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分蛋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6章 分蛋糕

 

黄府,黄雅静的闺房,沈青、赖倩薇和赖倩薇的大丫鬟金锁,四人在打着戏牌玩八十分。

闺房在二楼,虽然不大,摆下一张床之外,就只够放下一张小圆桌了,大家就围着这张小桌子在玩牌。

自从上次上元节一同观灯之后,几个小姑娘就成了如漆如胶的好闺蜜,时常约着相互到各自家中做客消遣。

黄父黄鄢身为御史,位卑权重,可久居京城,也在家中帮衬下,早先购置了一处三进小院。黄雅静在后院也有一处闺房,这些闺蜜来访,倒也并不妨碍。

咚咚咚,只听见上楼梯的声音,家中的丫鬟平儿在门口说道:“小姐,王府派人送来一些点心吃食,夫人让我给您送上来,是否要拿进来?”

朱老二时常赏给他们家中赐一些糕点干果之类的点心。贵人赏赐,又不能推辞不受,慢慢的也习惯了。

黄雅静让平儿将食盒拿进来,看看都有些什么。玩了那么久的牌,还真有些饿了。

“都一些什么啊?我们留些,别的给母亲和兄长送去吧。”黄雅静有些好奇的看着其中一个硕大的盒子,还没打开来,就闻到阵阵清甜的奶香味。

“回小姐的话,听送食盒的公公说起,这是王府新制的点心,名叫蛋糕。还有些是蜜饯。”

黄雅静打开一个盒子,里面用木盒子分了九格,每格都是不同的蜜饯,她挑了爱吃的三种,剩下的盖回盒盖,等会给母亲送过去。

又打开那个硕大的盒子,里面是一个八寸大小的蛋糕,圆圆的蛋糕用白色奶油盖面,顶上还点缀着芒果、桔子、苹果、山楂等新鲜水果,光看造型就让人垂涎欲滴。

其他女孩子都站起来,上下左右的观察这个蛋糕,从没有见过的吃食,一下子就填满他们的好奇心,满脸的欣喜。

“这怎么吃啊?”黄雅静看着圆形的蛋糕无从下嘴,就这么咬下去不得满脸奶油啊。

平儿掩嘴一笑,乐呵呵的说:“小姐,这是切着吃的。刚才送赏赐的小公公还说起,有配着切刀那些。”

说着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一把澄亮的银制切刀,和八个官窑白瓷碟及配套的银制小刀叉。

黄雅静亲自操刀,切下一半的蛋糕,分了五份,给三个人和平儿、金锁两个丫鬟。

奶油里面是松软、金黄的蛋糕、小小的挖下一块送入口中,那种入口即化的香甜,和水果的美味,唇齿留香。没有哪个女孩子不喜欢这种美食的快乐。

三两口吃完,大家都是意犹未尽,看着还剩半个的蛋糕,黄雅静忍住诱惑,不忍地对平儿说:“你给母亲和正在读书的兄长送去,当茶点吧。”

沈青和赖倩薇吃过也是念念不忘。沈青是沈榜的女儿,平日对朱老二的心态比较没那么拘束,便对好闺蜜提议,“这个潞王府做出来的,不如问问殿下,让他叫人教我们制作吧。”

“那明天就来我小院里,那边也比较近些,要什么材料也比较好准备。”赖倩薇也很支持,提议道,于是几个小姐妹顾不得打牌了,纷纷商量起蛋糕的事情来。

…………

紫禁城,慈宁宫。

朱老二很早之前就想做蛋糕和面包了,可惜以前只懂得蛋糕好吃,可怎么做是一窍不通,也就懂得是用面粉、鸡蛋做成,奶油应该是牛奶做的。

不过他根本不需要自已去动手尝试,吩咐府上的厨子之后,让他们不断的试验之后,终于做出记忆中的这种蛋糕和面包。

今天早上,朱老二让人给沈青、黄雅静和赖倩薇送去一份后,便兴冲冲的拿着蛋糕去宫中给陈太后和李太后献宝。

宫中对饮食的检验是很严格的,按理说别人送礼一般都不会送食物类型。不过朱老二不一样,由专人检测过后便呈给宫中贵人。

“镠儿,你这糕点香甜软糯,甚是合我老婆子的胃口。”正好来慈宁宫打牌的郭太妃尝过,是爱不释口。

“娘娘,您要是喜欢吃,孤让人天天给娘娘送来。”朱老二在长辈面前都是表现的乖巧懂事的模样。

大家开心的聊了几句,都在夸朱老二贴心。

吃了几口,郭太妃放下刀叉,心事重重的问朱老二:“镠儿,那个薪源号股票销售情况怎么样?”

郭太妃娘家不顶事,时不时还要她帮衬,她现在手上有三千股,按理可以换成一万五千两,这可不是小数目。

这段时间,为了凑齐顺风商号的投资,加上春节拿了些钱财回娘家,最近很是捉襟见肘。要不是陈太后和李太后看不过去,私下里赏赐了些,不然他这个春节都是难捱。所以郭太妃是最关心这个派股的事情。

“回娘娘的话,今日是售股的第四天,现已卖出十六万股有余了,如果不出意外,明后天就能提前完成销售。”

郭太妃心里算了算,乖乖,这不是有八十万两银子了。要知道经过张居正那边些年的励精图治,国库的存银也不过二百万两。

(史书记载:万历十年(1582年),随着清丈田亩工作的完成和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这时太仆寺存银多达四百万两,加上太仓存银,总数约达七八百万两。此时,一条鞭法还未正式实行,书中估摸着一个数据,如有不准确之处,敬请指正。)

宫中贵人多少有些薪源号的股票,都很关心,还是李太后问了,“镠儿,哀家听冯保说起,你们要核销十万股,是怎么个流程?”

李太后的问话让大家伸长了脖子准备倾听,连在旁边有些股份的李莲青和安德鲁都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回禀母后,咱们的薪源号原本有三十一万股有余,这次增发二十万股,其中以五两一股的价格回购十万股进行核销,总股本控制在四十万股左右。回购那部分,原则上是按购买原始股票的先后顺序。”

郭太妃听完,心里也放下一块大石头,自已的股票算是第一次派发的,在优先回购的范围,就是还在纠结是不是要回购。

“镠儿,你帮老婆子参详一番,我手上那些股票要不要回购啊?”郭太妃忍不住插嘴问道,她实在是不放心。

其他贵人会心的笑笑,多年姐妹,大家都知道郭太妃的情况,听说上次为了筹集一些资金投资顺风商号,她甚至典当了首饰头面。这次要能回购,一下子就有一万五千两银子收益,以后想必不会如此窘迫。

“回太妃娘娘的话,这个嘛,孤也不好多说。按理说,卖掉了把银子留在手上,心里也畅快。可要是股票留在手上,每年有些出息,积少成多,预计是六七年能回本,娘娘的三千股,预计每年有二千两的出息。而且这种好项目可遇不可求,后面要想买回股票,孤估计这个股票价值还得涨。”

朱老二当然不希望宫中贵人都把手中股票卖掉,那样会打击市场信心的。那些韭菜,不是,那些股民一看,怎么宫里贵人都卖掉手里的股票,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心中会担忧。

被朱老二一忽悠,郭太妃更加纠结了,听他这么说,一年二千两的出息也是不错。而且那么多银子在手上,说不定娘家的人三天两头进宫来哭穷,也是为难。

郭太妃还是不放心,又问朱老二,“镠儿,你会卖股票吗?”

“孤当然是不肯卖的,可是年后要组建一只探险船队,手头上不趁手,可能会卖掉二万股,凑集些资金。”

李太后一开始都是在老神在在的听着,听到朱老二一下子要砸出去十万两,就为了组织劳什子环球探险,气不打一处来。对朱老二是恨铁不成钢,你要花个万把两就算了,可这么挥霍无度的,再多的钱财也禁不住的。

于是,李太后忍不住申饬道:“尽是胡闹,就为了一局赌斗,要花那么多银两。一点不知道节俭,以后要是成婚、就藩后,再大的家业也被你败光了!”

朱老二被骂的突然,委屈的说:“母后,儿臣可不是胡闹。儿臣是听唐先生说,他说佛郎机人告诉他,海外还有作物名为玉米、土豆等,产量不输于甘薯,甚至口感更佳。儿臣是想,如果能引种回来,那我们大明百姓今后必然衣食无忧。若能如此,皇兄治下必然是远迈汉唐的盛世,那花费些银两不过小事。”

李太后听了,脸色才稍好些,轻声说:“盛世,岂有如此容易啊。”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