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烈日,炙烤着宏远科技那高耸入云、反射着刺目光芒的玻璃幕墙。方哲站在楼下,手中那份印着烫金Logo的Offer仿佛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他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混合着汽车尾气和城市蒸腾的热浪,胸腔里那颗心却像刚出笼的鸟儿,扑棱棱地撞着肋骨,带着初入职场的忐忑,更满载着沉甸甸的憧憬。
名牌大学计算机系的优秀毕业生,ACM竞赛区域赛的金牌得主,还有那腔在实验室无数个通宵里反复淬炼、坚信技术能改变世界的热血——这就是他踏入这片钢铁森林的全部行囊。入职培训的大礼堂,空调冷气开得很足,却压不住HR总监那抑扬顿挫、极具煽动力的演讲带来的燥热。
“创新!公平!协作!”总监挥舞着手臂,这三个词像烙印一样刻进方哲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他记得无比认真,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里,仿佛能听到未来齿轮咬合的铿锵。宏远,这家在业界声名赫赫的科技巨头,在他眼中成了理想国度的入口,一个能让他将那些天马行空的代码落地为改变世界力量的应许之地。
他被分配到了云计算事业部的“星火”项目组。组长张海涛,三十多岁,微胖,笑容如同晒饱了阳光的麦子,温暖又。他热情地拍着方哲的肩膀,力道恰到好处:“小方!高材生!ACM金牌?了不起!我们‘星火’就缺你这种有冲劲、有想法的年轻人!好好干,前途无量!” 那笑容和话语,像温热的蜂蜜水,瞬间融化了方哲心头最后一丝初来乍到的拘谨。
头几天,方哲像一块久旱的海绵,疯狂汲取着一切。他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项目资料、公司流程、部门架构图……他恨不得一股脑儿塞进脑子里。连帮同事复印文件、泡咖啡、整理数据这些琐事,他也做得一丝不苟,反复核对,仿佛每一件小事都是通向未来的基石。他笃信,在这个看似冰冷的钢铁森林里,努力和实力,是唯一被认可的通行证。
张海涛似乎很欣赏他的勤勉。路过他工位时,总会停下来,拍拍他的肩膀,笑容可掬:“小方,不错!年轻人就该这样!有这股劲儿,在宏远肯定能闯出来!” 每一次拍肩,每一次肯定,都像给方哲这辆刚启动的引擎注入一剂强效燃油。
很快,一个裹着棘刺的“机会”砸了下来。项目组接到一个极其紧急的需求:一个关键接口的性能优化,必须在三天内完成!老员工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抱怨:“开什么玩笑?三天?这接口底子就不好,三天连摸清都难!”“风险太大了,搞砸了谁背锅?”
空气凝滞,压力像无形的巨石悬在每个人头顶。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方哲的心头一热。那个接口的底层逻辑,他最近恰好深入研究过,脑海中己有几个优化思路在盘旋。一股证明自己价值的冲动涌了上来。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会议室:“组长,这个模块的底层我最近研究得比较透,让我试试吧?”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有惊讶,有审视,也有不易察觉的……等着看笑话的意味。张海涛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光,随即堆起更满的笑容,甚至带着几分“激赏”:“好!好!年轻人就该有这种担当!小方,放手去干!这正是证明你价值的好机会!团队是你坚强的后盾!”
接下来的三天,方哲像一颗钉子,把自己牢牢钉在了工位上。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更迭,对他而言只是屏幕上代码滚动的背景光。他查阅了海量资料,尝试了数种算法优化方案,反复测试、推翻、重来。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脸;饿了,就啃几口冷掉的面包。屏幕的光映着他熬得通红的双眼,键盘的敲击声成了唯一的背景音。终于,在截止时间如同铡刀般落下的前一刻,他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成果:性能飙升40%,代码结构清晰如洗,注释详尽,文档完备得像一本技术教科书。看着屏幕上代表着“完成”的绿色提示,方哲长长舒了一口气,身体疲惫得几乎虚脱,但心底涌起的巨大满足感却像暖流冲刷着西肢百骸。他仿佛看到,通往理想的第一块砖,己被自己亲手铺下。
(http://www.quwenw.com/book/AFA0IJ-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