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马车作坊的股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6章 马车作坊的股票

 

朱老二从万历的暖阁出来,径直往慈庆宫走去,过几日是仁太后陈太后的寿辰,宫中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寿辰事宜。

慈庆宫已经开始张灯结彩进行装扮,各类陈旧装饰要更换成新鲜样式,寿宴当天需要备的食材,赏赐也要准备妥当,甚至宫中伺候的太监宫女都要培训和更换新衣。

等朱老二带着田八几个内侍到殿门外的时候,慈庆宫总管太监安德鲁正在盯小太监挂起灯笼,不住的调整方位。眼尖的他瞧见了朱老二,一溜烟的跑下台阶,老远就听他喊道:“二爷,您今个怎么有空到慈圣宫来,可不巧了,太后娘娘去慈宁宫中打牌了,可要奴婢去通报。”

朱老二一听,得,白跑那么远了,慈庆宫在紫禁城东北方向,慈宁宫在西北位置,一左一右的又得走个二三十分钟。从凌晨一二点起来,一上午也就在万历的暖阁喝了些茶水,他也不问问自已饿不饿了,现在朱老二是饿的前胸贴后背。

看着安德鲁忙前忙后,鬓角都有些汗渍,朱老二说:“安公公,你忙着吧,孤自个去慈宁宫。过几日嫡母寿辰,宫里要是一时短了什么,你差人到孤府上来问,宫外要采买些也方便。宫外的俗物虽然不够精致体面,一时半会也就将就先用着。”

“得嘞,有二爷这几话,那奴婢也敢腆着脸上门了。奴婢看二爷走着也累了,要不进殿里歇歇脚,喝些茶,等会奴婢陪着二爷一同到慈宁宫。”安德鲁虚扶着朱老二,提议道。

朱老二想着还是去慈宁宫再吃吧,说不定李太后她们还没吃饭,也能混口热饭,便婉拒了安德鲁,带着一行人往慈宁宫去。

到了慈宁宫,没曾想那些娘娘已经用过饭了,又开始坐在一圈打八十分,这下宫里的娘娘都齐了,李太后、陈太后、郭太妃、何太皇太妃四个人坐着打牌,王皇后和几个有脸的嬷嬷在一旁伺候着。

朱老二已经把自已会的几种戏牌玩法都推广出去了,什么斗地主、争上游、八十分、炸金花、九点之类的,现在戏牌和麻将已经是宫中最火热的游戏。同样的,市面上这两款产品已经完全取代了以往的骰子、推牌九这些博戏玩法,已经风靡京城了。郑艺的乐源商号现在根本忙不过来,那些大户已经先把订金银子交了,就为了能第一时间拿到最新的产品。

让郑艺苦恼的是,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的仿制品,甚至有些打着乐源出品的名义作假,市场的火热,而乐源商号的产能跟不上,让郑艺有种自已的人银子被人偷走的感觉。为此他好几次找到沈榜诉苦,沈榜虽然协调着让顺天府捣毁了几处造假作坊,可是治标不治本。

沈榜和朱老二提起过,这个情况朱老二也好无奈,商人逐利,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要想独霸市场哪有可能。朱老二只能提议,给乐源商号出品打上商标,出品的麻将、戏牌、桌球都附带一个防伪认证单,里面各种戳章盖的满满当当,一看就很专业。

那个王柏还打听了一家比较家道中落的勋贵家,偷偷派人到处去宣扬他家用的麻将和戏牌是杂牌和假货,这事情传的沸沸扬扬,让那家好一阵灰头土脸,据说当天就把家里的麻将桌和戏牌搬到府外一把火烧了,第二天就去乐源商号的专卖店买了全套的新品。

不过这些都是小道,朱老二让郑艺不断的改进工艺,形成品质上的差异化。同时提升品牌的价值,形成乐源号出品正宗和尊贵的品牌形象。乐源号是发明这些产品的商号,可惜没有专利保护的大明朝,这些先发红利终会吃完,只有质量优势和成本控制才是品牌的核心价值,这也是朱老二一直给沈榜和旗下诸多大掌柜灌输的道理。

朱老二和众人见过礼,在李太后旁边的绣墩下,看到旁边的糕点,也顾不得礼仪,拿起两块就塞进嘴里,没想到吃的太急,竟然噎住了。桌上的诸位娘娘吓得站了起来,一旁的李太后更是急的给他拍打后背顺气,一边把碗茶递给他。朱老二咕咚咕咚的喝下茶,才把喉咙里的糕点顺着茶水吞下去。

李太后看了是又好气又好笑,责怪道:“怎么跟饿死鬼投胎一样,中午没有用膳吗?”

好不容易顺过气来的朱老二,委屈的说:“母后,儿臣从丑时正初(约凌晨二点)起床,到现在是滴水未进,可饿死我了。”

李太后也知道今天是朝会,可是朝会在巳时三刻(早上十点左右)就结束了,谁能知道自已的傻儿子竟然不懂得垫垫肚子。无奈的安排宫女让御膳房准备些饭菜。

“给孤的随从也安排些吃食。”朱老二还记得跟着自已的田八几个也没吃饭,在李太后面前也不敢太苛责属下。

朱老二小口吃着小点心一边等饭吃,也在看着她们玩牌。后宫的娱乐生活确实枯燥乏味,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勾心斗角,当然就算有也不会摆到台面上来,反正是其乐融融的坐在一玩戏牌。

看着大家都在,朱老二把几个马车款式给大家过目,除了因为陈太后寿辰早早就订下款式,其他的马车还没有开始装饰,朱老二打算给后宫的每个娘娘都赠送一辆马车。

“镠儿,这些马车花费不少吧,哀家让司设监给你拨付些银两。”陈太后不忍心朱老二花销太大,打算给他报销一些。

“嫡母可别这么说,儿臣这也是为了孝顺诸位娘娘,以后出门乘坐马车少些颠簸。您要给我银两,怎么表现儿臣的孝心。”

上次朱老二给每个人都送了一千股薪源号的股份,很是讨这些老太太的欢心。今天又听到他要每个人送一辆马车,虽然平日里外出的机会不多,可他孝顺的态度还是让她们老怀甚慰。

“镠儿,你送了这么多马车给我们这些老婆子,这作坊可还能运转?”郭太妃似乎很关心的问道。

郭太妃上次投了一千两银子,加上朱老二送的一千股,转个身子就身价七八千两银子,让她腰杆子硬实不少。

别以为宫里的娘娘随手一挥就几千两上万两,那说的是李太后,太后皇后不时有勋贵大臣家中以各种名义送礼,还真不差钱。那其他后宫嫔妃,特别是郭太妃这种先帝妃子,其实并不宽裕,除了宫中份例,太后皇帝不时的赏赐,手头上的一些银两还得笼络身边的太监宫女嬷嬷,日子过的并不太轻松。

“回禀太妃娘娘,那些勋贵重臣都抢着要订购马车,作坊一时半会根本忙不过来,需得扩大规模。儿臣刚从陛下那儿过来,陛下对儿臣也甚是支持,刚刚投资了五万两银子,还调拨了不少的能工巧匠过来,以后马车作坊想必是能赚些出息的。不过……”

郭太妃听出了朱老二的言外之意,急忙接口问道:“不过什么?镠儿可要我们这些老太太帮衬的。”

朱老二撒娇道:“儿臣就知道娘娘疼镠儿,现在马车作坊要扩大规模,还差些银两,儿臣打算一两银子一股,找些投资。”

这句话深得在座的众人之心,有了薪源号的先例,大家还是信心十足的。

“镠儿还是差些银子,老婆子倒还有些,赶明日差人送到你宅子里。”何太皇太妃只恨上次没有投些银两,错失了赚钱的机会。今个听到朱老二又要筹资,心想着自已用私房投一些,也给娘家那边找个出息。现在京城都在传,朱老二虽然贪财好利,可是赚钱也是有一手的。

“娘娘心疼镠儿,那敢情好了,儿臣还正在担心呢,娘娘这可是雪中送炭。您让人到我府上知会一声就行了,其他事不用娘娘操心。今年不敢说,赶明年多少能让娘娘多些赏赐银两。”

李太后很是无语,拉生意到牌桌上了,大家都没心情打牌了,不过看到其他人都是兴致浓厚,也不还好扫了大家都心情。转念一想,朱老二没几年就成年了,帮他娶个媳妇就要打发到封地,以后藩王非诏不得入京,想见一面都难了,也就纵容他些,大不了在私帑里补贴他。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