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参观工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参观工地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朱老二从马车下来,对冷的直抽抽的徐腾、朱弘历他们吟出了唐代诗人皮日休写作的《汴河怀古》。

秋意萧萧,冷风徐徐,徐腾等人从马上下来,顾不得鼻头通红,涕泪交加,急忙过去捧场:“殿下好雅兴,好文采!”

最近朱老二老喜欢约人出门郊游了,自已坐着马车,躺在沙发上,一口一个热饮,还能和旁边的沈榜谈古论今,好不惬意。

看到鼻头红彤彤的众人围了上来,朱老二心疼的说:“哎呀,定国公、世子可是冷风吹的难受。都怪孤,马车作坊的进度慢了些,没办法及时交付大伙定制的马车,不然大家可以坐着马车,唱着歌喝着小酒就能到了。”

众人神情讪讪,却是懒得理会,要是大家都吹着寒风倒还好,可是独自坐着马车是几个意思,路上大伙发狠想超过他,可是四轮马车的速度竟然不慢。

心里怨气归怨气,大家还是陪着朱老二在工地旁停了下来,这边是新建的马车作坊,占地面积约六百六十亩。此处原来是一处皇庄,有良田和部分荒地,朱老二作价万两银子和宫中买了下来(买地款先欠着),旁边的土地也和地主商议购买。

此处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河畔,土地平整,交通便利,离京城不过六十里,半天都能骑马走一个来回,而且厂区可以直接建设码头,方便货物搬卸。所以这个地方朱老二打算再建设一处园区,将来的马车作坊、毛纺作坊、钢铁作坊和仓储物流中心都会放在这边。

正面是一栋栋厂房,有些还是地基,速度快的大体已经建成,每个厂房长约两百尺,宽也有八十尺(明代营造尺一尺等于现在32厘米,厂房长约64米,宽约25.6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每栋),并排在建的就是十个之多,每栋厂房之间都有三十多尺的间隔道路。厂房以石块为基础,巨木为柱,砖块为墙,高度达二十多尺(约7米),上面是巨大的横梁。

远处,还有大片的公寓楼、食堂、俱乐部、医堂、学堂这些附属设施正在建设。万历承诺的那些工匠已经陆续调遣过来,随同过来的还有他们的家属。负责工地建设的罗鸣启、唐大,让他们直接参加工地建设,自从工匠知道这些建筑建好后,是直接给他们使用的,倒是参与的热情很高。

现在整个工地上,那些泥瓦匠工、工匠和家属,有近万人在忙碌。

看着热火朝天大建设的马车作坊工地,徐腾他们都很惊讶,记得上次路过此地都还没有形成这么大规模的作坊。徐腾拿手揉了揉鼻头,驱赶些寒气,带着鼻音,瓮声瓮气的问道:“殿下,此处如此多的房舍,要做甚?”

“哈哈,定国公可知,孤今日约着诸位来此,可不是观光赏景的,就是想让大伙参观一下孤这马车作坊。”朱老二抱着暖炉,有些炫耀的对着大家说道。

为了这处厂房,朱老二又是负债累累。现在煤场已经进入良性发展,和联盛号罢战后,慢慢的把利润也做上来了,光上个月净利润已经做到七千两,这还是抽出部分资金投入公寓建设的情况下。随着冬日临近,天气日渐寒冷,煤球的销量势必大增,到年底的第一次股东大会上,应该能给股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乐源号那边,其实需要的固定投入不算多。乐源号在外城永定门外购得一块厂房,将旗下的家具作坊、麻将作坊、桌球作坊都迁过去了,滩涂堆场那边仅留下规模比较大戏牌作坊和纸张作坊。乐源号效益很好,已经在南京、杭州、苏州这些大城市开设了分店,凭借着技术和规模优势,那些假冒伪劣产品根本没办法竞争,上个月光利润就达到六千多两。但是之前投入了大量资金,乐源号那边的利润还需要还债,并不能给朱老二提供太多的现金流。

而毛纺作坊,现在还只是小规模生产,所幸需要投入的资金不算多。现在朱老二主要的资金压力在马车作坊这边,买地皮,建设厂房、公寓、俱乐部等建筑,采购原料、设备,人员培训等等,现在已经砸了六万多两白银出去。加上滩涂堆场的公寓、学堂那边也花费了三万多两,朱老二现在是负债累累。不但欠着大德兴票号大把资金,还和江南富商控制的万通票号、盐商的金福票号都有贷款。

这次把这些勋贵土豪带过来,一个是展现自已的实力,拐骗他们投资,另一个也是要和他们最终拍板钢铁厂的投资。

徐腾等人看了繁忙的工地,虽然私底下对朱老二也没什么好话,可今天也被他的气魄所折服。这边虽然不是后世那种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可是在十六世纪的大明朝,那沿着河堤边建设的一片一片厂房,一排一排宿舍,以及各类的附属建筑物、设施,规划有序的道路,无疑让这些勋贵震撼。

他们以前为了维持自已骄奢淫逸的生活和排面,只知道从农户手里剥削地租,只懂得从店铺里面赚取差价,只认识喝兵血收贿赂分赃款,从没有想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也能获取大量的财富。

徐腾看过之后,接上朱老二的话询问,全然没感觉到自已的声音有些发颤,“殿下谋划深远,在下敢问殿下,这个马车作坊每年出息如何啊?”

朱老二今天就来给他们上课来的,在侍卫前出清场后,边带着众人缓缓前行,实地视察工地的建设情况。

“定国公所说的出息,就是卖出的价格减去生产的本钱。比如说田地租赁给佃户耕作,你们收取的地租就是土地的出息;店铺的销售,扣掉进货成本和人工、店铺经营的成本,就是商铺的出息。孤这么说,大家能理解吧?”

众人点点头,他们都是家族的重要话事人,这些浅显的道理当然一点就通。

“还有,你们在在军营里吃的空饷,底下属下送的孝敬,和帮别人平事收的好处费,却是你们身份、地位和官职的出息。”

对于朱老二毫不留情揭开伤疤的话,这些事情大家都懂,可是大家都不会说也不敢说出来,跟在后面的众人有人心中杀机突起,还好意识到说这话的人是潞王殿下,按捺住心头的愤怒,一言不发的跟着。

“你们压迫佃户和兵卒,可曾想过,现在的贫民百姓身无寸缕、田无半亩,不过一日两顿,朝不保夕,勉强度日而已。把他们逼的食不果腹,最终揭竿而起,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事情的后果不用孤来明说吧。诸位勋贵可是和圣朝与国同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朱老二好像没有意识到自已的话已经引起这些勋贵世家不快,老神在在的继续说道:“孤,今日,可不是要给大伙难堪,而是要给大家指条明路。”

见过大世面的这些勋贵豪门可不会因为一个黄毛稚儿的几句话幡然醒悟,虽然心中不快,有着良好教养的徐腾等人还是躬身行礼,嘴上诚恳的说道:“还请殿下赐教。”

“哈哈哈,你们想要的财富就在这里。”朱老二指着大片的工地。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