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李山分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李山分房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正当朱老二还在为钦差巡边之事郁闷之时,滩涂堆场那边的李山等人最近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甲字一号公寓已经落成,道路、公厕、澡堂等附属设施也已经建成,就等分房入住了。

按照朱老二的规划,这些学校、公寓、客栈、俱乐部等资产不作为各个商号、作坊的固定资产,另外成立了一个叫后勤局的机构统一管理,林吉兴成为临时任命的代局长。

公寓建成后,按照朱老二的指示,要第一时间安排给符合条件的雇员,特别是那些没有房产居住的员工。

李山现任护卫总队第一大队一中队二小队小队长,原本从总队长张峯,参谋长吴源,到三个大队,九个中队的队长都由王府的侍卫充任,而李山被吴源赏识,担任了小队长一职,手底下有三十个属下。前段时间,赖祁和钱康等人加入护卫队,更换调整了一些人手,赖祁担任总务处长,钱康到一大队任大队长,成了李山的顶头上司。二大队则由吴源的挚友涂端方充任,第三大队长卓成,原来也是王府侍卫。

按照潞王系管理层的级别划分,从王府属官开始、大掌柜(监事)、掌柜、管事、主事、班长共六级划分,李山的级别达到了主事一级。

这次分房优先安排管事、主事一级,更高级的掌柜和大掌柜级别,并不是安排在公寓,而是在云深山庄分配小院,像陈扈中、郑艺和大匠师翁奇瑞等人都有安排宅院,连胡康才都赏赐了一座两进的小院子。

这次,主事一级是有资格分房的,不过还轮不到分到甲字一号公寓,之前吴源和林吉兴沟通过,所以李山在甲字一号公寓分到了一套。

今天是李山的乔迁之日。

原本李山打算放个鞭炮就算搬迁了,可是好友、下属都送了贺仪过来,连吴源都封了一个五两银子的贵重贺礼。李山问过吴源后,就在公寓大门口的小酒馆安排了四桌,宴请好友。

小酒馆叫山西大盘菜馆,是一对来自山西太原的夫妇开的,自已的儿子充当伙计,平日里给下工的工人下碗面,炒几个小菜,喝点小酒,老板手艺不错,为人也热情,生意倒也红火。滩涂堆场和作坊的工人不少,又临近官道,歇脚的人多起来,各式各样的小吃、茶馆这些店铺也开起来。林吉兴在公寓前排建设了一排商铺,租赁给商家经营,也是一笔不错的投资。

作为单身汉的李山,有时错过了饭点就来这边消费,也会不时带着属下到这边打打牙祭,一来二去倒也和老板熟络了。这次要宴请朋友,中午就在这边定了几桌。

今天来的都是李山的朋友或者属下,连吴源都赏脸过来了,大家喝酒划拳,好不热闹。或许就在半年前,还在煤窑井下挖煤,有今天没明天的李山,怎么也不会想到此刻高朋满座,开怀畅饮的日子。

吴源刚坐下没一会,就被人叫走了,说是王爷召唤,只好告罪一声,先行离席了。剩下的人没有上位在场,更是畅快。

一个护卫队的兄弟,喝了些米酒,满脸通红,坐到李山旁边,说着醉话,“头,真羡慕你,能住上这么宽敞的大房子。你看俺还得挤在宿舍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俺才能分到公寓。”

今天李山是主角,被大家灌酒,喝的舌头都大了起来,口齿不清的应他,“兄弟,你担心啥,俺们跟着殿下,还怕以后没好日子过?尽管用心做事,亏待不了你的。”

那个小兄弟也是满脸憧憬,今年来,大伙的日子是看得到的变好,有了体面的工作,也不用再从阎王爷嘴里讨食,这边俸禄高福利好,大伙精气神也足了。想着赶明个大片的公寓建好了,怎么也能分到一间宿舍,到时候有的是好姑娘想嫁过来,等娶了媳妇生了娃,也算告慰在天之灵的父母了。

小兄弟心里想着,已是泪流满面。李山看到了,知道自家小兄弟的家境,孤家寡人的也是心酸。心想着托个媒婆,先给他找房媳妇,全然不顾自已也还没有娶上媳妇呢。

…………

李山一觉醒来,已经是天黑,冬天日头暗的快,他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床头放着一碗水,喝了酒口干舌燥的李山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个干净。中午被兄弟们灌酒,醉的不省人事,什么时候被抬回来的都不知道。

房间里不会很冷,公寓做了暖气。屋旁有个锅炉,用煤球烧了热气,通过两根埋在墙角的铁管子,可以把热气传到上下两层十个房间。这一晚上都要烧掉十个煤球,还好是五家人均摊,不然还真有点心痛。这种暖气也只有甲字一号公寓才有安装不过,贵是贵了些,不过再不用在天寒地冻中间苦捱,也是幸福的事情。

李山披上棉袄,走出房间,来到了一楼。一楼在走廊前面统一搭了三尺(约1米)的雨棚,在旁边装上木板就可充当厨房了。父母和侄子正在一楼里间整理杂物,有些是从以前的窝棚搬过来的,舍不得扔掉,有些是之前的邻居送的。李山老家是直隶沧州一带,为了逃荒已经到京郊十几年了,老家的亲戚早已经联系不上。

揉着还在微微发胀的太阳穴,李山没有找到椅子,就在床边坐了下来,问道:“阿娘,你们在整理甚?”

“二子,昨日里那些老街坊送了些菜干过来,俺跟恁爹拾捣拾捣。”李母头也没抬,细心的整理着菜干。

李山安排到的公寓每户宽度为二十尺(6.4米),长度为三十尺(9.6米),层高九尺,每户的面积为六百平方尺(61.44平方米),还有楼上一层也是一样的面积。房子中间有立柱,前厅是餐厅和客厅,后厅隔了两个房间,一间李父李母的卧室,另一个作为杂物间。二楼也是隔了两个房间,住着李山和李想叔侄俩。

“阿爹阿娘,俺跟你们商量个事。”李山摸了摸李想的头,看着他说:“俺想让想儿去学堂读书。”

李父和李母停下手中的动作,愣住了。在古代,培养一个脱产的读书人可不容易,最少要一个富农才有条件,要一家人甚至几代人的省吃俭用才有可能供养起一个读书人。

李山以为父母不肯,急切的解释着,“阿爹阿娘,俺听头家说了,过了中元节,那边的学堂就开始招生了,只要俺们作坊的家属子弟都可以入学。束脩也不贵,一学期只要三百文,俺们家担负得起哩。”

李父不擅言辞,还是李母说话了,“二子,俺和恁爹不是不想让满仔去读书,只是苦了你了。”

“阿娘,你可别这么说,想儿要是读了书,以后进作坊当个主事,或者在商号做个账房,可不用风吹雨淋了呢。以后也好娶上媳妇,再生几个大胖小子,好孝顺他阿爷阿奶哩。”

坐在一旁的李想呵呵傻笑着,那边的学堂他早就看着呢,做梦都想有一天能进去读书。因为听人说了,只要读了书,就能赚更多的钱,他还想等以后赚了钱,好好孝敬爷奶和二叔呢。

李父李母听到李山这么说,倒也没有反对。只是李母又提起,“二子,俺跟赵家奶奶合计了,把她家闺女说给你当媳妇哩。”

李山被说的难为情,“俺娘,你咋说这个哩。”

看着有点害羞的儿子,李母笑容满面,“咋不能说哩,赵家闺女长得俊俏,看着也是好生养的。俺儿在队里当了小队长,又分了这么好的一套房,赵家稀罕着哩。过几日,俺让张婶子去给你提亲,明年开了春就让你们完婚,俺和恁爹还等着再抱一个孙子呢。”

媒说之约,父母之命,李山也不好说啥,突然他想起,“阿娘,你和张婶子说说,让她问问还有没姑娘愿意嫁给俺那些弟兄,都是在商号做工的。”

“那咋不肯哩,现在十里八乡的姑娘家都想嫁到作坊的小伙子呢,这边做工的工钱高,福利好,还有分房子。赶明个,俺请张婶子去问问,你可放着心呐。”

房子里,一家人有说有笑,心里却无比的踏实。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