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铁臂安澜与“金手指”的归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铁臂安澜与“金手指”的归鞘

 

主井绞车工业性试验的首次重载提升,如同惊雷炸响后的第一缕阳光,短暂驱散了笼罩在井口的紧张阴霾。但那声尖锐的误报警报,却像一根细小的芒刺,扎在陈强心头。欢呼声尚未散去,他己带着技术员一头扎进卷扬机房隔壁的临时监控室。

“导向轮传感器数据调出来!所有冲击瞬间的波形记录,放大!”陈强指着监控屏幕,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油污和汗水混合在他专注的脸上,臂膀上的红袖标在昏暗的室内灯光下,像一团不熄的火焰。

“强哥,是瞬时冲击干扰,煤块砸在导向轮护罩上的震动被捕捉到了…”技术员解释。

“捕捉到了没错,但判断逻辑不够‘聪明’!”陈强打断他,手指在简易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复杂的算法流程图,“不能一有风吹草动就‘嗷嗷叫’!得学会分辨是‘真狼’还是‘羊蹄子’!把冲击波形特征库建立起来,增加一个延时判断和二次验证环节!阈值重新标定!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让它‘喘口气’,看清楚再‘吹哨’!”

小小的监控室里,争论声、键盘敲击声、图纸翻动声不绝于耳。陈强像一位在数据洪流中搏击的舵手,精准地调整着“哨子”的灵敏度。井口,满载的罐笼再次沉入幽深的井筒,进行第二次重载提升。所有人的心再次悬起。当导向轮附近再次监测到轻微震动时,监控屏幕上的数据曲线只是微微波动了一下,预设的延时窗口静静流逝,没有触发警报!罐笼运行平稳如初!

“成了!”技术员兴奋地低呼。

陈强紧绷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但眼神依旧锐利:“继续!提升、下放、满载、空载…所有工况,给我轮番上阵!把这‘哨子’的脾气,给我彻底摸透!”

家属区,“安全积分榜”前的人流渐渐散去,但榜上跳动的数字带来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矿区的日常。

张嫂风风火火地冲进工会办公室,手里攥着个小本子:“吴老师!快!给我记上!西区老王家那小子,今天下井主动检查了自己工作面的支柱,发现一根有点‘松劲’(初撑力不足),及时报告加固了!按新规,这得给他家加3分!”

吴老师笑着接过本子,仔细核对后,拿起红笔在公示榜“王桂兰”的名字后面添上一个“+3”。“张嫂,你这‘情报’工作,越来越精准了!”

“那是!”张嫂得意地一扬头,瞥见榜上自己遥遥领先的积分,眼睛笑成了缝,“咱这‘哨子’不光吹得响,还能换暖瓶呢!回头我就去兑一个!”

王姐则带着几个协管员,敲开了新搬来的一户矿工家门。女主人有些拘谨地站在门口。

“大妹子,别紧张!”王姐笑容温和,递上一本崭新的《安全明白手册》和一枚鲜红的“安全协管员”袖标,“咱们矿上,讲究‘家矿平安’。这本册子,是咱们姐妹自己编的‘安全经’,你抽空看看。这袖标啊,是邀请你加入咱们协管队!平时串门聊聊天,把安全的事儿挂在嘴边,发现啥不对劲的苗头,及时吱声。干得好,不光心里踏实,还能挣积分换东西呢!”

女主人看着那本画着有趣图画的册子和鲜亮的袖标,听着王姐朴实的话语,眼中的拘谨渐渐化开,露出了笑容:“哎!王姐,我…我能行吗?”

“咋不行?咱们姐妹,心齐着呢!”王姐笑着把袖标塞到她手里。

安全的种子,在“积分”的浇灌和邻里的温情中,悄然破土,向着矿区的每一个角落蔓延。那面鲜红的公示榜,不再仅仅是数字的罗列,而成了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认同,一种融入生活的安全文化。

主井口,时间在一次次平稳的提升与下放中流逝。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巨大的井架。当最后一趟满载矿石的罐笼稳稳停靠在井口卸载位置,卷扬机发出低沉的、宣告任务完成的嗡鸣时,整个试验区域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比第一次成功时更加热烈、更加持久的欢呼和掌声!

成功了!工业性试验圆满成功!

历经数次重载、空载、不同速度工况的严苛考验,陈强主导的安全监控系统如同最忠诚的卫士,精准地捕捉到预设的模拟故障(后期人为加入的),发出尖锐及时的警报,并触发保护动作;而对于正常的运行干扰,则展现出优化后的“智慧”,不再误报!这套融合了“洋技术”与“土智慧”、建立在“淬火筋骨”之上的“智能哨兵”,用无可辩驳的表现,征服了所有见证者!

矿长激动地握住陈强的手,用力摇晃:“陈强!好!太好了!这‘哨子’,吹得准,吹得稳!给咱们矿山,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一副‘钢筋铁骨’!”

马副矿长也走上前,脸上带着由衷的赞许,用力拍了拍陈强的肩膀:“陈强同志!干得漂亮!这步棋,咱们走对了!”

刘副科长和工友们更是围了上来,激动地拍打着陈强的肩膀后背。赵铁柱师傅依旧站在稍远处,但这一次,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清晰地绽开了一个近乎灿烂的笑容,像冬日里化冻的冰河。他远远地对着陈强,用力点了点头,然后,默默地转过身,背着手,一步一步,缓缓地离开了喧嚣的井口,佝偻的背影融入了矿区渐浓的暮色里。

当晚,矿食堂破例加餐,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庆功宴的气氛热烈得如同井下的掌子面放炮。

红烧肉管够,白面馒头堆成了小山,甚至每桌还破例分到了一瓶老白干。工友们举着搪瓷缸子,高声谈笑,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陈强被众人簇拥在中间,成了绝对的主角。敬酒的人络绎不绝,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强子!这杯敬你!给咱们矿装上了‘保命符’!”

“陈组长!以后开绞车,心里可踏实多了!”

“这‘哨子’一响,黄金万两啊!哈哈!”

陈强端着酒杯,脸上带着笑容,回应着大家的热情。但喧嚣之中,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门口。赵师傅…他没来。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和牵挂,悄然爬上心头。

就在这时,食堂大门被推开,李秀兰抱着陈宁,牵着陈安走了进来。她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臂上戴着那枚鲜红的“安全协管员”袖标。喧闹的食堂瞬间安静了几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同样从首都载誉归来的“半边天”代表身上。

“嫂子来了!”

“秀兰!快坐!”

“看看咱们的小福星宁儿!”

李秀兰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径首走到陈强身边。陈强立刻接过她怀里的陈宁。小家伙似乎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地笑着。李秀兰则拿起陈强的酒杯,对着满堂的工友和领导,朗声说道:

“各位兄弟,各位领导!强子他们给井下的‘铁疙瘩’装上了‘火眼金睛’,咱们家属也不能落后!这杯酒,我替强子敬大家!敬咱们井下的‘顶梁柱’平平安安!也敬咱们自己,把家里的‘安全哨子’,吹得更响,让咱们的爷们儿,下井有劲头,回家有奔头!”

她的话,朴实真挚,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共鸣!

“说得好!嫂子!”

“敬嫂子!敬咱们的‘半边天’!”

“干杯!”

食堂里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和碰杯声!气氛达到了顶点。

然而,就在这庆功宴最酣畅的时刻,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食堂门口。

是赵铁柱师傅。他没进来,只是站在门口昏黄的灯光下,佝偻着腰,静静地望着里面喧嚣的人群,望着被簇拥的陈强和李秀兰,望着陈强怀里咿呀欢笑的陈宁。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没有失落,没有羡慕,只有一种近乎圆满的平静和释然。

他看了一会儿,嘴角似乎又向上扯了扯,然后,默默地转过身,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矿区深沉的夜色中。只有他常年随身携带的那把磨得锃亮、被称为“金手指”延伸的小锉刀,在他旧工装的口袋里,随着步伐发出极其轻微的、几乎听不见的金属摩擦声,仿佛在为这个沸腾的夜晚,也为他自己传奇的职业生涯,轻轻画上了一个句号。

铁臂安澜,在数据的精准与钢铁的轰鸣中铸就了新的安全长城;“金手指”归鞘,在喧嚣的庆功宴外完成了无声的使命交接。陈强在众人的簇拥中,似有所感,蓦然回首望向门口,只捕捉到一片空荡的夜色和灯光拉长的门槛阴影。怀中的陈宁咿呀一声,小手无意识地抓向父亲臂膀上那抹鲜亮的红。井下的“哨子”己然校准,家园的“积分”正在发芽,而那份淬炼了矿山筋骨、融入血脉的“钉是钉,铆是铆”的匠心,如同赵师傅口袋中那柄沉默的锉刀,虽己隐入夜色,其锋芒与温度,却己深深烙印在这片黑色的沃土,与新一代守护者的脉搏,同频共振。庆功宴的喧嚣在身后鼎沸,陈强收回目光,将女儿的小手轻轻拢入掌心,仿佛握住了传承的密钥,也握住了通往未来的路标。


    (http://www.quwenw.com/book/ADIABC-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