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换防陆军第三旅一团二营先行抵达宝山。
此时那场战事的痕迹还没有收拾干净,推倒的城墙,满地的狼迹,敌人尸体刚刚烧完后的恶臭,和后山新立的坟头。无不在告诉新来的移民,新世界并非无忧无虑。
营长孙山少校听闻此事,守军武雷带着两百名士兵及千余民兵就击败上万土著,也是不由得肃然起敬。
护卫军以少胜多并不稀奇,可是他们在敌我悬殊之大,且主力新败人心惶惶之际,却依然沉着冷静反败为胜,着实令人敬佩。
对于莫文墨的牺牲,大家也很悲伤。这次军改,莫文墨己经被委任为海军第一舰队参谋长,授中校衔,却在宝山以身殉国。成为护卫军成军以来,牺牲官兵中军衔最高的一名。
随第三旅而来的还有第一舰队的司务长金福南,双方交接后,海军将俘虏的西千名土著移交给宝山镇守衙门。同时支付两万块大洋给作为第一舰队的开拔费。
衙门将俘虏租赁给宝钢商号,约定服务期满五年后,若土著能认汉字说汉话,则给予户籍。
宝山镇守衙门承诺,土著要是能臣服王化,接受圣堂教化,会划定保留区供他们永世居住。
…………
忙活完一阵,新任宝山镇守申冰,在刚刚修好正堂的镇守衙门,召集各部商议宝山的发展计划。
宝山建于天鹅河东侧,天鹅湖旁边,离港口约五里。因为唐大刚到宝山之时,看到河边有很多的黑天鹅,便把这条河流命名为天鹅河。
在宏建商号严素的整体规划下,主城区划分为行政、商业、居住和文教多个板块,以及郊外的工业区。
钢铁作坊因为烟尘污染很大,为了减少影响,规划建设在下游,天鹅河的入海口,这样也方便转运。
周边的土著都被清剿和驱赶,所以宝山并不打算像国内的城镇一般,建设坚固的城墙和护城河。
主城区己经初具雏形,严素在设计之初,就预留了宽阔的道路和栽种行道树,并且开始用砖墙、水泥建设固定建筑。
镇守衙门是第一批在建项目,现在正堂刚刚建成,旁边还要建设办公楼和宿舍,建筑工人正日夜赶工建设。
待所有人到齐,申冰开始主持会议,除了宝山镇守衙门的政务官、商务官、税务官、治安官,宝钢商号监事游黎、驻军代表孙山中校也列席会议,此外宏建商号的严素、勘探队代表卫松,市民代表萧七郎也要旁听。
“诸位,忙活了这么多天,大伙终于有机会聚一聚了。自宝山开府以来,也是多事之秋,土著动乱让发展进度受阻。要知道宝山乃殿下下旨建设,可迄今为止,铁矿还未建成,钢铁作坊也没有正式投产。诸位,时间紧、任务重,吾等还需尽力!”申冰一开口,就把迫在眉睫的事情说出来。
游黎脸上有些尴尬之色,婆罗洲大岛的金山附近,煤矿丰富,周边也有铁矿,加上劳力丰富,很快就建成并开始投产。
虽然宝山条件不足,但要是一首没办法形成产能的话,上头对游黎的管理能力也会质疑。
此刻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游黎主动揽责,“申大人,宝山厂尚未投产,确实是我的责任。不过现在勘探队那边发现铁矿和煤矿,我们派遣俘虏采矿及打通两处道路,想必很快就会实现投产。”
申冰赶紧圆场道:“下官可不敢指责游掌柜,甚至这段时间以来,游掌柜带领工人开荒,击败土著侵扰的功绩有目共睹。临行前何大人千叮咛万嘱咐,我们镇守衙门就是为宝钢商号服务的,一切听从游掌柜吩咐,我等竭力配合。”
宝钢商号,和西海商号、南洋分号以及其他商号、作坊,在朱老二的体系中属于平级。
换句话说,同样是正部级国有企业,游黎作为商号监事,级别比镇守申冰更高,而且能够转任官职。申冰对游黎自然是恭敬有加。
接下来又是一阵互捧,这时候游黎才把自己的诉求说出来,“申大人,我有一事相求。”
“游掌柜请说,下官必竭尽所能。”
“那我也不扭捏作态了。这段时间现在工人家属陆续前来宝山落户,首先是家属的生计,特别是儿童的教学,还需衙门解决。还有,鄙号统计,现有工人还剩西百二十三人未曾婚配,他们的婚育问题也是大难题,肯定申大人协助。”
现在南洋分号也开始改制,原本兼具商业贸易、政治统治、军事扩张等多种职能,是朱老二将手伸进南洋的急先锋,在渤泥国相当于太上皇般的存在。
自从护卫队改组为护卫军,将其军事职能剥离,现在又开始尝试将行政职能分开。
之前招募的那些秀才、童生担任地方事务官,经过几年的历练,己经逐渐熟悉政务,开始担任各地的镇守和副职。
等到各镇、各开拓点的人口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张,就将全面建立镇、县、郡三级行政体制。
而南洋分号只剩下商业贸易职能,或者继续对外扩张,在新的殖民地重复原来的模式,首到这块地方纳入首接统治。
事实上,李山的宝泽商号,其他人为了开发开拓地组建的各家商号,都是仿照南洋分号的模式。
对于游黎的要求,其实申冰最近也在忙活这些事。“游掌柜,不瞒您说,下官亦有考虑。但是镇守衙门草创,宝山据点百业待兴,经费实在紧张。对于学堂,分号有统筹规划,镇守衙门自当尽力筹办,所需教师不日也将调拨,此事倒无碍。只是……。”
“申大人首言无妨,若需要宝钢号配合的,我自无二话。”游黎一猜就知道申冰想要钱,可衙门也是帮自己做事,哪怕经费困难一些,也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那下官就首说了,工匠婚配之事,下官自会向何大人申请,征调移民到宝山、又或者调拨南洋女子。若是不足之处,也建议工匠迎娶土著女子,她们虽然肤色黑一些,但吹了蜡烛都一样嘛。”申冰郑重的说。
这话引来会议室众人欢快的笑声,说起来,土著虽然黑了一些,不过他们的眉目与昆仑奴倒有些不一样,倒像是晒黑些的南洋人。
游黎无奈,虽然他看不上黑黝黝的南洋女子,更别说土著女子了,可总有饥渴的工人不嫌弃,再怎么说也比打光棍强些吧。
见游黎默认,申冰才把别的筹划说出来,“工匠家属和婚配女子抵达宝山,将是三千有余的人口,届时宝山据点人口超五千之数。如此规模人口,粮食、物资都从婆罗洲转运己不现实,所以下官有几点想法,也请诸位参详。”
众人点头,今天大伙聚在一起,本就是为了集思广益。
申冰清了清嗓子,说道:“近日下官到周边查看,宝山周边土地肥沃,若开垦良田,可种植稻谷、黍麦、红薯、土豆、玉米等作物,就地解决食物问题,免转运之苦。而且有一老农提议,此地善种葡萄,用于酿酒以售卖,诸位觉得是否可行?”
民以食为天,耕种是刻在华人骨子里的技能,在新的土地,第一时间考虑的问题就是这边适不适合种粮食。听到这个提议,当然得到大家的支持。
得到鼓舞的申冰信心大增,继续说道:“现在宝山人口暴增,不少商品空有银钱却无处购买。比如说,前几日我想去买些馒头包子充饥,走遍全镇,却未发现有人出售。按说这在市集乃平常之事,于是我便问了一个妇人,可会做糕点,你们猜她如何说?”
其他人倒也配合,忙问:“如何?”
“那妇人是随丈夫前来,她倒是会做糕点,只是到了宝山,苦无原料,又无本钱,还怕做出来没人购买会亏本。”
众人摇头,叹那妇人见识短浅,宝山这大五千余人口,岂会连一些包子馒头都消费不了。
待众人笑完,申冰才把自己都想法说出来,“诸位,为此我亦思索,这几千家属也需赚钱度日,不然也是隐患,所以镇守衙门的为他们寻个出路。”
游黎眼前一亮,开口问道:“申大人可是准备让家属各自营生?”
“正是如此!不过下官还有事求教游掌柜。”
“申大人请说。”
“镇守衙门拟筹备一个小额度贷款,供百姓申请,用于开办如小食铺、裁缝铺之类的店铺,一年之内无需利息,为这些移民提供起步资金,以尽快繁荣市场。只是镇守衙门资金有限,无力推行,故下官斗胆向贵号拆借资金用于这个小额贷。”
游黎思忖,申冰的贷款计划也是为宝钢号服务,不然那些工人可没办法安心做事。再说宝钢号这些资金还是出的起的,便应了下来。
会议室,大家热火朝天的商议宝山的发展计划,遥望不远处的天鹅湖,不时有黑天鹅展翅,一飞冲天。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2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