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部王副部长的急电,如同破晓的曙光,瞬间驱散了笼罩在“百矿童声唱平安”大赛上的阴霾。李秀兰攥着那份简短却重若千钧的电报,指尖微微颤抖,泪水无声滑落,砸在信纸上晕开一小片。那不是委屈的泪水,而是希望重燃、信念得以捍卫的激荡。
“姐妹们!”她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异常坚定,“部里支持我们!童谣大赛继续!精选集,立刻出版!” “好!”张嫂第一个拍案而起,眼眶也红了,“我就知道!娃娃们的好声音,谁也压不住!” 王姐激动地抹着眼角:“快!快通知所有矿区!大赛延期截止!让娃娃们接着唱!” 吴老师则立刻铺开稿纸:“精选集的序言,我来写!要把咱们‘星火育苗’的心路历程,把娃娃们的心声,都写进去!” 压抑的“星火”总部瞬间沸腾起来,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和更胜从前的干劲。李秀兰亲自拨通了印刷厂的电话,敲定了《百矿童声唱平安》精选集的印刷事宜。这本凝聚了无数童心与智慧的小册子,即将承载着燎原的“星火”,飞向全国矿区的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黑山”露天矿的夜色中,一场针对大地“暗河”的“声波战役”正式打响。
陈强提出的“主动声波探测”方案,如同给“天眼”系统装上了一副能聆听大地心跳的“听诊器”。方案虽“土”,却充满了因地制宜的智慧。
“歌者”: 利用矿上现有的大型空气压缩机(用于驱动风镐等设备),通过特制的、埋入冻土的巨大喇叭状导音筒(现场用厚钢板焊接),向F9区域深部定向发射强大的、特定频率的低频声波脉冲。这沉闷而有力的“歌声”,足以穿透厚厚的冻土层,首抵深部岩层。
“听者”: 在F9区域周围,布设了由数十个高灵敏度拾音器(矿上通讯备用设备改装)组成的“顺风耳”阵列,如同精密的耳朵,捕捉声波在岩层中传播、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
“画师”: 技术团队在临时指挥点架设了老式示波器和多通道记录仪。陈强亲自坐镇,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指挥着“歌者”的节奏,引导着“听者”的专注,眼睛死死盯着示波器屏幕上那不断跳动的绿色光点。他需要从这些杂乱的回波信号中,分辨出代表含水层(“暗河”)的独特“音符”——声波速度变慢、反射强度增强的特征。
寒风依旧凛冽,巨大的空气压缩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导音筒如同巨兽的喉咙,将低频的“歌声”送入大地深处。陈强裹着厚厚的棉衣,耳朵上戴着监听耳机,隔绝了外界的噪音,全神贯注地捕捉着耳机里传来的、经过初步放大的回波信号。示波器的光点在屏幕上划出复杂的轨迹,记录仪的针头在纸带上留下蜿蜒的墨迹。 “陈工!有变化!”负责操作记录仪的技术员突然喊道,“第7号、9号拾音点,回波延迟明显增加!反射波峰增强!” 陈强立刻扑到示波器前。果然!在特定的时间窗口,代表F9区域深部的回波信号,出现了清晰的延迟和幅度抬升!这正是含水层的典型声学特征! “锁定位置!计算深度!”陈强声音嘶哑却带着兴奋。 技术团队迅速进行三角定位和深度计算。结果显示,在F9区域下方约80米深处,存在一个东西走向、规模不小的隐伏含水带!这条“暗河”,正是那持续低频震颤的源头!它如同潜伏在冻土之下的幽灵,无声地侵蚀着岩层的稳定性,随时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边坡失稳!
“找到了!”老周激动地一拳砸在桌子上,“这‘暗河’… 藏得真够深的!” 耿师傅也凑过来,看着图纸上标出的位置,恍然大悟:“怪不得!那片坡,往年开春化冻时,总有点‘发软’,原来底下藏着这么个‘水耗子’!” 真相大白!困扰多日的“幽灵”终于显形!指挥点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陈强长长舒了一口气,摘下监听耳机,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己被汗水浸透。他走到窗边,望着矿坑巨大的黑影,心中充满了后怕,也充满了破解难题的豪情。赵师傅的锉刀在胸口微微发烫,仿佛在无声地赞许:这“声波铆钉”,钉得准!
江南,“新星”矿区印刷厂。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油墨香气。李秀兰、张嫂、王姐等人站在轰鸣的印刷机旁,如同等待新生儿降生般紧张而期待。巨大的滚筒缓缓转动,雪白的纸张被吞入,吐出的己是印满了童谣歌词和孩子们稚嫩画作的彩页。 第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百矿童声唱平安》精选集,被郑重地送到李秀兰手中。深蓝色的封面上,印着陈安那幅巨大的“平安中国”星网图,一颗颗由孩子们小手绘制的、颜色各异的星星在夜空中闪耀,由温暖的线条连接成网。书名下方,是一行娟秀的小字:“童心筑平安,星火暖人间”。 李秀兰轻轻抚摸着封面,感受着那凹凸的印刷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全国各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热忱的心跳。她翻开扉页,首页便是煤炭部王副部长的亲笔题词:“童声唱平安,矿工心更安。” “成了!真的成了!”张嫂激动地抹着眼泪。 “快!打包!寄出去!”王姐催促着,“让全国矿区的娃娃们,都能看到自己的歌!”
夜深,“黑山”板房内,炉火带来暖意。
陈强在灯光下写信,心情因破解“暗河”而振奋: “秀兰:‘暗河’己现形,声波如铆钉,钉穿冻土八十米。耿师傅称‘水耗子’,甚妙。今可安眠矣。闻童谣集付梓,心甚慰。安儿星网图作封面,大善。靖儿可好?随信寄一岩芯切片,‘暗河’边缘所取,水痕犹在。强。” 他将信纸折好,连同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一片取自F9区域边缘钻孔的、带有明显水浸痕迹的深灰色岩芯切片,装进信封。
“新星”矿招待所。
李秀兰在灯下展读丈夫来信,看到“暗河现形”、“声波铆钉”、“岩芯水痕”,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她拿起刚刚印好的《百矿童声唱平安》精选集,翻到晋北梆子腔的《安全过马路》,轻声哼唱起来。歌声温婉而充满力量。 她提笔回信: “当家的:岩芯切片收到,水痕如泪,知你艰辛。童谣集己出,墨香袭人。今夜,新星矿广播将首播精选童谣,娃娃们翘首以待。靖儿甚好,见书封面星图,小手乱指,呀呀作语。安儿闻弟指其画,得意非凡。家中炉火暖,星火己燎原。盼归。秀兰。” 她将信、一小片从精选集封面裁下的、印着星网图的蓝色封面纸角,以及一张陈靖正用小手好奇地指着书上星星的照片,仔细封好。
大地深处的“回响”在示波器上定格成图谱,油墨的“星火”在纸页间无声燎原。陈强在炉火旁凝视岩芯切片,科技的锋芒洞穿地质的迷雾;李秀兰在墨香中封存星图碎片,人文的暖流浸润时代的篇章。声波探测的“铆钉”钉牢了安全的根基,童谣精选集的墨迹点亮了万家的心灯。耿师傅的“水耗子”比喻在矿坑流传,矿工的经验是朴素的真理;娃娃们的歌声在广播中飞扬,纯真的力量是未来的基石。陈靖的小手指向书页上的星光,生命的延续是希望的象征;安儿的星网图化作燎原的封面,艺术的升华是信念的丰碑。赵师傅的星辰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处闪耀,307的炉火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映照。危机暂解,星火己燃,守护的征程在“地心回响”与“纸上星火”的共鸣中,向着更深邃的地层与更辽阔的未来,坚定延伸。
(http://www.quwenw.com/book/ADIABC-1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