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元年的暮春,沂州百丈村的桃花正艳,可李逵的心情却如铅般沉重。自随宋江上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在水泊上猎猎作响,他也快意恩仇,杀过不少贪官污吏。但此刻,望着熟悉的村舍,想起家中双目失明的老娘,他心中满是愧疚。
“铁牛该回去看看娘了,这么多年,音信全无,不知她老人家过得咋样。”李逵挠着乱蓬蓬的黑脑袋,跟宋江告假。宋江拍着他的肩膀叮嘱:“兄弟,早去早回,路上不可生事。”
李逵背着包裹,腰间别着两把板斧,踏上回乡之路。一路上,桃红柳绿,可他无心欣赏。行至一座山林,忽闻一阵女子的哭声。他循声而去,只见一个年轻女子坐在地上,身旁躺着一位老者,面色惨白。
“姑娘,这是咋回事?”李逵瓮声问道。女子抬起泪眼,抽泣着说:“我和爹爹路过此地,遭一伙强盗打劫,爹爹反抗,被打成重伤,如今……”话未说完,又痛哭起来。
李逵一听,怒目圆睁,青筋暴起:“竟敢在俺黑旋风眼皮底下作恶,姑娘放心,俺定替你报仇!”说罢,握紧板斧,朝山林深处走去。没走多远,就听见前方传来喧闹声,只见七八个强盗正围坐在一起分赃。
“爷爷在此!”李逵大喝一声,如猛虎般冲了过去。强盗们见状,抄起家伙便围了上来。李逵毫无惧色,两把板斧上下翻飞,寒光闪烁,不多时,强盗们便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
解决了强盗,李逵回到女子身边。女子千恩万谢,李逵挠挠头说:“小事一桩,姑娘快寻个地方安葬爹爹吧。”
李逵继续赶路,终于回到百丈村。推开那扇破旧的木门,屋内传来老娘的叹息声:“铁牛啊,你到底在哪里,娘天天盼着你回来。”李逵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娘,铁牛回来了!”
老娘摸索着李逵的脸,又惊又喜:“真的是铁牛?娘还以为这辈子见不着你了。”母子俩抱头痛哭。
在家的日子,李逵每日悉心照料老娘,陪她聊天,给她讲梁山的趣事。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村里的保正听闻李逵回来了,带着一帮衙役找上门来。
“李逵,你在外面犯了不少事,如今朝廷正通缉你,跟我们去衙门走一趟吧。”保正狐假虎威地说。李逵怒目而视:“俺一没偷,二没抢,替天行道,何罪之有?你们这些狗腿子,想拿俺去领赏,没门!”
衙役们一拥而上,李逵抄起板斧,瞬间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保正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跑了。
“娘,此地不宜久留,俺带你去梁山,那里有吃有喝,没人敢欺负咱们。”李逵背起老娘,踏上前往梁山的路。
行至沂岭,天色渐暗,老娘口渴难耐。李逵将老娘安置在一块大青石上,说:“娘,你在这儿等着,俺去寻些水来。”
李逵找了许久,终于在山坳里找到一处清泉。他用葫芦装满水,匆匆往回赶。可当他回到大青石旁时,却发现老娘不见了,地上只留下一滩血迹和几只老虎的脚印。
李逵顿觉五雷轰顶,疯狂地呼喊着老娘的名字。顺着血迹寻去,在一个老虎洞前,他看到了老娘的一只鞋子。李逵双眼通红,如疯了一般,挥舞着板斧冲进虎洞。
洞内,一只母老虎正撕咬着老娘的尸体。李逵发出一声怒吼,冲上前去,与老虎展开殊死搏斗。母老虎张牙舞爪,李逵毫不畏惧,板斧砍在老虎身上,溅起一片片血花。经过一番激战,李逵终于杀死了母老虎。
可当他抱着老娘残缺不全的尸体走出虎洞时,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灵魂。他呆呆地坐在地上,望着老娘的尸体,泪水无声地流淌。
“娘,铁牛对不起你,没能保护好你……”李逵自责不己,一拳又一拳地砸在地上。
处理完老娘的后事,李逵失魂落魄地回到梁山。宋江等人得知此事,纷纷前来安慰。但李逵心中的伤痛,又岂是几句安慰能抚平的。
此后,李逵变得沉默寡言,常常独自坐在山头,望着远方发呆。但每当梁山有战事,他依然冲锋在前,奋勇杀敌,用杀戮来麻痹自己内心的痛苦。
宣和三年,梁山受招安。李逵虽心有不甘,但为了兄弟情义,还是跟着宋江踏上了为朝廷效力的道路。在征讨方腊的战场上,李逵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可这场战争,也让梁山兄弟死伤惨重。
当战争结束,看着曾经的兄弟一个个离去,李逵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老娘,想起了在梁山的日子,那些热血沸腾的时光,如今都己成为过眼云烟。
回到京城,宋江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李逵得知后,泪如雨下。他来到宋江墓前,跪在地上,说:“哥哥,铁牛陪你来了。”言罢,拿起毒酒一饮而尽。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李逵仿佛又看到了老娘慈祥的面容,听到了她温柔的呼唤。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缓缓闭上了双眼。这位黑旋风,带着他的爱恨情仇,永远地沉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
(http://www.quwenw.com/book/ICCIFE-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