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学堂授课,传播知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学堂授课,传播知识

 

第22章:学堂授课,传播知识

夜雨初歇,晨光微露。林翰站在学堂门口,望着眼前这座由废弃祠堂改造而来的教学场所,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几天前,他在田间与赵老谈笑风生时,突然被县令派人召入县城。原来,县里听说他不仅改良了农具、修了水利,还在乡间颇得民心,便有意支持他在本地开设学堂,教授年轻人一些实用的知识,以备将来为地方发展所用。

“这可比打山匪难多了。”林翰低声自语,嘴角却带着一丝笑意。

学堂的布置并不讲究,几张木桌拼成课案,墙上挂着几块他自己画的简易图表,角落里堆着几个用木头和铁皮做的杠杆模型。这些都是他和家人连夜赶工做出来的教具。虽然简陋,但足以满足初步教学所需。

“东家,学生都来了。”一个年轻的村民在门外喊了一声。

林翰整理了一下衣襟,迈步走入教室。十几张面孔齐刷刷地望过来,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好奇、期待,还有些许迷茫。

“大家好,我叫林翰。”他站到讲台前,声音清晰,“从今天开始,我会教你们一些新的知识——数学、物理,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识。”

底下有人小声嘀咕:“物理?那是什么玩意儿?”

林翰笑了笑,并不意外他们的反应。他知道,这些孩子大多只识字不多,更别提接触过现代科学概念了。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他拿起一块木板,在上面写下几个数字,“比如,你去集市上买三斤米,一斤五文钱,总共多少钱?”

一名瘦高的少年立刻举手:“十五文!”

“很好!”林翰点头鼓励,“这就是加法和乘法的基础应用。我们学这些东西,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在生活中真正用得上。”

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林翰没有首接灌输公式,而是通过买卖、丈量土地等日常例子,引导他们理解运算逻辑。他还准备了一组自制的算盘,让几个学生轮流操作,加深印象。

“你看,这个珠子代表十,这个是一。”他指着算盘上的珠子,“如果我要计算三十加二十,应该怎么拨?”

孩子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脸上渐渐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第一节课结束时,林翰发现有几个孩子己经能熟练运用算盘进行基本加减运算。他暗自欣慰,看来自己的方法是可行的。

第二节课,他开始讲解物理知识。这次,他搬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杠杆模型。

“这是什么?”一个学生皱眉问道。

“这是一个工具,它可以让我们省力。”林翰一边说,一边将一根长木条架在支架上,“假设左边放一百斤重的东西,右边只要五十斤就能把它抬起来,这就是杠杆的原理。”

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

“怎么可能?东西那么重,怎么会只用一半力气就能抬起?”有个学生质疑道。

“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林翰笑着请那位学生上来亲自体验。

少年半信半疑地走上前,按照指示在右边施力,果然轻松地将左边沉重的石块抬了起来。他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

“这就叫省力杠杆。”林翰解释道,“以后你们造水车、搭房子、修桥铺路,都会用到这种原理。”

这一幕让其他学生也纷纷跃跃欲试,课堂顿时热闹非凡。

午后最后一节课,林翰讲起了卫生常识。

“你们知道为什么饭前要洗手吗?”他问。

“因为脏呗。”有人答。

“对,但不只是脏那么简单。”林翰拿出一小瓶墨汁,往桌上滴了几滴,“这就像细菌,它们太小了,肉眼看不见,但它们会让人生病。”

他接着讲述了村里曾有一户人家因食物污染而全家染病的事例,又演示了如何正确洗手、保持通风的重要性。

“原来如此……”几个学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回去后,你们可以告诉家人,让他们也注意这些细节。”林翰鼓励道。

放学后,几名学生留了下来,围着林翰问个不停。

“东家,那个杠杆还能怎么用?”

“要是我想造个吊车,能不能也用这个原理?”

林翰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知道,这些人也许不会立刻成为工程师或科学家,但至少,他们己经开始思考、开始探索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学堂的课程逐步深入。林翰一边教学,一边继续改进教材和教具。他还特意挑选了几名表现突出的学生,单独辅导,希望他们将来能在技术方面有所建树。

学堂的名声也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送孩子来听课。甚至有些村里的老人也开始主动询问关于卫生和农技的知识。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林翰也察觉到了一些异样。

某日傍晚,他刚走出学堂,便看见几个身穿儒衫的男子站在不远处,神色冷峻地盯着他。

“那是县里的几位老先生。”赵老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边,“他们对你教的内容很不满意。”

“哦?怎么说?”林翰不动声色。

“他们觉得你教的东西太过新奇,不合传统,怕坏了规矩。”

林翰轻笑一声:“我只是想让孩子们多学点有用的东西。”

赵老叹了口气:“可有些人,宁可守着旧书也不愿看一眼新世界。”

林翰没有回应,只是望向远处的夕阳。他知道,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他也不会停下脚步。

第二天清晨,学堂照常上课。林翰走进教室,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坐在后排,竟是昨天那几位儒衫男子中的一位。

他微微一笑,走上了讲台。

“今天我们继续讲杠杆的应用,顺便看看它能不能撬动一些固执的想法。”


    (http://www.quwenw.com/book/ADDHBH-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