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的脚步像揣着计时器的信使,一步一响地踏进校园。刚出完黑板报的教室还没来得及褪去粉笔灰的味道,就被更浓的“卷”味笼罩——早读课的背书声比平时高了三个调,课间走廊再也听不到追逐打闹的动静,连去小卖部买零食的人都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抱着习题册往办公室冲的身影。
苏梦瑶的错题本又厚了半寸。晚自习时,她趴在桌上,对着一道物理大题唉声叹气。题目是关于传送带和摩擦力的综合应用,受力分析图改了又改,还是理不清头绪,笔尖在草稿纸上戳出好几个小洞。
“又卡住了?” 后桌的声音带着点笑意,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
苏梦瑶吓了一跳,手里的笔差点掉在地上。她回头,撞进江北带着笑意的眼睛里。他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手肘撑在她的椅背上,目光落在她的错题本上。
“这道题……”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把本子往他那边推了推,“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总搞反,还有那个相对运动趋势,完全弄不懂。”
江北拿起她的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单的传送带模型。他的手指很长,骨节分明,握着她那支粉色的笔,有种奇妙的反差感。
“你看,”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两人能听见,“传送带顺时针转,物体刚放上去时,速度比传送带慢,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所以摩擦力向右,是动力。当物体速度和传送带一致时,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为零。”
笔尖在纸上滑动,画出清晰的箭头,每一个力的方向都标得明明白白。他讲题时语速不快,却总能抓住最关键的点,那些她纠结了半节课的“难点”,被他三言两语拆解得清清楚楚。
“原来如此……” 苏梦瑶恍然大悟,看着他画的受力图,忽然觉得那些弯弯绕绕的力,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这里,” 江北的笔尖落在她之前画错的地方,“相对运动趋势要看‘物体想往哪动’,不是传送带往哪动。打个比方,你站在向前开的公交车上,刹车时你想往前倾,摩擦力就会往后拉你,一个道理。”
他举的例子简单又形象,苏梦瑶忍不住笑了:“你怎么什么都能联想到生活里?”
“因为物理本就来自生活。” 他把笔还给她,目光在她的错题本上顿了顿——本子上密密麻麻的错题旁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着分析,红笔标易错点,蓝笔写解题思路,比课本还工整。
“你这错题本快成教科书了。” 他打趣道。
“夏老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苏梦瑶摸着本子边缘,有点不好意思,“就是效率太低了,一道题要折腾半天。”
江北没说话,只是从自己的书包里抽出一个活页本,递给她。本子里不是习题,而是按题型整理好的“解题模板”——从数学的函数求最值,到物理的天体运动公式,再到化学的离子反应规律,每一页都写得简洁明了,关键步骤旁还画着小小的示意图,比如用“小人爬坡”比喻动能势能转化,用“水流分支”解释并联电路。
“这是……” 苏梦瑶惊讶地睁大眼睛。
“平时整理的,” 江北语气随意,“你看看有没有用,不用还我。”
活页本的纸页带着淡淡的松木香味,字迹利落干净,比教辅书还好用。苏梦瑶翻到物理传送带那一页,上面赫然写着“三步搞定传送带问题:1. 判状态(静止/匀速/加速);2. 找摩擦(动摩擦/静摩擦,方向看相对运动);3. 列方程(牛顿定律/能量守恒二选一)”,下面还附了两个典型例题,正是她刚才卡壳的类型。
“江北,这太珍贵了……” 她抬头看他,眼里满是感激。
“放你那儿更有用。” 他靠回自己的椅子,重新拿起书,“赶紧看,晚自习快结束了。”
苏梦瑶抱着活页本,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她快速把传送带的解题步骤抄到自己的错题本上,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很轻,却像在心里敲出温柔的鼓点。
后桌的呼吸声很平稳,偶尔有书页翻动的轻响。苏梦瑶偷偷回头看了一眼,江北正低头看书,灯光落在他的侧脸上,睫毛投下一小片阴影,安静得像幅画。
她忽然想起运动会时,他冲过3000米终点线时的样子;想起他帮她擦掉鼻尖粉笔灰的指尖;想起火锅店里,他把烫好的牛肉夹进她碗里的动作……这些细碎的瞬间像散落在时光里的珍珠,被此刻的温暖串成了线。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时,苏梦瑶才发现自己的错题本又多了好几页笔记。她把活页本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抬头对江北说:“谢谢你的笔记,我会好好用的。”
“嗯。” 他收拾着东西,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天早上我带点咖啡,你要不要?”
“不用啦,我喝牛奶就行。” 她笑了笑,“喝了咖啡我晚上会睡不着。”
“那我带热牛奶。” 他说得自然,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走出教学楼时,夜风格外凉。江北推着自行车走在她身边,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苏梦瑶抱着书包,里面装着他的活页本,感觉沉甸甸的,却又暖融融的。
“月考加油。” 快到小区门口时,江北忽然说。
“你也是。” 苏梦瑶抬头看他,路灯的光在他眼里跳动,像揉碎的星星,“不过对你来说,考满分应该很容易吧?”
“不容易。” 他停下脚步,看着她,眼神认真,“要保证每道题都对,得很小心才行。”
苏梦瑶被他逗笑,心里的紧张感忽然散了。她知道,不管月考有多难,只要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好像再棘手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回到家,苏梦瑶把江北的活页本摊在书桌上,台灯的光洒在纸页上,把那些工整的字迹照得清清楚楚。她拿起笔,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写下:“传送带问题——参照江北的‘三步法’”,笔尖落下时,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
窗外的月光爬上书桌,落在错题本的封面上,像给这个被习题填满的夜晚,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
(http://www.quwenw.com/book/AEBDAC-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