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引着朱老二前往暖阁,在殿门口的时候碰到冯保送张居正、张四维两个阁老出门,朱老二只好先和他们行礼。
到了张居正、张四维内阁辅臣这个级别,朱老二的亲王名头也不够看了,张居正是连万历都敢训斥的猛人,索性伏低做小,礼多人不怪,不给他们发飙的时机。
张居正此刻冷着一张脸,木然的看了朱老二,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跟在他身后的张四维倒是和煦的拱了拱手。
目送两个阁老离开,冯保低声和朱老二叮嘱:“二爷,万岁爷现在心情不佳,等会奏对之时可得小意一些。”
朱老二没想到这个被称为内相的大太监竟然会提醒自已,平日里都是公事公办的,不过此时已经走进二门了,也不好搭话,只好点了点头表示自已知晓了。心里盘算着,下一批马车要赠送给朝中大人物,到时候给冯保也送一辆算了。
见到万历,他脸色铁青的坐在御座上,手上拿着笔,死死拽着指关节都发白了。却是刚才因为万历平日里喜好在御花园饮酒作乐,不勤于学业,刚才被张居正严厉劝谏了。而万历却反驳不了,只能向张居正承认错误,可是他心中的憋屈却无以言表。
万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最先召见朱老二,可是一见到朱老二心里的无名火更甚。
“臣弟参见陛下。”朱老二规规矩矩的磕头行礼。
万历没有让朱老二起身,只是冷冷的问:“哦,二弟,朕听闻你最近到处在兜售什么四轮马车?”
朱老二背后吓出了冷汗,自已卖些马车倒不是犯了忌讳,主要是万历没少盯着自已啊,不过就是不知道万历又要整什么幺蛾子。“回禀皇兄,臣弟闲暇之余,折腾了一座马车作坊,手下工匠倒也勤勉,造出以后轴承、轴承和车桥。这种新式的马车不但载重量更大,还能节省马力,要是投放市场,利润还是很客观的。只不过…”
“二弟,有甚话吞吞吐吐的,只不过什么?”万历腻歪的看着吊胃口的朱老二,催促道。
“皇兄有所不知,臣弟前日里虽然买股票筹集了些资金,可惜筹集的资金一是按照股东章程只能用于薪源账号,不得挪用,二来也得归还从大德兴票号拆借的银两。马车作坊看着前景光明,必是能挣钱的营生,可惜最近臣弟手头上不趁手,不能扩大规模,让臣弟左右为难。”朱老二虽然跪着,也是抬眼偷偷看了一眼万历的表情,他知道这个马车作坊今日说不得也得分一杯羹给万历了。
万历多聪明的孩子啊,一下子就听出朱老二的言外之意,意思是拉他入股了,心中有些意动。上次的薪源号,自已不过投资了五千两,现在股票的市值达到了十万两,他私下里问了贴身的太监,自已这个股票要是拿到市面上出售根本不担心没人买。
沉思了一会,突然看到朱老二还在跪着,训斥旁边的小太监:“你们怎么这么没有眼力见,没看到潞王还没座吗?赶紧给朕的二弟搬个绣墩过来。二弟你也是,自家兄长面前,老是跪着不是见外了嘛。”
朱老二站了起来,膝盖隐隐有些作痛,除了见万历之外,哪怕是去觐见李太后,他也不需要见谁都下跪。心中委屈面上却是笑脸如花,“臣弟与皇兄虽是一母同胞,可君臣之礼可不敢废。”
“唉,二弟私下里见朕可不需这些虚礼。刚才二弟所说,你的马车作坊还差些资金吗?”万历目光热烈的看着朱老二。
“回禀皇兄,正是如此。马车作坊现在是小规模试制一些马车,每一辆都是精工细作,所以成本高企。如果能扩大规模,大量生产,那些零部件的成本下降,总的造价也能降低,到时候卖到市面上就有不错的销量了。”说着,朱老二又把四轮马车的优势给万历安利了一遍。
万历倒也认真的听完,然后问朱老二:“二弟,你那作坊若要扩大规模,还差多少资金?”
“皇兄,臣弟让人筹算了一番,若要扩大规模,先是需要购置土地作为厂房,可能光第一期就得三百亩;又需要建设马车作坊的厂房,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还得招纳工匠,进行培训等等,需要建设食堂、宿舍等附属设施;再有就是采购原材料等等……”朱老二掰着手指,给万历一一介绍。
万历抬手打断了朱老二啰啰嗦嗦的介绍,干脆问他:“二弟你直说需要多少银两?”
“十万两,第一期就要十万两!”
万历摸着自已的双下巴,仔细思索着。听了朱老二的安利,他也觉得四轮马车是一个不错的营生,有心投入些股份。上次薪源号只要了四万的股份,心中有些不甘,每每夜里睡觉的时候就在想,要是直接投了两万银子,那不是现在有四十万两的回报了嘛。那这次马车作坊可得大气点,投资越大,回报越丰厚嘛。
“二弟,若朕投个五万两,不,三万两,能占多少股份?”万历希冀的看着朱老二,满眼的希望他能识相一点,最好自已三万两能占到一半多股份。
朱老二嘶了一声,为难的万历说:“若是皇兄投个三万两,怎么也得占个五成,可是刚才臣弟被定国公等一帮子勋贵缠的没办法,答应他们让他们入股。这一来二去的,股份不够分呐。”
万历一听,脸立马拉下来,好你个朱老二,大家说你贪财好利果然没说错,连朕的要求都敢拒绝了,你是想做甚!
好在朱老二感受到万历的不满,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若是马车作坊有了皇兄的支持,何不把步子迈的大一些,直接按二十万两的投入规模预算,咱们投资越大,以后挣得钱也越多嘛。皇兄若是投三万两,可按五万股计算,其他的按一两银子一股,臣弟再去筹资十五万股,各方也好有个交待。”
听了朱老二的意见,万历也是冷静了一下,毕竟这个马车作坊还得朱老二去操办,要是他不上心,作坊也挣不到钱。可是,一想到又要拿出三万两银子,他有些心疼,突然他想到朱老二刚才的话,朱老二招纳工匠要花费一些钱,于是提议道:“一次性投入二十万两,再从各个世家豪门吸纳投资,倒也是个好办法。刚才朕听二弟说,还要招纳工匠,何不从皇庄下属的匠户中直接调拨,也可以省下些投入。”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设计,会按照职业划分为农户、军户、匠户等,还有灶户、官户、监户、站户等其他户籍类别,分别从事盐业生产、官府任职、宫廷服务、驿站管理等职业。其中匠户主要为宫廷、官府及官营手工业服劳役。匠户有轮班和住坐之分,轮班匠平时居住于州县,按期到官府服役;住坐匠则主要集中于南北两京的官府手工业作坊中。
据史料记载,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须交纳班匠银的轮班匠达十四万二千余名,住坐匠户数以万计。其实匠户的待遇挺凄惨的,虽然是朝廷的财政供养,但是他们子弟被锁死在户籍上,不能参加科举,也就没办法改变阶级属性,子承父业,代代相传。
朱老二一听,这也行啊,这些工匠作为职业工人,世代为匠,比新招纳还要上岗培训可简便多了。于是两人商量先调拨三千名匠户,每人可抵十两银子,万历直接省下了三万两银子。
对这个无本买卖,万历也是非常满意,当朱老二提出调拨的工匠需要身强力壮的要求,万历想着反正也是自已的作坊,对这个要求无不应允。
终于,被张居正训斥后有点郁郁寡欢的万历,在完成一次风投以后,心情愉快起来。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