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午,繁华的大街依然是人来人往。盛夏的京城,仿佛像蒸笼一样,不管男女老幼,街上的人都是挥汗如雨。
在路口位置,有一个大红布条用竹竿挑起横在头顶,上书四个大字“免费凉茶”。
横幅底下,一排放着几个煤炉,上面的铁锅正咕噜咕噜的煮着绿豆汤、凉茶之类的。煤炉的正前面,用毡布垫着,放着堆列整齐的蜂窝煤球。旁边还有一个木桌上,还放着一桶一桶煮好的茶汤,汤里面放着大块的冰块,冒着丝丝凉气。
几个穿着青衣,身披红色授带点小厮,捧着一个托盘,上头放着小碗,里面是些绿豆汤或者凉茶,不住的招呼行人过来喝茶,不管锦衣还是葛布,来者有份。旁边还有一个顺天府衙役拿着棒子指挥秩序。
一个小厮高喊着:“宫中仁圣太后、慈圣太后感念盛夏酷热,百姓难捱,特赐下凉茶、绿豆汤等冷饮,为百姓稍减暑气,方安心劳作!”
一个二十出头,脸庞黝黑、浑身精壮的高壮男子挤进来,学着别人敷衍的喊了句草民谢恩,接过小厮手中的绿豆汤,仰脖一饮而尽,一碗汤不过一口就喝得精光。喝完后,似乎并不过瘾,手拿着小碗眼巴巴的看着那个小厮。小厮看着这个比自已高一个头的壮汉,无奈一笑,又给他舀了一碗递给他。
这一碗,高壮男子这次小心了些,不过两三口又喝个精光,一把抹了下嘴唇,把碗还给小厮,豪迈的说了声:“谢了,大哥!”语气竟然比刚才那句诚恳了些。
高壮男子还没走,拉着小厮指着背后的煤炉和蜂窝煤问道:“这些是什么?”口音中带着浓浓的南腔。
小厮可不是光来送清凉的,昨日周掌柜把大家集合起来训话,大意是要大力推荐煤炉和蜂窝煤。见有人主动送上门来,可是卖力介绍。
“客官有所不知,这是我们商号刚刚推出来到新奇设备,名叫煤炉和蜂窝煤。你问此物有什么好处,这好处可不少……”
高壮男子看了一下四周,谁问了?我没问啊!
“此物好处就是可以省钱,你要问怎么省钱,各位客官看好了,此煤炉一日只需三块蜂窝煤球,就可满足诸位家中一日三餐烧水做饭。你们家中每月花费多少银两用于购买石炭?对了,有人说一月要花费五钱到六钱银子……”
咦,谁回答了?没听到有人回答啊!
“用了这个煤炉呢,一个月花费四钱足矣,那一个月就可省下两钱银子,那一年可就是二两多!…”
……
小厮蛊惑的话语还是引起百姓的兴趣,里面终于有人问了,“这个煤炉和煤球怎么卖?”
“嘿,这位客官可问对人了,现在是推广时期,原价六两银子一个的,仅需要四两银子,而且现在购买,还赠送一百粒蜂窝煤球,再赠送一个铁钳,是非常划算的!”
人群中传来嘶嘶的抽冷声,四两银子,这个煤炉对他们来说可不便宜。
小厮见状,知道不说的明白了,百姓可不会买账,“先别急,先别急,小的给客官再说说这个蜂窝煤球。咱们家的蜂窝煤球每个重达两斤八两!零卖是四文钱一粒,整买一组四十个折合一百斤,仅需要一百五十文!而且,一家人每月仅需要用九十个即可, 小的给大伙算了一下,需要三百四十文不到。你们再想想,平日里买的煤球,一百斤也要一百五十文,但是日常家用却要三百斤不止,那就是四百五十文,一个月下来可省下一百一十文呐。”
(本书采用一斤折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一两白银兑换800文铜钱)
底下窃窃私语,这个小厮这么算也没错,可谁知道这小厮不是为了卖煤炉哄骗大伙呢。
还是那个高壮男子,听到小厮介绍到用煤炉可以常备热水,想了一下,问了一嘴,“这煤炉哪里可以买?”
一听到有人想买,那小厮声音都尖锐起来,“客官,此处便可以下定,小的会派车送到您府上。当然,各家煤铺也可以买得到。”
每卖出一个煤炉,小厮可以抽成一百文,他内心虽然渴望成交,但是还算没有忘记周掌柜的交待,要宣传媒每个煤铺都有销售煤炉和蜂窝煤球。
“你这小二净胡扯,我刚从街口的胡记煤铺过来,那边可没有卖这些。”人群中有人反驳道。
这个小厮可争辩不了,急的脸都红了。
那个高壮男子听到小厮说这边有的卖,高兴的掏出银子,“那小二,给我买两个煤炉!”
一下子卖出两个煤炉,刚才还急的脸红的小厮脸更加红的发亮,急忙把高壮男子拉到一旁,给他开好收讫,馋笑着递给高壮男子,“客官,尊府在何处?小的这就安排人送到府上。”
高壮男子想了一下,许是记不住地址,只好说:“你让人跟着我吧。”
看到卖出两个煤炉,四周发出惊叹声,可又过了好久,也没有再卖出一个。
不远处,一个年纪不大的店铺伙计,盯了许多,转身离开了路口,往市街背后的胡同走去。
………
胡同里,一户殷实人家,门口停了好些马车,正给家中老爷子举办寿宴。
那个刚才在路口盯梢的小伙计,走进府门,和待客的管家嘀咕了一阵。管家收了消息,离开宾客盈门的前厅,往书房走去。
推开书房的大门,里面已经坐满了满面愁容的员外。正中主持的正是家里的主人,胡记薪柴铺的东家胡员外胡海,他听了管家的消息之后,一直紧绷着的脸才露出笑容。
“诸位,刚才家里伙计回来说,路口在卖煤炉和蜂窝煤的,一个上午才卖出两个煤炉,其他路口也是惨淡经营,哈哈。”
书房里传来欢声笑语,一个胖胖的员外接口道:“搞的如此阵仗,依我看,也不过如此。”
“天潢贵胄,哪懂的这些庶务,他以为做生意撒撒娇就能赚到钱,哈哈。”
“只要我们铺子里不代销那些所谓的煤炉和什么蜂窝煤球,那他可就砸手里了。”
“对啊,我听贵人提起,他已经砸了几万两银子下去了,光工部作坊那边,就下定了三千个煤炉,据说还要继续下定。”
嘶,书房里众人哪怕家资颇丰,听到潞王几万两点大手笔,也是吸出冷气。众人都是做薪炭营生的,潞王携巨资气势汹汹的要介入这门生意,各种手段齐出,他们如临大敌,时不时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这次也是借着祝贺胡家老爷子的闲散寿辰的名义,又聚在一起,等待今日煤炉销售的结果出来。
“诸位,诸位,我等也要商量一下。虽然他眼见着做不起来,可是他亏了那么多银两,会不会恼羞成怒,迁怒我等啊?”在座的东家也是久经商场,虽然商战无情,寸步不让,可他们联合起来对付可不是普通商贾,而是大明的亲王,这时候他们也怕对方掀桌子玩盘外招了。
书房里众人交头接耳,眼见气氛紧张了些,要知道,大明朝的这些亲王,可不是些良善的主。
胡海胡东家清清嗓子,开口道:“莫慌,诸位莫慌,在下倒有个主意。在下冷眼旁观,这个煤炉和蜂窝煤球确实是不错的玩意,他在滩涂边建的水车和堆场也着实不错。错就错在他步子迈的太大,也高估了自已。”
胡海的话让在座众人纷纷点头。
胡海想起昨天陈家二老爷的吩咐,昨晚他到到保宁侯府听候吩咐,临半夜时分,保宁陈侯之弟,管着家中庶务的陈家二老爷在万香楼应酬回家,还把胡海叫过去叮嘱了一番。
“在下倒有个主意,如果他生意做黄了,我等是否可以将他的滞销的煤炉和那个滩涂堆场买下。他毕竟是朝中贵人,我等不好硬抗,一来我等也卖个好,二来他也不至于亏得太惨,省得他狗急跳墙。诸位觉得如何啊?”
“胡东家老成之言,正该如此。”在座众人不管心中如何想,口中却是称善。诸家也是约定,无论如何,各家铺子都不能代销煤炉和蜂窝煤球,直至潞王败退离场。
“即如此,诸位也无需再操心。在下借着老父寿辰略备薄酒,与各位东家高乐,吾等不醉不归。”
胡家,满是欢声笑语。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