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拽走张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拽走张机

 

张仲景抬头,目光在曹铄粗布衣服的装束上停留片刻,指了指院中的青石阶:"曹徐州不坐虎皮交椅,却来老朽这泥地草堂?"

"比起坐而论道,晚辈更想向先生讨教活人的学问。"曹铄席地而坐,胡车儿会意,抬手示意文聘等人退至柴门外。

“先生一年能救治多少病患?”曹铄诚恳的问道。

张仲景忽然放下手中筛子,指尖掠过曹铄带来的神仙醉酒坛:“曹徐州方才问老夫,一年能救多少人?"他指了指墙上的《伤寒杂病论》抄本,"若只靠老朽一人,至多千余人。但若能让更多人懂医理、辨药性......"

"所以晚辈想在徐州建医馆、开学堂。"曹铄接过话头,"先生可知,南阳百姓为何称您'神医'?不仅是因为您能妙手回春,而是因为他们病了有地方瞧,穷了有地方赊药。可天下还有多少郡县,连个识得百味草药的郎中都没有?"

张仲景沉默片刻,忽然起身从药柜中取出一株干枯的植物:"这是雪见草,可治刀伤化脓。你那行军散里若加上它......"

"先生愿意指点?"曹铄眼中泛起惊喜。

"不是指点,是交易。"张仲景忽然首视他的眼睛,"你说要聚天下名医,可知道医馆需要多少药材?学堂需要多少竹简?"

"晚辈这里有酒。"曹铄抬手示意胡车儿捧上酒坛,"神仙醉在徐州卖两贯钱一小坛,若以酒换粮,可换得十石粮食。先生只管前往。"

张仲景指尖抚过酒坛上的"曹"字烙印,想起三年前辞去长沙太守时,百姓夹道相送的场景。

那时他以为,脱离官场便能救更多人,却终究困在南阳一隅。"你为何非要做这件事?"他忽然问道,"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

"为了让百姓活得像个人。"曹铄的声音忽然低沉,"晚辈曾见过汝南流民啃食观音土,见过徐州孩童瘦得只剩骨头。如果连活着都成了奢望,这天下又有何值得留恋?"

曹铄抬头望向天际,雁群正排字南飞,"先生避世救人是大义,晚辈入世改俗也是救人。只是单靠先生一人,救不了大义人;单靠晚辈一人舞剑,也平不了这乱世。"

张仲景忽然笑了,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当年华元化说要开'活人堂',老夫笑他异想天开。如今看来,倒是老夫狭隘了。"他转身取出一卷泛黄的《青囊书》抄本,"麻沸散的方子,老朽可修书一封给元化......"

“不,晚辈需要的不是麻沸散和青囊书,需要的是华佗神医。”曹铄十分诚恳的说道。

“华佗这个人最不受拘束,不然,以他才能早就进入皇宫做太医了。”

“放心,徐州不会约束二位神医,看病救人二位先生说了算,我只负责钱粮。

我有治疗肠痈之法(阑尾炎),还有治疗刀伤红肿之法,不过需要人验证。”曹铄面带微笑着说道。

“你…你说什么?你有治疗肠痈之法?”张机声音都有些颤抖,肠痈自古以来就是绝症。

"晚辈曾听西域商人说,可用刀割开身体,取出肠子末端多余地方,就能治疗。"曹铄不想自己成为神棍,只有谎称听来的。

"你倒是胆大。"张仲景用银针挑起一点神仙醉,观察酒液挂壁的纹路,"若真能成,恐怕要惊破天下医者的胆子。"

"那就让他们看看,这天下没有不能破的规矩。"曹铄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先生可认识黄忠黄汉升?"

"汉升?"

曹铄点了点头,“正是他。”

“汉升如今跟随刘磐镇守长沙,不久前还来南阳找过老夫。”张机如实说道。

“可是为他患病的儿子?”曹铄急忙问道。

张仲景挑眉,"他儿子患的是水蛊病,肚子胀如鼓,西肢却细如柴。你怎会知晓?"

"晚辈也是听一个商人所说。

南阳水系多血吸虫,人喝了生水,虫便入腹。"曹铄从袖中取出一小包褐色粉末,"用大腹皮煎水,可驱虫消胀。不过最好的法子,是让百姓喝煮开的水,用纱网滤水。"

张仲景猛地抓住他的手腕,眼中泛起异彩:"你连这都知道?"

"巧合之下听人说过。"曹铄轻轻抽回手,"不过晚辈更想让先生知道,有些病不是天灾,是人事。若能改善饮水,建沟渠、通活水,又何需年年驱虫?"

……

暮色渐浓时,曹铄起身告辞。

张机看着曹铄离开的背影,自言自语道,“如果大腹皮(槟榔)真能治好黄忠独子,徐州必增加一员大将。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

………

南阳盆地的秋风卷着沙尘掠过宛城城头。

曹铄站在宛城的城墙上,手中的令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目光却死死盯着舆图上"新野"二字——那里是南阳的南大门,也是刘表大军北进的必经之路。

"报!"斥候飞马而来,甲胄上还沾着襄阳方向的露水,"刘表遣蔡瑁统兵五万,己出襄阳!"

议事厅内,烛火将曹铄的影子投在舆图上,宛如一柄出鞘的剑。

他扫过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在徐庶身上:"元首曾在荆州游学,可知蔡瑁其人?"

徐庶向前一步:"蔡瑁乃荆州世家大族领袖,小妹嫁与刘表联姻,虽有治兵之才,却性格躁进。

当年孙坚跨江击刘表,便是他率水师截断归路。不过......"他指尖点在新野城北的"博望山"上,"此人贪功心切,若见我军示弱,必轻军冒进。"

"文和先生以为如何?"曹铄转向贾诩。

贾诩抚须微笑,眼中闪过狡黠:"元首所言极是。蔡瑁若知主公在宛城修城防御,定会以为我军怯战。此时若再示弱,诱其深入博望山峡谷......"他做了个合拢的手势,"可成瓮中捉鳖之势。"

张辽忽然开口,声音如洪钟:"某愿率主力埋伏于峡谷两侧,待蔡瑁军过半数,便断其首尾!"

"不可。"贾诩摇头,接着说道"主力大军若过早暴露,恐惊走蔡瑁。不如另派一员将军率轻骑绕道其后,断其退路,方为上策。"


    (http://www.quwenw.com/book/A0FDJ0-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