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切顺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一切顺利

 

第二天,齐志远向黄老板提出了新方案:先提五十台现货应急,剩余一百五十台等批文下来再提货,价格维持原议。

"你小子有门路?"黄老板将信将疑。

"试试看吧。"齐志远没有多说,付了五十台的钱,把货拉回店里。

接下来的几天,他几乎住在了深大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编写《电子计算器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报告和《中文操作手册》初稿。张副教授帮他润色文字,李文博则指导填写申报材料。

与此同时,第一批拆迁补偿款两万元到账了。齐志远和大伯正式注册了"远方电子商行",租了间小办公室,安装了电话——在1986年,私人电话还是奢侈品。

"咱们真成老板了!"大伯摸着崭新的营业执照,手有些发抖。

"才刚开始呢。"齐志远笑着拍拍老人的肩。

一周后,好消息传来:项目入选了特区"新技术推广计划",获得了一年期的税收减免和进口额度。凭着批文,齐志远顺利提回了剩余的计算器,还以优惠价格追加了一百台订单。

"厉害啊!"黄老板竖起大拇指,"以后有这种门路,咱们可以长期合作。"

有了政策支持,远方电子的计算器生意迅速打开局面。齐志远将产品分为三个档次:基础版(只加中文标签)卖六十元,标准版(带中文手册)卖八十元,豪华版(附加统计功能)卖一百二十元。主要客户是机关事业单位和高校,通过李文博的关系,很快拿到了几个大单。

八月中旬,公司账户上己经有了三万多元利润。齐志远没有急着分红,而是投入两万元订购了一批电子表元器件,准备尝试组装生产。

"咱们自己做?"大伯有些担心,"没技术啊。"

"请技术。"齐志远胸有成竹。通过黄老板介绍,他高薪聘请了一位香港电子厂的退休工程师,周末来深圳指导生产。

第一批"远方牌"电子表虽然做工粗糙,但价格只有进口货的一半,很快被抢购一空。齐志远趁热打铁,注册了商标,开始小批量生产。

生意走上正轨后,齐志远终于有时间给林晓芸打电话了。深圳长途电话局排着长队,等了两个小时才轮到他。

"喂?"电话那头传来林晓芸柔软的声音,让齐志远心头一热。

"晓芸,是我。"

"志远!"林晓芸的声音立刻明亮起来,"你还好吗?怎么这么久才打电话?"

"一首在忙公司的事。"齐志远简短地解释了近况,隐去了其中的困难和风险,"你呢?杭州热吗?"

"热死了,天天38度。"林晓芸抱怨道,但语气是欢快的,"我写了篇散文,被《西湖》杂志录用了!"

"真的?太棒了!"齐志远由衷地为她高兴。前世林晓芸的文学梦被家庭琐事和他的事业危机一点点磨灭,这一世绝不会重蹈覆辙。

通话时间有限,他们匆匆交换了近况和思念,约定继续通信。挂断电话后,齐志远站在电话局门口,望着深圳湛蓝的天空,第一次感到了一丝乡愁。

八月底,公司迎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李文博的介绍,齐志远结识了深圳电子工业园区的负责人。园区正在招商,提供标准厂房和税收"三免两减半"的优惠(即前三年免税,后两年减半)。

"你们有实际生产,又挂靠深大,完全符合入园条件。"负责人热情地说,"要不要来看看?"

工业园区位于福田,虽然当时还很荒凉,但齐志远知道这里未来将成为深圳的核心商务区。他当场决定租下一间两百平的厂房,准备将组装业务从店铺后院搬出来。

"大伯,咱们得招工了。"回程的公交车上,齐志远兴奋地说,"先招十个女工,培训她们组装电子表。"

"这...这么快?"大伯有些跟不上了,"小齐啊,摊子是不是铺太大了?"

"机会不等人。"齐志远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工地,"深圳每天都在变,咱们得跑在前面。"

九月初,远方电子正式入驻工业园。开业当天,张副教授、李文博和黄老板都来捧场。齐志远在厂房门口挂上铜牌,放了一挂鞭炮,算是简单开业。

同一天,他收到了林晓芸的来信,里面夹着一张照片:她站在西湖断桥上,穿着那件淡绿色连衣裙,笑容比阳光还灿烂。信中说,她父亲受邀参加十月的广交会,可能会顺道来深圳看看。

"太好了!"齐志远高兴地跳起来。林教授的到来是个重要机会——如果能获得未来岳父的认可,无论是感情还是事业都将更顺利。


    (http://www.quwenw.com/book/AFA0IC-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