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暗潮汹涌有客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暗潮汹涌有客来

 

海上传来异船的消息是在寅时三刻。

魏公公揉着发红的眼皮冲进尚忆司时,林昭昭正对着归墟钟的残图勾画时间线——烛火被穿堂风卷得摇晃,照得他额角的汗珠子首闪。

“姑娘,”他喉头滚动两下,“登州卫急报,昨夜有艘黑帆船泊在离港三十里的礁石滩,船帆纹路像...像您说的归墟教图腾。”

林昭昭的笔“啪”地断在宣纸上。

她扯过案头的玄色斗篷往身上一裹:“王尚仪昨日说礼部库房有批永乐年间的通商旧档,我这就去查。”

礼部库房的霉味呛得人睁不开眼。

王尚仪举着铜灯在前头挪步,烛火映得她鬓边的珍珠钗微微发颤:“这些年皇后总派小太监来‘借’档,能留下的都是她看不上的。”她突然停住脚,铜灯往最里层的樟木箱一照,“就是这个,标着‘沧溟岛互市’。”

林昭昭的指甲掐进木箱缝隙。

箱底压着半卷泛黄的绢帛,墨迹虽淡,“归墟教总坛”五个字却刺得她眼眶发疼。

她攥紧绢帛转身时,袖口扫落了箱角的陶片——那上面刻着的螺旋纹,和归墟钟底座的纹路分毫不差。

“立刻通知李千户。”她把绢帛塞进王尚仪手里,“沧溟岛是归墟教老巢,这艘船来者不善。”

李墨珩的腰牌撞在门框上发出脆响时,林昭昭正往茶盏里续水。

他靴底沾着未干的晨露,手里还攥着半卷调兵令:“叶知秋今早到的京,北境平叛时他带的暗卫能在三十步外听声辨位。”他的指节敲了敲桌上的绢帛,“我让他带人守着九门。”

“那口怪钟呢?”林昭昭想起三日前震得铜铃乱响的钟声,“苏嬷嬷说冷宫最西头的枯井底下有旧地窖,原是先皇后藏佛经的。”

地窖的砖缝里渗着寒气。

苏嬷嬷的枯枝手按在第三块青石板上,石板“咔”地陷下三寸:“当年沈婕妤被打入冷宫前,曾在这儿埋过个檀木匣。”林昭昭摸出火折子吹亮,光晕里半截青铜钟角露了出来——钟身铸着的星图,同归墟钟顶部的天象纹一模一样。

她指尖刚碰到钟体,掌心便突然发烫。

那股热意顺着血管往上窜,像有人在她脑子里敲了面小鼓。

“这是归墟钟的‘共鸣器’。”她喘着气后退两步,“皇后用它远程操控时间循环,所以咱们才会听见地底传来的钟声。”

赵嬷嬷的惊呼声撞破地窖的寂静时,林昭昭正用帕子包着钟角残片。

“江侍郎...江侍郎没了!”老嬷嬷的手首抖,“门房说他昨夜还在看账本,今早就趴在案上,眼珠子瞪得能掉出来,手心里还攥着半片碎瓷——和您给我的那个陶片纹路一样!”

林昭昭的手指在钟角残片上收紧。

她转向李墨珩时,眼底像淬了把刀:“他们在清人。归墟钟改不了活人记忆,所以知道太多的活口必须死。”

尚忆司的夜格外静。

林昭昭把伪造的“江侍郎遗书”往案头一摔,故意提高声音:“明日早朝就呈给陛下,当年太子被封记忆的事,江侍郎全记在里头!”李墨珩站在阴影里,指尖轻轻叩了叩腰间的绣春刀——叶知秋带的暗卫己经埋伏在梁上,连房梁的灰尘都没敢碰。

子时三刻的更鼓声刚落,窗纸“唰”地被划破道口子。

林昭昭盯着那道黑影扑向案头的瞬间,反手抓起茶盏砸向房梁。

“动手!”叶知秋的断喝混着刀剑相撞声炸响,刺客的刀还没碰到账本,就被暗卫的绳索捆成了粽子。

“韩九让我们来烧档。”刺客疼得额头冒冷汗,“他说沧溟岛的船带了新的归墟钟,等钟摆再晃起来,你们这些查案的...都得变成傻子!”

林昭昭蹲下来,盯着刺客发红的眼:“你忘了?活人记忆改不了。韩九就算能封,也封不住你们这些活口的嘴。”

刺客被捕第三日,登州卫又送来急报:那艘黑帆船昨夜趁涨潮悄悄走了,海面上连船痕都没留。

林昭昭翻着刺客遗物时,半枚锈迹斑斑的金属片从衣襟里掉出来——上面刻着的双螺旋纹,和她穿越前实验室金属门的密码锁,分毫不差。

她捏着金属片去找楚云歌时,正撞见对方蹲在御花园里扒拉番茄苗。

“这纹路?”楚云歌眯着眼看了半天,指尖突然一抖,“我...我在梦里见过类似的。就像...就像超市储物间的门禁卡。”

林昭昭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把金属片重新包进帕子,抬头正看见李墨珩从月洞门走过来,腰间的绣春刀在日头下闪着冷光。

风卷着花香扑进廊下,远处传来小太监的吆喝:“尚忆使,陛下召您速去紫宸殿!”

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把帕子往袖中一塞。

心道:该来的,终究会来。


    (http://www.quwenw.com/book/AEIBIJ-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