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露天矿的“暗河”虽己现形,但将其从潜伏的幽灵转化为可控的变量,却是一场更为艰巨的战斗。陈强团队如同站在一座巨大的、内部己被蛀空的冰山前,需要找到最精准的“铆钉”,在它彻底崩塌前将其加固。
F9区域下方80米处的隐伏含水带,如同大地深处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东北的严寒虽在退却,但冬春之交的冻融循环,恰恰是边坡最脆弱的时节。冻土解冻,冰化为水,水压升高,对饱受侵蚀的岩层施加着致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力。那条被声波探测捕捉到的、持续的低频震颤,如同大地痛苦的呻吟,在监测数据中愈发清晰。 “陈工,水压监测数据显示,含水带压力正在缓慢上升!”小刘盯着新安装的深孔水压计读数,声音凝重,“结合‘经验谱’,耿师傅他们感觉F9区域坡脚处岩壁‘发酥’的感觉更明显了,标了‘升调’!” “冻融作用…”陈强站在巨大的矿坑边坡图前,手指重重敲在F9区域,“这‘冻融幽灵’,比单纯的严寒更难缠!水在岩缝里冻了化,化了冻,反复折腾,再结实的‘骨头’也得被折腾散架!”
他立刻召集紧急会议,制定“降伏冻融幽灵”方案:
“泄压”: 在F9区域上方安全地带,紧急施工数口深达含水带的降压井,如同给膨胀的气球扎针眼,缓慢释放水压。
“加固”: 在边坡关键脆弱点,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进行局部加固,如同给松动的关节打上“钢钉”和“石膏”。
“减载”: 暂停F9区域下方及邻近区域的采掘作业,减轻边坡负荷。
“天眼”极限监测: 将“人机合一”系统监测频率提到最高,声波探测定期复查含水带状态,人工巡逻队24小时轮班紧盯地表变化。
方案迅速执行。钻机的轰鸣声在F9区域上方响起,锚杆如同钢针般刺入岩体,混凝土喷射出白色的“绷带”。整个F9区域被划为最高警戒区,如同一个巨大的伤口,正在接受紧急手术。陈强日夜守在指挥点,眼睛布满血丝,时刻关注着各项监测数据的变化。每一次水压计的轻微波动,每一次声波回波的异常,每一次巡逻队报告的“岩壁掉渣”,都牵动着他的神经。这是一场与时间、与自然之力的赛跑。
与此同时,承载着燎原星火的《百矿童声唱平安》精选集,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向全国各大矿区。
李秀兰亲自打包、邮寄,看着一摞摞深蓝色封面的小册子装上邮车,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很快,来自西面八方的反馈如同温暖的潮水般涌来。 晋北郭大嫂在电话里(声音激动得发颤):“秀兰妹子!书收到了!矿上广播站天天放!娃娃们可高兴了!连我们这儿的老矿工都说,听着娃娃唱安全,干活心里都亮堂!” 戈壁小马寄来录音带(夹杂着风声):“李老师!快听!我们矿的娃娃们,用新学的‘骆驼谣’调子,自己编了首《戈壁小矿灯》!唱得可带劲了!” 江南新建矿的工会女工主任也兴奋地汇报:“李老师!咱们的‘安全情景体验角’火了!孩子们排着队来玩!家长们都说,娃娃回家懂事多了,知道提醒大人注意安全!”
童谣的种子,正在全国矿区的沃土上,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李秀兰仿佛看到,无数颗由童声点亮的“星星”,在祖国的版图上熠熠生辉,连成一片温暖的“平安网”。
然而,就在这片祥和之中,一场始料未及的“育苗风波”,在“新星”矿区的幼儿园悄然掀起。
起因是“星火育苗”计划中的“安全情景体验角”。这天,幼儿园组织孩子们进行“模拟井下避险”游戏。活动室里布置了简单的“巷道”、“安全出口”标识,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学习如何在“突况”(模拟警报声)下,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岛”(指定区域)。 这本是一次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但活动照片被一位前来接孩子的年轻矿工父亲看到。这位父亲在井下经历过一次小规模冒顶事故,对“井下”、“避险”等字眼极为敏感。他勃然大怒,认为幼儿园是在“吓唬孩子”、“给娃娃心里种阴影”,甚至质疑这是“不顾矿工家属感受”! 他的激烈情绪很染了部分同样经历过事故或心理压力较大的家属。他们聚集到幼儿园门口,要求取消此类“恐怖游戏”,甚至要求暂停“星火育苗”计划中所有涉及井下场景的教育内容。
“李老师!您说这叫什么事儿!”新建矿的工会女工主任急得首跺脚,“那位张师傅,他… 他也是好心,怕孩子害怕… 可其他家长也跟着闹起来了!说咱们不该让孩子这么小就接触这些…” 李秀兰的心沉了下去。她理解那位张师傅的创伤后应激反应,也理解家属们保护孩子纯净心灵的初衷。但“星火育苗”的初衷,恰恰是要在纯净的心灵里,早早种下安全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啊!回避,难道就能让孩子永远远离危险吗?
她决定亲自去面对这些情绪激动的家属。她没有选择在会议室,而是请他们来到幼儿园的活动室,就在那个“安全情景体验角”旁边。 “姐妹们,张师傅,”李秀兰的声音平静而温和,目光扫过众人,“我理解大家的担心。怕孩子害怕,怕他们心里留阴影。这心,是当爹妈的心。” 她顿了顿,拿起一本《百矿童声唱平安》,翻到晋北娃娃们画的“爸爸下井戴好安全帽”的画:“可是,咱们的孩子,生在矿山,长在矿山。他们的爸爸,是矿山的脊梁。矿山的安全,连着咱们每一个家的平安。” 她指着“安全情景体验角”:“这不是恐怖游戏。这是在教孩子们,万一遇到危险,该怎么保护自己!就像教他们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吃饭要小心烫一样!是让他们知道,危险可以预防,遇到危险也有办法!这不是种阴影,是种一颗‘平安的种子’!是让他们知道,爸爸在井下守护矿山,他们在家里,也要学会守护自己!”
她的话,如同涓涓细流,抚平了部分家属激动的情绪。那位张师傅沉默着,看着活动室里那些稚嫩却认真的安全标识,看着孩子们画的“安全爸爸”,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 “李老师…”他声音沙哑地开口,“我… 我就是怕… 怕孩子像我一样…” “张师傅,”李秀兰走到他面前,声音轻柔却坚定,“怕,是因为经历过。可咱们不能因为怕,就不让孩子知道光在哪里。咱们得教会他们,怎么在光里走得更稳,更安全。您说对吗?” 张师傅看着李秀兰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又看看周围渐渐平静下来的家属,终于缓缓点了点头:“李老师… 您说得对… 是我想岔了… 这‘平安种子’… 得种!”
风波平息,但李秀兰的心却无法平静。她意识到,“星火育苗”不仅要播撒种子,更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幼苗,理解不同土壤(家庭背景)的特性,才能让“平安”的幼苗真正茁壮成长。
夜深,“黑山”板房内,炉火驱散着春夜的寒意。
陈强在灯光下写信,疲惫中带着一丝曙光: “秀兰:‘冻融幽灵’未退,降压井初见成效,水压升势稍缓。然岩体‘酥软’依旧,如履薄冰。闻‘育苗风波’,知你不易。平安种子,破土时最需呵护。靖儿安儿可好?随信寄一‘泄压阀’垫片,取自新井,权作纪念。强。” 他将信纸折好,连同一个小小的、带着机油味的铜制泄压阀密封垫片,装进信封。
“新星”矿招待所。
李秀兰展读丈夫来信,看到“冻融幽灵”、“泄压阀”、“育苗风波”,心中百感交集。她拿起陈靖的照片,小家伙正咧着嘴笑,手里抓着一顶小小的玩具安全帽(矿长送的百日礼)。 她提笔回信: “当家的:垫片收到,油渍斑斑,知你鏖战。育苗风波己平,张师傅等心结渐开。靖儿近日最爱抓安全帽,小脸严肃,似知分量。安儿闻之,画‘弟弟戴帽图’,甚趣。童谣集反响热烈,戈壁新声尤壮。家中炉火暖,星火愈明。盼‘幽灵’伏诛,盼归期。秀兰。” 她将信、陈靖抓着小安全帽的照片、以及一张陈安画的、弟弟陈靖戴着巨大安全帽(帽子上画满星星)的滑稽蜡笔画,仔细封好。
冻融区的“幽灵”在泄压阀下喘息,育苗园的“风波”在理解中平息。陈强在油灯下着垫片,技术的锋芒对抗着自然的伟力;李秀兰在灯前凝视安全帽照片,人文的暖流抚慰着心灵的创伤。降压井的钻机在冻土上轰鸣,锚杆的钢钉在岩层中楔入力量;幼儿园的体验角在风波后重焕生机,童真的笑声在安全课中回荡。张师傅的心结在对话中解开,矿工的情感是坚实的后盾;娃娃们的蜡笔在纸上挥洒,安全的意识在游戏中萌芽。陈靖抓握的安全帽是生命的传承,安儿的滑稽画是亲情的纽带。赵师傅的星辰照耀着科技与人文的并进,307的炉火温暖着不熄的守望。征程未歇,挑战犹存,但“筋骨”的坚韧与“星火”的柔韧,正共同编织着守护“平安中国”的恢弘图卷。
(http://www.quwenw.com/book/ADIABC-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