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懋和戴祎睿刚回营没多久,手下就来报顺风商号护卫队长求见。
吴源被引进帐中,看到了吴懋,一年多未见,看着父亲两鬓白发多了些,他嘴唇发抖,疾走两步,抱拳行礼:“卑职见过吴副总兵,见过戴都指挥。”
看着许久没见到儿子,吴懋也很开心,可还是板着脸说道:“你不在岗位做事,跑来这边做甚。”
“启禀父亲,潞王殿下知道是您来接驾,说咱们父子许久未见,让田总管唤我来拜见父亲的,可不是我玩忽职守啊。”吴源笑嘻嘻的回道,这半年来跟着朱老二见过些世面,自已都不知道为什么能这么轻松的和父亲对话了。
一旁的戴祎睿见他们父子叙过旧,赶紧把自已刚才的疑惑问出来:“贤侄,戴叔有些是事想问问你。”
吴源自小在军中长大,对戴祎睿这些戚家军中的老将也是熟悉,赶忙回礼道:“世叔有甚话,小侄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可以让我看看你穿着什么吗?”
对这个要求,吴源很是纳闷,哪有人一见面就让人脱衣服的,虽然是熟人,可也好突然啊。转头用眼神和吴懋询问了一下,只见吴懋微笑着点点头,方才笑着回道:“戴叔怎么想起问小侄的穿着了,可别担心了,小侄暖和着呢。”
戴祎睿让吴源脱下呢绒大衣外套,里里外外仔细地检查了一番。
只见吴源带着铁质飞碟帽,抱着皮毛做的护耳,围着羊毛线编织的围巾,围巾拉起来可以遮住口鼻,省得冷风灌进肺里。最里面贴身穿着毛绒纺织的保暖内衣,一般的羊毛衫可没办法贴身穿,他这种细羊绒纺织的内衣穿着既舒服又保暖,他穿这么少还不怕冷大半多靠这件内衣。外面是侍卫队制式冬装加厚飞鱼服,因为承担了护卫任务,飞鱼服外穿戴了轻型铁甲,最外面就是呢绒大衣外套了。
裤子也是保暖内裤加呢绒衣料的厚裤,系着新式的皮带,还有飞鱼服的裙摆也可以保暖,脚上穿着小牛皮制作的长筒靴子。吴源穿着这一身,虎背蜂腰螳螂腿,英姿勃发,玉树挺拔,好一个朝气蓬勃少年军官。
戴祎睿啧啧称奇,对吴源这一身行头很满意。他们当然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没事去看一个少年郎的穿着,而是因为他们作为一名高级军官,在军中也是管着后勤供养,对装备天生敏感。
在北国冬季,因为天气寒冷,要不御寒物资不足,要不衣着臃肿行动不便,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如果这个时候鞑子犯边,九边御边士卒要付出更大的牺牲才能击退敌人。要是能在冬季,在保证保暖的前提下,提高行动的方便性,无疑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戴祎睿看了一番,又问吴源,“世侄,你可知朝廷此次配发的物资,可有你身上此类的御寒衣物?”
吴源心想,我这老叔不是冻傻了吧,自已里面这件羊绒内衣和呢绒外套,要好几十两银子呢。毛纺作坊那边也还没办法量产,试制的这些只是给王宅和商号的高层试穿而已,连普通的护卫都还没资格穿,怎么可能配发给守边士卒。
“戴叔,你可问倒小侄了,这些物资都是兵部核准、户部拨付,里面包括哪些物资,还真不是小侄能够知道的。”吴源一脸为难的回答道。
见问不出什么来,戴祎睿也不再吱声,把时间留给他们父子俩。自已打算多观察一番,回去好跟戚大帅禀报。
戴祎睿走后,吴源现宝似的拿出一个包裹。“父亲,这次到蓟州,儿子给您准备了些礼物。这是一匹呢绒布料,殿下的毛纺作坊新料子,市面上还没有呢,这给母亲和妹子做身衣裳。这件毛绒内衣是给您的,穿着可暖和了,还有一副麻将一些戏牌,给你平时消遣娱乐。还有一些,是儿子在京城买的吃食、新奇玩意,这会没有带过来。等到了蓟州镇,儿子告假回去看看母亲和妹子。”
吴懋看着儿子,欣慰的笑了,刚使关系把他弄到潞王府的时候,他还不时写信回来,抱怨生活枯燥乏味,还想回到边军,此刻却只见他对新差事的重视。
“父亲,儿子还给戚大帅带了些礼物,请你转交给他。”吴源又掏出一个包裹。
吴懋脸上为难,“你戚伯伯可不收受礼物的,这你是知道的。”
“儿子当然知道,所以儿子也不敢给他送什么,不过这次是给大帅带的一些书籍,这个大帅会收的。”吴源把刚刚印出来的算学课本、科学课本拿出来给父亲看。现在京城很火的书籍就是这两本教材,书坊已经加印了好几版,吴源也是看到这么多人惦记这书,才想到要给戚帅带几本的。
…………
驿站正厅,已经收拾出来,正中放了一张大圆桌,中间是一个铜锅,咕噜咕噜的煮着滚烫的汤,桌面上是切的薄如纸片的羊肉卷、鲜羊肉、羊蝎子、羊排、羊肚等等,以及萝卜、青菜,还有烤的金黄的羊排、羊肉串,冬天正是吃羊肉火锅的好时候。
席上已经坐满了宾客,有邀请的吴懋、戴祎睿、张峯,兵部、户部、五军都督府的的三名领队官员,田八依然站在朱老二身后服侍。
这次是兵部右侍郎田文臻领队,户部和五军都督府各派了一个中级官员随行。此时田文臻与朱老二在谈笑风生。
“殿下那日在翠凤阁的即兴之作《木兰花》可是传唱文坛,那柳三变的雅事更是让人羡慕。”田文臻胡子都花白了,竟然还有雅兴讲这些风花雪月。
朱老二对自已什么文学水平还是心里有数的,就怕以后哪个不长眼的要他当众写诗,到时候自已抄谁的去,这种被打脸的事情可不能做。所以大方的承认,“哈哈哈,田大人可夸错人了,那首诗可是孤使银子买来撑面子的。你说孤连四书五经都还没读明白,哪里能写诗了呢。”
这话说的,田文臻噎了一下,立马换了个说辞:“殿下可不能这么说,所谓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若非殿下慧眼识珠,那这首诗也只能明珠蒙尘无人识,所以这首诗天生该是殿下所作。”田文臻说完,其他人赶紧捧上,连连夸赞朱老二目光如炬。
瞧瞧,这才叫专业,田文臻这人能坐上高位,如果有些水平的,朱老二听着也是开怀大笑。
这会,户部的那名叫做傅秋涛的主事聊到顺风商号的车队。在顺风商号成立后,朱老二顺势也成立了一个叫顺风快递的车行,挂在顺风商号名下,而运送物资到冀州镇、辽东镇,是车行接到的第一笔生意。
“殿下,此次顺风快递所用货车,装载量比以往货车多了一倍不止,而且行进速度快,需要的民夫少,效率可是提升太多了。”明朝让民间解决军需问题早有先例,比如晋商就用粮食换盐引,就赚的盆满钵满。
而这次,朱老二为了打响顺风快递的名号,可是免费把物资送到边镇,不收取快递费的,户部是高兴了,朱老二可是要出血的。
你看看你,为什么不能像田文臻一样当侍郎呢,这么大了还只是一个主事,说明你没眼力见嘛,哪壶不开提哪壶。
朱老二面上却是有荣与焉的说道:“能为陛下分忧,能为朝廷效力,是我等做臣子的福份,这些事当然要尽力做好。”
吴懋和戴祎睿赶紧回道:“陛下和朝廷能为我们边镇士卒所想,运来紧缺的物资补充,我等全体将士感受皇恩浩荡,只有誓死守卫边疆,不让朝廷担忧。”
天寒地冻,驿站的众人吃着火锅唱着歌,几十里外的蓟州镇大营中军大帐门口,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四镇练兵使戚继光戚大帅担忧看着天上的大雪纷飞,士卒缺少御寒衣物,只能龟缩在营中,如果此时有敌寇偷袭,想必会损失惨重。
他唤来亲兵问道:“钦差队伍到哪了?”
“大帅,队伍已经在驿站住下,吴总兵和戴都指挥前去迎接了,想必明早能到大营了。”亲兵队长轻声回答着。
“传令下去,把现有的棉袄配备给巡逻士卒,晚上不可松懈了!”戚继光又不好到驿站催促,只能在大营焦急等待着。
今年的大雪来的太早了些,让人措手不及。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