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城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城外

 

“好!”

牛车猛地颠簸了一下,赶车的张三爷高声再喝一声:“说得好!”

他回过头,树皮般粗糙的脸庞泛起红光,笑着审视了一番张知节,接着说:“你这些年的书也算没白读。”

张三爷没读过几天书,但是尊师重道的观念在他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目前在三源村的村小启蒙的幼童还不到十人,压根不需要第二位老师。

若是张知节被罗大娘说的心动了,真想当新的教书先生,那岂不是把年过六十的林夫子唯一活命的生计给夺走了。

如果真是这样,他一定立刻将他赶下车,让他走着进城,当然,铜板是不退的。

张知节立刻拱手行礼:“多谢三爷谬赞,这是我的心里话。”

张三爷笑着点头,瞥了一眼诺诺不敢言语的罗大娘,冷哼一声:“无知妇人!”

说罢就扭头继续赶车,过了好一会儿,罗大娘才回过神来,却是再也不敢提这事。

心里却在腹诽,怎么几日不见,这张二郎的气势就那么足了,比她偶然见过一次的县太爷也不差什么了。

她又觉得是自己多心了,张二郎现在不过是个童生,按照她儿子的说法依旧是白身一个,他怎么能和官老爷比呢。

要说罗大娘的心理素质还是好的,也就是俗称的脸皮厚,抿嘴在心里腹诽几句,转头就忘了这事,对李大婶笑嘻嘻的说起近日村中的热闹事。

只要不提及自家雀姐儿,看在多年老邻居的面上,李大婶还是能和罗大娘聊得来的。

话语间,张书也丝滑地加入了她们,不知不觉探听了不少村里村外的八卦。

毕竟是同村人,真要说来也有结亲的亲戚,张三爷自然不可能因为罗大娘的几句话就和她断交。

所以他偶尔也会搭几句腔,只有张知节在张书的眼神威胁下,克制住自己吃瓜的本能,正襟危坐,耳朵却竖着高高的。

吃瓜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在罗大娘说道村中周家昨日生了第七个闺女,周老婆子气得闭门谢客时,牛车在离县城百米远的一座草棚停下了。

车上众人纷纷熟练的拿起自己的东西下车,活动了一下久坐的腰腿。

张书撑着张知节的胳膊跳下牛车,仰头看去,就见这草棚前歪歪斜斜地挂着一面布幡,上书“刘家车马驿”五个大字。

一个驼背老汉见牛车停下,慢悠悠地抽了一口旱烟,才上前用沙哑的嗓子喊道:“张老三,难得见你啊,今也要进城?”

张三爷面对老汉的询问微微点头。

他带着儿子编的十几双草鞋要进城去卖,还要给家里添置些针头线脑的必需品。

若不是今日要进城卖货,按照平日的营生,他会驾着牛车将村里人送到城门口,然后就在城外等着接活。

附近几个村子的人要进城回乡,都爱坐他的车,价钱公道,人又实在。

常常是早上一个来回接送,就可以回家忙活其他的事情,吃个午饭后,避过日头最盛的正午,又能接着送第二拨。这样一天跑上几个来回,也能挣个二三十文钱,都足够一家人嚼谷了。

从怀里摸出两枚铜钱,在掌心掂了掂,张三爷面露心疼的递了过去:“诺,两文钱,徐大你点点。”

“呸,滚一边去,就两文钱还点个屁。”

徐老头笑骂了一句,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麻利地接过了铜钱,揣进腰间己经看不出本色的褡裢里。

“赶紧将你家老牛牵走,别耽误我做生意。”

话音刚落,一位商贾模样的中年男士就牵着一辆驴车走了进来。

徐老头立刻笑着迎上前,看都没看张三爷一眼:“客官,您是要寄放驴车吧,两文一天,草料另算······”

张三爷也不在意他的态度,熟门熟路的将牛车牵进最左边的一个牛棚,此时棚子里己经停着不少牛车,一位看着十岁左右的男孩正在拿着一把新鲜的草料喂牛。

见张三爷牵着牛车进来,男孩打了声招呼便低头继续喂牛,他知道,这位爷爷的老朋友是绝对不会花钱吃他们家草料的,肯定是在家里就把牛喂饱了。

张三爷绑好缰绳,摸了摸牛头,还凑到它耳边低声安抚了几句后,毕竟他的生意全靠这匹老牛,在张三爷看来,这牛比自家儿子都要金贵。

见老牛情绪稳定了,才背起牛车上的一个背篓和张书他们会合,向着不远处的城门走去。

张书默默走在队伍之中,心里默默估算一番,刚才在草棚外等待的那么一小会功夫,就有两辆牛车,一辆驴车进棚。

刚才罗大娘和她说,这牛马进城每匹都是要交5文钱,所以县城周围村落的“有车一族”进城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将车马寄放在城外的草棚铺子里。

和进城的五文钱比,这两文钱的寄养费也不算什么了。

就是没看到马车,也是,用得起马车的人家,肯定是不在乎那五分钱的进城费的。

这小小的草棚一天估计得有五六百文的利润吧,不过这北亭县西门仅有这一家车马驿,这向上打点的花费恐怕也是不少。

而且这“刘家车马驿”可是承诺牲口丢失,原价赔偿的,当然了,牲口进棚,都要经过徐老头这行家仔细检验的,就怕生了病的牲口真在他家出了什么事被讹上。

但是张三爷和徐老头都是老熟人了,对于彼此的人品都是知晓的,所以张三爷的牛是“免检牛”。

“徐爷爷姓徐,那车马驿的招牌上怎么写着‘刘记车马驿’啊?”

“哟,你这丫头还识字啊?”

罗大娘这一嗓子,引得周边的行人纷纷侧目,在这年头,女子识字本就稀罕,更别说是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乡下姑娘了。

众人好奇的目光在张书身上来回打量,待看清张书长相,一些目光立即变得意味不明起来。

张知节原本走在前面和张三爷确认回村集合的时间,听见动静立即折返,不动声色地挡在张书身侧,将那些不怀好意的视线隔开。

“是我教她的,这世道不论男女,识得几个字总不至于被人糊弄。”

说罢话锋一转,故意扬声道:“我刚才听三爷说,罗大娘您不和我们一起回去了?您这趟买卖少说也赚了百来文,总不会舍不得这两文车钱吧?”

李大婶也凑过来问:“我卖完络子就找别的车回去,罗姐,你该不会真要走着回去吧?”

“哪能啊,我就是忘了跟三爷说了。”

罗大娘脸上勉强笑着,声音却虚了几分,她边说边偷瞄张三爷,见对方正转头瞧着自己,只得咬牙从荷包里摸出两枚铜钱,故意提高嗓门:“三爷,您可得等我啊!”

“放心!”张三爷爽快地接过钱,“咱们都在西市摆摊,漏了谁也不会漏了你。”

罗大娘强笑着点头,心里却疼得首抽抽。


    (http://www.quwenw.com/book/AD0BJ0-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