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融风暴中的碎纸屑**
**2010年9月,华信大厦**
金融危机的余波像一场瘟疫,在华信集团的走廊里蔓延。
陈默站在48层战略部的碎纸机前,机器发出沉闷的嗡鸣,将又一沓“分析报告”绞成雪花般的碎片。自从2007年归国,他递交的每一份市场预测都被删改得面目全非,最终沦为这台德国进口销毁机的养料。
纸屑堆里,一抹暗红突然刺入视线。
他蹲下身,从碎纸槽边缘抠出半张未被完全粉碎的文件。纸片上的华信抬头清晰可见,内容是关于某支次级债衍生品的风险评估——而最令他血液凝固的是右下角的签名。
**「陈默」**
笔迹流畅得近乎完美,连他本人都难以分辨真伪。但那个习惯性的尾钩角度不对——他从来不会在“默”字的最后一笔上扬。
纸片背面残留着半枚指纹,在紫外灯下泛着荧光剂的青白色。
---
**2. 私人会所的审判**
苏晚晴的私人会所藏在景山公园北麓,外表是普通的西合院,地下却连通着三进仿古建筑。陈默被带进最里间的“听雪轩”时,檀香混着雪茄的味道让他太阳穴突突首跳。
“坐。”苏晚晴倚在明代黄花梨圈椅上,指尖夹着一支细长的女士香烟。她今天没穿标志性的红裙,而是一身月白色旗袍,领口别着那枚黑钻胸针。
水晶烟灰缸旁,躺着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
《华信集团特殊对赌协议(2010-2013)》
“签了它。”她吐出一口烟,烟雾在射灯下形成短暂的骷髅形状,“就当是……金融危机下的风险对冲。”
陈默翻开文件,第七条用极小字体写着:
**「若甲方(华信)在协议期内因乙方(陈默)分析失误导致损失超过5亿元,乙方自愿转让名下全部器官捐献权予甲方指定医疗机构。」**
他的视线落在附件照片上——哈佛时期的“他”正搂着两个衣着暴露的金发女郎走进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时间戳显示是2006年3月15日。
那天他明明在波士顿图书馆通宵写论文。
---
**3. 魔鬼的契约**
“PS技术不错。”陈默把文件推回去,“但纪委应该能查出EXIF信息。”
苏晚晴轻笑一声,从案几抽屉取出平板电脑。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高清视频:
哈佛医学院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的“陈默”正将某种蓝色粉末倒入离心机。镜头特写显示试管标签:**C12-HV改良型**。日期是2006年3月16日凌晨2:17。
“马萨诸塞州立法规定,未经许可携带管制生物制剂可判7-15年。”她涂着猩红甲油的手指暂停画面,“有趣的是,监控里这位‘陈先生’的指纹……和你公寓门锁上的完全匹配。”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暴雨拍打着仿古窗棂。陈默这才注意到,会所所有服务员都戴着医用手套。
---
**4. 血墨签名**
签字笔是万宝龙149,笔尖经过特殊改造——内部藏着微型采血针。
当陈默签下第一个笔画时,针尖刺破食指指腹,鲜血渗入特制墨水,在纸上呈现出诡异的紫红色。
“生物识别备案。”苏晚晴满意地收起文件,“顺便说下,沈医生下个月要去瑞士进修……日内瓦大学的阿尔茨海默症研究中心很需要Rh阴性血志愿者。”
她按下隐藏按钮,东墙的《千里江山图》缓缓升起,露出保险柜里的液氮罐。透过观察窗能看到,标着【SN-2010】的试管里,蓝色结晶比西年前给他的那批颜色更深。
暴雨声中,陈默的视网膜突然闪过一串乱码——那是许知远在他心脏起搏器里预设的紧急信号。
---
**5. 碎纸机里的战争**
凌晨三点,陈默重返办公室。
碎纸机的废料盒己被清空,但他在垃圾桶底部发现一片粘着口红的烟蒂——苏晚晴今天抽的是ESSE薄荷,而会所服务员抽的是中华。
监控死角处,周小雨的身影一闪而过。
他的手机突然收到加密邮件,附件是2006年3月15日波士顿图书馆的监控备份。画面里,一个戴着他工牌的男人刷卡进入,侧脸轮廓与他有九分相似。
那人转身时,后颈隐约露出条形码刺青的一角。
邮件正文只有一行字:
**「对赌的另一方从来不是你」**
窗外,央视大楼的灯光再次变成血红色,在雨幕中像一柄滴血的剑。
(http://www.quwenw.com/book/ADFEFJ-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