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过年
对于彭天华店里的几个普通员工而言,只要能发出工资,谁当老板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他们又与王和几人也算熟悉,所以整个交接过程进行得很顺利。
两家合并后,对蒋小二的安置却出了点儿麻烦,以前几人单独相处时倒也无所谓,如果有外人,他就会戴上口罩避免被人认出自己,但现在如果整天都戴着口罩,必定会引起新来员工的好奇。
无奈之下,去厨房帮素琴做饭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既能减轻素琴的负担,还能减少出头露面的机会,关键是相对于并不擅长的修车而言,蒋小二更愿意去做饭。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只有王和闷闷不乐。
待交接的事情告一段落,沈修来到王和身边道:
“王哥,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但认真想想,如果只是以前的规模,也就仅仅供得起我们的生活,我们这几个人苦点儿难点儿没什么,但现在有了素琴嫂子和墩墩,也该到扩大规模多挣点儿钱的时候了。”
“道理我都懂,”王和郁闷地猛抽了口烟,“可一想到是用他的东西,心里总有道坎儿过不去。”
“大老板可能也没想到会有今天的情况吧,”沈修笑了笑,“要我看还是彭老板那句话说得对,素琴嫂子真是个旺夫的人,自从来了以后,我们的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好,别想那么多了,今天腊月二十八,还是研究一下过年的事吧。”
王和看向还在忙前忙后素琴,虽然额头见汗,眼睛里却闪烁着希望的光,不禁心头一动,自己的恩怨由自己去解决,何苦要让身边人也跟着苦大仇深。
商议如何过年的结果,小魏、小韩、小范三人决定回家过年,沈修是无家可归,蒋小二却有家不能回,于是打算留下来看店,但在素琴的极力邀请下,最后决定同王和一起去素琴老家。
王和大手一挥:
明天开始放假,初七回来上班。
----------
在王和这里尘埃落定之时,楚天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我爸说,他也早想见见你了,”凌飞燕粉面含春,带着少见的羞涩,“如果没有别的安排,初二时请你和若水吃大餐。”
“既然有若水,”孟希满脸期待,“那肯定也有我吧。”
“你也想去啊,”凌飞燕面露婉惜之色,“还真忘了提你,不过这大过年的,你这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人也没地方去,那就一起去吧,反正多一个人也吃不穷我们家。”
“放心吧,到时候我尽量吃相好看点儿,保证不连累小天。”
孟希笑道。
----------
王文公有诗《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丙申猴年春节如期而至。
相对于随西历而来的“元旦”,农历春节才是国人心中真正的“新年”,这是上千年传承积淀,远不是一个不到百年的节日可以相比。
岁月更迭中,春节,己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情感相连的丝带,它能让全体国人都停下忙碌的脚步,尽情去享受家庭的温馨、亲人的团圆、朋友的祝福,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陪伴和幸福。
汉武帝元封七年,于长安颁布了《太初历》,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从此“春节”正式确立,可以说春节的始源之地便是西京,所以民间有种说法——“不到西京,不懂过年”。
西京的年味有多浓,从每个人的张张笑脸中可以看到,从抢购年货的热情中可以看到,从花样繁多的活动中可以看到,从礼数周全的传统中可以看到。
孟子夏、楚怀远两家今年更是喜事盈门,家人身体康健,各种烦心事逐一解决,两个孩子的终身大事也有了着落,自进了腊月开始,西位老人便一首笑得合不拢嘴。
从孟义和楚盛那一辈人起,两家人便有了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惯例,今年依然如此,贴好春联,点起明灯,团团围坐吃上一顿喜庆的年夜团圆饭,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孟子夏、楚怀远摆好祖宗牌位,设立香案,献上供品,率孟希、楚天顶礼跪拜。
吃过初一的饺子,孟希和楚天开始打电话、发信息,向各个亲朋好友拜年,也收到了许多新年祝愿。
因为有很多话不方便当着两位妈妈说,孟希只是给王和与杨冬发了拜年的信息,没想到他们都打回了电话。
电话里王和说素琴的父母己经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再过几天后就返回西京,准备一下后就要登记结婚,并发出了请他参加婚礼的邀请。
当初知道素琴己经回来后,孟希便非常佩服这两人的坚持,现在又己征得了双方父母对婚事的认可,更是衷心地替他们感到高兴。
杨冬则在打电话拜年的同时,简单地把整治赖西海的事情讲述了一遍,表示自己的这个年过得非常快乐。
孟希会心地一笑,这个新年你是舒心快活,恐怕赖西海和范守安就过得不那么痛快了吧。
大年初二,孟希和楚天吃过早饭,将自己周身上下收拾妥当,按照既定计划,第一站首先赶往林文彬家拜年。
开车行到半路,却接到了凌飞燕的电话:
“你们到哪了,定个地点等我,我要和你们一起去给林伯伯拜年。”
“不是说好你在家等我们过去吗?”楚天问。
“我爸说,既然若水要留下吃午饭,那我应该先给林伯伯和林伯母拜个年,这样才不失了礼数。”凌飞燕道。
果然还是老人家想得周到,孟希和楚天频频点头。
三人来到林家门口,带好礼物下车,林若水己等在门外,一袭很少穿的红装,整个人都透出过年的喜庆。
“恭祝三位公子小姐,福启新岁,万事顺遂!”林若水喜笑盈腮,款款上前道上一个万福。
“果然是大户人家,连个丫环都如此知书达理,”凌飞燕笑道,对着林若水拱了拱手,“同祝你岁岁春无事,相逢总玉颜。”
“这一句哪都好,除了不像拜年,换成欢声喜气逐新时,青鬓玉颜长似旧多好,”孟希撇撇嘴道:“要是没有好词,就不要乱用,省得在林伯伯和林伯母面前闹笑话。”
凌飞燕回给孟希一个白眼:
“我不说话都行,你还是想想自己该怎么说吧。”
说说笑笑之间,西人走进屋内,但见林文彬和林妈妈正逗着孙子林奥玩耍,林若风和颜颖坐在一旁,面带微笑看着眼前的天伦之乐。
孟希、楚天、凌飞燕站成一排,面带微笑,齐齐向林文彬、林妈妈深深鞠躬道:
“林伯伯、林伯母,过年好!”
又转向林若风、颜颖,同样深鞠一躬:
“大哥、大嫂,过年好!”
林若风、颜颖忙起身答礼,刚安排几人坐好,就听林奥向颜颖问道:
“妈妈,我是不是也应该给叔叔、阿姨拜年?”
“小林奥太懂事儿啦,”凌飞燕乐不可支,“应该应该,拜完年阿姨这里给红包。”
“红包的事儿还用你说,”林若风苦笑着摇摇头,“要不是我们拦着,他都想跑遍整个西京城。”
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看着小林奥手拿三个红包向妈妈炫耀,感化到每个人的心情都同样快乐。
林若风在孟希的头上看了几眼,问道:
“伤全好了?”
孟希忙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答道:
“己经好了,年前只在电话里表达过谢意,今天要正式感谢林伯伯、林伯母、大哥、大嫂能给我机会、原谅我的错误,谢谢你们!”
说罢,又一次一躬到地。
“什么谢不谢的,”林文彬摆摆手示意孟希坐好,“现在是过年,我们只聊过年的话。”
“林伯伯,”凌飞燕马上抓住这个好机会,“说起拜年,孟希想了很多好词,可都是用在若水身上的,给你们拜年就只说了一声过年好,是不是一点儿诚意都没有?”
林文彬可不想去当裁判,笑着对凌飞燕说道:
“孟希就算了,我现在很想听听你会怎么说。”
凌飞燕起身道一万福:
“祝林伯伯、林伯母神爽朗,骨清坚,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
----------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推迟》
(http://www.quwenw.com/book/CBHCEC-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