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造访沈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造访沈府

 

城东,朝阳门大街的礼士胡同,一家小四合院的后厨,两个蛾眉皓齿的豆蔻少女正围着一个煤炉在说话。

“青儿姐姐,你家的煤炉怎不一样?”一个女孩围着一个煤炉转了一圈,问旁边那女孩。

“静妹妹,怎么不一样了?”青儿正在锅里贴着饼子,作为中午的午餐。

“你看,这个炉子光一层就要放三个蜂窝煤球,而我家刚买的煤炉才能放一个。”女孩子好奇的问。

青儿低头看了一下炉子,不以为意,“这是三口炉,家里也有放一排煤球的单口炉,不过今天家里人多,烙的饼子要多些,才用这个三口炉的。”

那个静妹妹的看了一下三口炉的火苗,满眼好奇。

“静妹妹家里没有买煤炉吗?”青儿将烙好的饼子拿出来,放在旁边的盘子里,把一个新的面团贴在锅里,一边问着静妹妹。

“前几日,爹爹也买了一个新的煤炉回来,可方便了,早上点着一次就可以一天不用再去点煤球了,平时家里的热水也常备着。”

青儿笑了笑,锅里的饼子熟的快,要是手脚不麻利点可就烙焦了,便让静妹妹搭把手,边忙活边聊些小女孩的私房话,后厨不时传来一阵阵犹如银铃般的笑声。

这是沈榜的房子,一个四合院,正厢是五间房,正中间的是客厅,右边两间房一个是沈榜两夫妻的主卧和儿子沈腾的卧室,左边是家中老妇人和大女儿沈青的房间,左边厢房隔着走廊便是餐厅和厨房。中间是一个小院子,院里在右侧栽种了些葡萄藤和种些花草,院里打扫地干干净净。葡萄架前面是房屋正门,大门旁边还有两间隔房,分别住着家中一对老仆夫妻老康叔和康嫂,小丫鬟燕子。

沈榜家中就这些人,这个院子是他被委任为潞王府教授,知道自已短期内不会外派,才买下的。他历任县丞、知县,积攒些官囊,可居京城大不易,为了买这个院子,沈榜是掏空了家底,家里也养不起那么多下人。

今天家里客人多,沈青就到后厨帮手,过来一起做客的静妹妹也跟着来帮忙,加上厨娘康嫂,一桌子饭菜很快就打理出来了。

正要去正厅告知还在泡茶闲坐的沈榜他们可以开饭了,却见到康叔急急忙忙的往正厅走来。

“老爷,有一个叫玉牛的少年,说是您的学生,要来拜见您。”

沈榜和他的客人也好奇,没听说过沈榜有个叫玉牛的学生啊?便问康叔,“哦,对方长得如何?”

“十三四岁的少年郎,眉清目秀的,还带着两个仆人。”

沈榜一惊,这个少年该不会是朱翊镠朱老二吧?赶紧要出去迎接。旁人问道:“二山兄(沈榜字),何人来访?”

“应是潞王殿下。”沈榜说完,就急急的走了出去,其他人也是慌忙跟了出去。

这个时候,朱老二带着田八和张峯施施然的走进院子,就看到青儿和静妹妹在厨房那边。朱老二猜想该是沈师家中女眷,给他们作揖见礼,两个女孩羞红了脸,赶忙做了个万福回礼,便害羞的躲回厨房。

朱老二看到沈榜和几人出来迎接,尴尬的说道:“沈师,冒昧登门,请见谅。”说着把准备好的见面礼各式点心、一匹绸缎奉上。

沈榜很是尴尬,今日趁着休沐,约了几个相识的同年、老乡到家小聚,其中就有黄鄢带着夫人、女儿,两家人本来就熟悉,沈青和他小女儿黄雅静也是闺中好友,没想到朱老二真的如此冒昧。

可他来了,总不能把他赶出去,没法子,只得先引见给家中老夫人和妻子见礼。朱老二自然懂事,和老夫人、师娘见礼之后,也送上特意挑好的玉如意和老山参等礼物。

至于沈青这些尚未嫁人的小闺女,按照礼数是不能与男子相见的,朱老二倒有点遗憾,刚才惊鸿一瞥,对两个皓齿明眸的女孩印象深刻,特别是其中一个,似乎在哪里见过。

回到正厅,又与沈榜的其他客人见礼。沈榜的这些朋友,除了六科廊兵科给事中的黄鄢是进士出身,其他也不过是举人,一个叫汤恒岳,在国子监任教;一个叫苗浦,在吏部考功司任事;还有一个叫吴亦樊,在鸿胪寺担任任职。

后世一讲到京官,就以为是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侍郎这些位高权重的大佬,却不知各个部门还有大量的佐贰官、事务官等中下级官员和吏员。他们这些人其实没什么孝敬和油水,全靠俸禄和一些部门的奖金,生活水平也就一般。试想一下,后世京城各部门,衙门里处级、科级的干部众多,真正手上有权力的也就那几个,其他人还不是靠那点工资过着普通生活。

对于朱老二的到来,他们既紧张又兴奋,哪怕是作为言官的黄鄢,也是心中忐忑。他们愿意赴宴,有没有和潞王教授拉近关系的想法,可能只有他们自已知道。

这时候,正厅的饭菜已经准备,厨娘康嫂和小丫鬟燕子将一盘盘菜肴端上桌,推让一番,大家分宾主落座。本来田八和张峯是侍立在朱老二身后的,他今天是来做客的,不想摆高姿态,朱老二让他们到下首落座。

酒过三巡,喝了些酒的大家没有刚开始放拘束和谨慎,话匣子也打开了,说到了京城附近的流民问题。

那个在国子监担任讲师的唐恒岳喝了些酒,便管不住嘴了,“诸位,在下觉得,流民问题也成为京城治安的大隐患。一位在五城兵马司任职的挚友聊起,光上个月,流民所犯各个案件就达一百一十余起。流民问题再不解决,危及国本啊。”

唐恒岳用余光偷偷看了一眼朱老二,发觉他似乎在认真倾听,心中隐隐有些激动。

倒是吴亦樊很会捧哏,“那依唐兄所言,可有良策。”

唐恒岳感激的看了一眼助攻的吴亦樊,“京城所需皆需江南供应,现在京城百万人口,仅凭大运河输入,实为艰难。若流民日增,供输难以为继,届时流民乱起,为祸大矣。所以在下认为,该遣返流民回到原籍,并责令地方官员严加看管。”

沈榜知道自已的学生朱老二从来主意正,怕好友言多必失得罪贵人,赶忙在桌下扯了扯坐在旁边的唐恒岳。

唐恒岳心中恼怒,心想:“你已经跟到贵人,日后必然前途无量,可为何如此阻我机遇,见不得我好?”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