自已的计划脱口而出。

文官倒是无所谓,上下几千年,什么办法没试过,朱老二这个计划成不成倒也就是一次尝试。而武将傻了眼,你确定以后不打仗了,那我们干什么去?

还好今天是在酒席上,大家只是高乐,断然没有翻脸的必要,倒是戚继光若有所思。

酒过三巡,朱老二悄悄的对戚继光说起,此去辽东镇一路风霜,路上恐有危险,想跟他要一队鸟铳兵卒,充实侍卫队。另外还跟他说,自已商号的护卫队求贤若渴,若有精兵强将想要退伍的都可以给个差事。

现在护卫队主要由吴源招的新兵和娄重虎那边招募的亲卫组成,多拉一个戚继光的老兵加入,也比较平衡。

戚继光对朱老二颇为敬重,无不应允。时间仓促,此间事了,明天朱老二又要启程去辽东镇。对这个今后几十年对抗后金鞑子的前线,朱老二也是满心期待,他想亲眼看看,为什么这块富饶的黑土地日后会成为华夏之觞。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