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麻将工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麻将工坊

 

前门大栅栏市街一家瓷器店,店铺背后的院子有一排五六个房间。

在一个大房间里,有一排排匠人正在细心雕琢。他们在手中的竹片上雕上排列几个圆圈,或者刻上一到九的万字,又或者索字、风字、花字。他们每个人负责几类图形或者数字花色,刻好后就放到脚下的一个箩筐内,许是熟能生巧,速度竟也不慢。

有几个杂役从箩筐里拿着雕刻好的竹片,认真挑出一些不合规格的桌面扔在一个特定的筐中,剩下的便抬到另一处房间。

这个房间里,有几个匠人把刻好字的竹片用胶水和一个牛骨片粘合,这个竹片和牛骨片形制固定,可以完美契合,粘好后绑紧压实,放在院内阴干。不过,制作牛骨片和竹片的作坊却不在此处,还需另外运送过来。

已经制好阴干的麻将子,又有专门的杂役负责分拣,按套装在特制木箱中,封上封条,统一收到一间仓库存放。

又一间房间,却是只有寥寥几个匠人在刻字,这些可不是前头廉价的竹片牛骨,而是珍贵的小块象牙、玉石,匠人先在面上写好字模后,便小心翼翼的雕刻。

铛铛!门口传来铃铛的声响,房中匠人放下手中家什,纷纷走出房间,在一个管事面前排好队。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手中拿着一本册子,对着人找到册子上的位置,核对后填下数字,然后让他签字画押。这些匠人没有多少识字的,大部分只能在册子位置按上手印就算。个别能识字写字的,在众人羡慕的眼光里得意洋洋的签下名字。

他们竟然是流水线和计件工资。

这个倒不是朱老二事无巨细的交待而来,流水线制作工序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赳赳秦兵用的每一张弩弓,各部件都进行标准化生产,不同工匠只负责一部分工序,做完之后还要刻上自已的序号,以便溯源。胡郑两人不过萧规曹随而已。

做好计件后,他们在院子里临时摆下的三张桌子上坐下来,所谓桌子,不过是几条长凳上架上门板,凳子也不过是两边临时堆砌的砖块放上一条长木板。

饭菜已经放在桌上,各自面前菜色不一,坐在第一桌的赫然是那间在玉石象牙上刻字的匠人,和几个刚才能签自已名字的人,那个管事也是坐在这桌。他们桌上各自一碗菜,有荤有素,另有四块烙饼,还各自配有一小盏清酒。

另外两桌,人数多了些,大多是刚才在桌面上刻字的工人,他们的菜里能翻出几块油渣,碗里饼子也只有三块。

剩下的那些杂役和粗使婆子,碗里只有萝卜青菜,不见半点荤腥,碗里饼子倒是有三块,可一些人舍不得吃完,留出一块半块,用一块脏兮兮的布帕包起来,小心揣进怀里。他们也没有座位,随便找个角落便吃着。

吃完了晚饭他们就能下工,今天的工作就算完做完了。每日能拿到60到200不等的铜板,主要也看各自的工种和完成量。作坊里每天提供中午和晚上两顿饭,中午简单些,每个人发两个到三个不等的馍馍,凉开水倒是管够,这些都让匠人甚是满足。

这里便是胡郑两个清客负责的麻将作坊,潞王殿下要他们大量制造,也拨下钱款,置办作坊,这些日子,胡郑两个吃住都在此处。

此前,前排店铺二楼原本一个小杂物间被清理出来,当作胡郑两人的临时住所。这会,房间里支开一张桌子,摆上了一盘酱羊肉、下水卤煮、几样小菜和一盘盐炒黄豆,开了一盅酒,胡郑两人和陈扈中、瓷器店的掌柜周大宝正围坐着饮酒聊天。

席上,胡大家夹了一片酱羊肉放到陈扈中碗中,不无羡慕道:“陈兄,殿下安排你与工部接洽,想必是又有大用,可羡煞小弟了。”

陈扈中吱溜喝下一杯酒,矜持道:“胡贤弟万勿如此,我等承蒙殿下厚爱,田总管关心,所做之事都是为殿下分忧而已。”

周大宝也举起酒杯,话语热情的说:“几位大才,得殿下器重,以后必青云直上,小弟先恭贺诸位。”周大宝早就是这家瓷器店掌柜,瓷器店原本就是皇店,李太后把店铺连带里面的人员赐给朱老二,让王宅这边也多些进项。

陈扈中几个原本是不太看得上周大宝的,他不过一个商贾而已,而他们都有功名在身,甚至陈扈中还是举人出身,根本不是同一类人。不过此时都在潞王府中讨食,也不把思绪表现出来,还是热情的回应。

陈扈中是广府人,自中举之后又考过几次会试,都名落孙山,自知在科举一道难有建树,便到吏部参加铨选。可惜自已既囊中羞涩又没人照拂,已蹉跎多年,穷困潦倒,不得已投身潞王府,以期能被潞王看中,提拔一二。胡郑两人虽然只有秀才功名,在金石和丹青上多有钻研,可他们也是胸有沟壑的人物,不然也不至于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到京城投到潞王门下。

接了制作皮椅和麻将的差事后,他们的俸禄也涨到十五两每月,日常经手材料也上下其手,供应商不时纳献,这些天来倒是日子过的滋润。他们对这些差事倒也没有排斥,甚至竭尽所能去弄好,毕竟是为王分忧嘛,和一般的商贾之事不能混为一谈。

郑大家更是内心火热,虽然他和胡大家一起负责麻将工坊事务,不过胡大家善于投机,和田总管关系近些,这边是以胡大家为主,自已只是副手,内心多有不满。如果陈扈中卸了皮椅作坊的差事,他倒想接手下来,也是个美事。

看着郑大家炙热的眼神,陈扈中这种历经世故的人物当然心知肚明。不过他有自已的打算,虽然新的差事未来可期,可皮椅作坊的出息也是可观,他很是不舍,他想物色一个人物,好不失对皮椅作坊的管控。

一桌人各怀鬼胎,却又其乐融融。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