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坐谈信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坐谈信仰

 

正月十六,正是薪源号增发股票开售的日子,一早,朱老二就打算去大栅栏的薪源号总部坐镇。

此次,共设立了十处股票销售点,大德兴等京城四家最大的票号各网点均有代售,而且还委派了专员前往各部衙门现场兜售。加之前期预热,此次发售可谓声势浩大。

不过,没等朱老二出来,突然接到门子的通报,全真教无尘子道长持帖求见。

朱老二记得上元节前去参加真武灵明显佑宫庙会的时候,与无尘子有过一面之缘,当时相谈甚欢,却因急着陪沈青、黄雅静等人参加庙会,只能草草结束,当时便邀约无尘子上元节过后到府一叙。没想到他这么急着,上元节一过就登门拜访了。

今天要去大栅栏倒也没什么要紧事,这次发售时间计划是十天,第一天也没什么那么快出结果,只是朱老二不放心罢了。

“去请无尘子道长到书房稍坐,孤换身衣裳便过去。”既然无尘子找上门来,朱老二索性先见一见他。

古代礼仪繁琐,贵族在不同场合要求的穿戴衣服也不相同。比如说红楼梦中,经常会出现宝玉换衣服的情节,就是因为他在外地服饰和在家的服饰,会客时候的服饰都是不一样的。

穿的太正式了显得拘束,穿的随意就失了尊重,客人光衣物上就能看出主人的态度。

换好一身居家会客衣物的朱老二在书房见到了无尘子。

“道长不嫌,莅临寒舍,小王荣幸至极啊。”朱老二看到无尘子端坐着,嘴角带着微笑,细细品茗,一副世外高人的形象。

无尘子见到朱老二到来,赶紧起身迎接,“小道唐突,还望殿下海涵。”

两人分宾主坐定,朱老二不学无术,自然没办法和无尘子讨论艰深晦涩的道家典籍,两人聊起各地风土人情,海外见闻,倒有惺惺相惜之感。

“道长,你可知天下教派有何数?”朱老二有意把话题往教派方向引。

“回殿下,在我中土大明,有儒、释、道三大教派,还有回教、景教等等诸多教派。”

“说起教派,倒是想起唐先生与孤聊起海外诸教。”自从沈榜担任王府长史,忙于庶务,李太后便把唐恒岳指派给朱老二担任教授。

唐恒岳最近在京城声名鹤起,隐隐有一代大儒风范,很是春风得意。可他什么成色朱老二是清楚的,所以唐恒岳也不敢对朱老二指手画脚。隔日来王府说是教授,朱老二得空就陪着闲坐聊天,要是没空那就来点个卯。唐恒岳心知自已不过银枪蜡枪头,能有今日得亏殿下提携,自然不敢有怨言。

朱老二把唐恒岳当成挡箭牌,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往他身上挂名,别的人不知底细,对唐先生倒是敬佩有加。

无尘子点点头,“愿闻其详。”

“咱们先说一说这个回教,回教也称大食教,是现今阿拉伯地区的国教,回教有唯一真神安拉,祂在人间的先知为穆罕默德。在华夏洲西部、中部、天竺、南洋以及西域皆有传承,甚至泰西洲东南部,昆仑洲北部也有部分信仰。在我大明泉州一带也有回教教堂。”

无尘子听闻,有些惊讶,“敢问殿下,那回教为何传道如此广袤?”

“道长稍候,待孤逐一将诸多教派讲完,再与道长讲述缘由。”

无尘子点点头,不再言语,刚才心中震撼,贸然插话显得失礼了。

“咱们再来说说这个景教,这个教派也是唯一真神名曰上帝,祂于人间圣子耶稣。景教在泰西洲诸国传教,随着佛郎机人出海殖民殷商洲,已经有往其他洲发展的迹象。他们的传教士极其狂热,毕生致力于传播教义。道长可知现今京城亦有景教教堂。”

“当然,还有一些教派,比如一赐乐业人的犹太教,天竺的印度教等等,也是历史悠久信众繁多的教派。”

一口气说了许多,朱老二停下来喝些茶,也让无尘子消化一下。

其实无尘子对这些并非没有研究,甚至出于竞争对手的关系,他的理解比朱老二更深。但是他知道贵人不会无缘无故说起这些,只是他还猜不出朱老二的意图。

看到无尘子老神在在的表情,朱老二也不愿意兜圈子了,“道长,想必你还在疑虑,为何孤要与你说这些?”

“想必殿下不会无的放矢,贫道洗耳恭听。”无尘子把姿态放低,作出一副受教的模样。

“刚才道长问小王,为何这些教派能够传播如此之广阔?甚至孤可以和道长说,这些教派不但传播深远,在其信仰之地亦可以掌控朝廷,甚至政教合一,世俗的皇帝和国王,需要得到教宗认可。相比之下,道长的道教倒显得过于与世无争了。”朱老二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哪怕是无尘子,也没有了刚才风轻云淡的表情,惊恐地四下张望。可是书房中只有他和朱老二两人,四周都被侍卫遮蔽,也不怕朱老二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传出去。

“殿下甚言,敝教所传,不过修身以图心静,渡人是为济世,万万没有掌控朝局之念,更不敢觊觎大宝。还请殿下收回刚才无心之言。”无尘子急忙摆手解释,他害怕朱老二是朝堂派来试探全真教派心意。

朱老二举着茶杯,好整以暇的看着无尘子。却没有相逼过甚,现在两人交浅言深,还真怕他胆子小跑去万历面前要去自证清白,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道长莫急,孤可不是要指责贵派。只是好奇,为何百姓对道教的信仰,可谓之信可,不信亦可,拜神仙可,拜佛陀亦可。而其他教派,狂热的传教士用坚船利炮,坑蒙拐骗,却要逼着别人入其门。更有甚者,不入其门,皆为异教徒,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不惜杀其人毁其宗庙。”

无尘子见朱老二似乎就是好奇,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在他的内心,何尝没有过言出法随,号令寰宇的非分之想,可惜从五斗米教开始,到历朝历代的灭佛之举,让他明白什么东西敢做,什么不敢碰。

“回殿下,吾等全真派,以功行并重,清净恬淡,无私寡欲。功指内修的功夫,行指济世利人的德行。所谓“有功无行,道果难成;功行两全,是谓真人。”无尘子不敢接话了,只好往玄学上扯去。

全真道亦称“全真教”“全真派”,现为道教显学,与正一派南北呼应,为道教两大流派。

全真派的创始人王嚞,号重阳子,即王重阳。金世宗大定七年,王重阳到山东传道,以全性返真为宗旨,名其讲道处曰“全真庵”,入道者为“全真道士”。

全真派提倡三教合一,王重阳本出儒门,继读佛教《波若心经》而有彻悟,甘河遇仙,授以秘诀之后,乃出家修道,提出三教圆融的思想。该派不尚符箓,不妄谈神仙长生,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的内丹修炼。

其实朱老二也是无奈,眼下名下产业日盛,想必有不少人觊觎,自已必须早作打算。再过些年,大明山崩,异族入侵,千里汉地沦为炼狱,出海求得一线生机是必不可少的。

可出海要船啊,要枪炮啊,还要人啊,不然贸然出海,就是别人砧板上的肉。自已又没有金手指,更没有系统可以兑换歼二十,不攒点家底哪里行。所以现在不停的发展,就是为了赚钱。

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出海以后,与祖地断绝,在莽荒之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披荆斩棘,生死无依,与洋人相争,和土著共存。若没有一个信仰,没有一处寄托,过了几代人,就变成黄皮白心的异类了,那自已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朱老二与无尘子相谈,就是想把全真派改良为一个具有排他性的宗派,为日后殖民南洋早作打算。或者,由无尘子自创教义,他们既可以融合儒释道,再融合回景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有一个根源华夏传统,却更具有黏合度、排他性、狂热的宗派,无疑让日后更加如虎添翼。

朱老二耐着性子和无尘子闲聊,也在相互试探。无尘子会在正月十六就登门造访,肯定也不是甘于平庸之辈,可是交浅言深,还没有充分磨合就把心思和盘托出,并不是明智之举,两人就等合适的时间捅破那层窗户纸。

王宅书房,两人各怀心思,却是越聊越投机。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1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