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孟叙年的人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 孟叙年的人情

 

孟叙年回去后,家里的日子似乎也没变化多少。

最明显的变化,可能就是林月梨了。

她跟孟家人说自己和林家已经断了,以后林家再来,就当他们不存在。

孟奶奶还有牛桂娟看着林月梨,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林月梨摆摆手道:“奶奶,妈,你们俩想问什么就问吧。”

她坦然大方的模样,和前几天面对孟叙年时,畏畏缩缩的样子,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不怪林月梨,实在是待在孟叙年那么有压迫感的人身边,她很难不紧张的。

孟奶奶想了想,还是出声问了句:“梨梨啊,本来是你家的事儿,奶奶不该多说的……”

“那家里除了你后妈,不是有你爸爸吗?”

他们也希望林月梨能多个人疼爱,再者,要是王金翠到处乱说,到时候不利的,只怕是林月梨。

牛桂娟在一旁点点头,一脸的赞同。

林月梨摆弄着手里的瓜子和花生,笑了下:“其实就是我爸让我断的。”

想起林大川,林月梨的心里也有点儿不舍得。

但转念一想,林大川这么做,也是为了林月梨。

王金翠,林月娇还有林立军他们三个就是个无底洞。

多少钱都填不满的。

他们尝到了甜头,更不会放过林月梨了。

断了也好,断了还干净呢。

想到这里,林月梨又补充了句:“我爸说,以后想我了,就来看我。”

“他只有那么做,我才能有安稳日子。”

听林月梨这么讲,孟奶奶和牛桂娟叹了口气。

话虽如此,但总觉得心里不咋舒服,再怎么说,那也是亲爹。

“好了,奶奶,妈,你们帮我想想,我这花生瓜子,这样卖行不行?”

林月梨拿出自己事先用报纸包好的,给孟奶奶和牛桂娟看。

她想过了,这种散卖的虽然好,但是每次称重再收钱,还是太麻烦。

不如就用这样的小包装,定好价,方便携带,也方便收账。

最重要的是,要是刀疤再来闹事,也不会散落一地不好找了。

林月梨还想着,明天她去红星镇的时候,再去好好的转一圈。

看清楚去哪里卖会比较好。

想在八零年代发家致富,第一桶金,真的很重要。

孟奶奶戴着老花镜,看着报纸包,边缘被林月梨用糨糊仔细粘过,边角还剪出了波浪形的装饰。

“梨梨,这包是好看,可报纸上的油墨会不会沾到花生上?”

牛桂娟在一旁也凑过来,手指点着包装上印着的旧新闻。

“要不换草纸包?供销社那边能批到。”

林月梨眼睛一亮,立刻从藤椅上站起来:“妈你提醒我了!镇上百货商店有印着碎花的油纸,包点心用的,我明天就去问问!”

她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凑近两人。

“我还琢磨着,要是能在包装纸上印上咱们家的名号,别人一眼就能记住!”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等她赚到钱,能盘到铺子,再说这事儿。

第二天清晨,林月梨从邻居那借了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车后座绑着几个装满样品的铁皮箱,叮叮当当地往红星镇赶。

镇口的农贸市场已经热闹起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她刚支起摊子,就被市场管理员拦住了。

“姑娘,这摊位早被人占了。”

中年男人敲了敲她的铁皮箱。

“要么交五块钱临时摊位费,要么赶紧挪地儿。”

林月梨攥着口袋里皱巴巴的纸币,正犹豫时,身后突然传来爽朗的笑声:“老周,给我个面子,这丫头是我亲戚!”

转头望去,是个烫着卷发、穿着喇叭裤的年轻女人,耳垂上的银耳环随着动作晃出细碎的光。

管理员见状,笑着拍了下女人肩膀:“原来是张老板的人,那行,记得别挡着道!”

等管理员离开,林月梨赶忙上前道谢。

女人自我介绍叫张红梅,在镇东头开着一家副食店。

“瞅你脸生,刚来的?”

说着她拿起一包花生,撕开包装尝了一颗:“手艺不错啊。”

“有没有兴趣给我供货?我店里正好缺这种特色炒货。”

林月梨心跳陡然加快,表面却强装镇定:“张姐,我这都是小打小闹,怕供不上货。”

张红梅摆摆手,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别谦虚了,我看你脑子活,这样,明天来我店里详谈,咱们商量个长期合作。”

留下名片后,张红梅就走了,林月梨一脸懵逼的看着这名片。

等张红梅走远,一直看着这边的老周忙凑上去。

“姐,你干嘛这么帮一个丫头片子?”

张红梅甩了甩手里的花生,微微挑眉。

“就凭她男人帮过我男人。”

一听这话,老周咽了咽口水,不敢再说什么。

张红梅的男人在部队很有名的,没想到这丫头片子的男人这么厉害?

看来以后他可不能再去找人家麻烦了。

张红梅唇角勾着笑,看着管理员老周。

其实她也没想到,孟叙年会找到她。

之前他就托她多照顾他们一家,但这次,他特意说要照顾林月梨的。

“我妻子是一个很好的人,只是性格有些直率,麻烦了。”

想起孟叙年的话,张红梅更想笑。

他们家老李和孟叙年是老战友了,可巧就在一个地方。

之前实操,要不是孟叙年,老李如今可就是个瘸子了。

救命之恩,以命相还都不为过。

更何况孟叙年只是说让她帮忙多照应家里人。

张红梅看林月梨那模样,利索中透着点精明,来了兴趣。

况且林月梨手艺也的确不错。

能帮一把是一把。

傍晚收摊时,林月梨的样品几乎卖光了。

大家对这种小包装的东西,接受度很高,因为方便携带,有许多都是打包了好多的。

东西卖完,林月梨就打算去供销社看看。

这会儿距离供销社关门还有半个小时,她将自行车停好,刚要进去,就被店员赶出来了。

“要下班了啊,明天再来吧。”

店员一脸不耐烦的把林月梨往外推。

林月梨抬头看看墙上的时钟道:“同志,这不是还有半个小时吗?”

一听这话,那店员冷笑一声:“什么半个小时?我们难道不需要收拾吗?”


    (http://www.quwenw.com/book/AHJCFF-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