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侧殿的稳婆、宫女进进出出,忙而不乱,准备服侍的太监宫女屏气凝神,丝毫不敢怠慢。
而在正殿,李太后、陈太后等一众宫中贵人正在焦急等待。
不远处的乾清宫御书房,万历还在批阅奏章,接见朝臣,却是有些心神不宁。
今天正是宫女王氏的诞育之日,虽然万历对只有一日之缘的王氏并不感情,可毕竟今天是她为万历生下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心里不免有些期待。
其实不但是万历和宫中贵人,内阁和朝臣也在焦急的等待着。皇帝子嗣事关国本,事关国家安定团结,一个有后代的皇帝,才会得到臣子的忠心拥护。
此刻,万历正在召见陆树德,他是万历选定的山东巡抚人选,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削藩。陆树德己经在山东上任一个多月,今日正是他上任后第一次回京述职,与万历商讨细节。
“陛下,臣己经让人约谈莱州府诸县官员,他们对潞王跋扈恣睢之事颇为无奈,皆能效忠陛下。个别官员有执迷不悟的,臣己经让人仔细甄并提前布置。到时候内外联动,必不让潞王有所挣扎……。”
“潞王是否有异动?”万历冷冷的问道,他也知道削藩潞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本安排八百藩卫是为了控制潞王,可锦衣卫回报,藩卫己不足信了。
“回禀陛下,潞王似乎有了察觉,最短时间出港船只数量激增。”
“啊!可是潞王从南洋调集兵力?”万历有些急了。
因为朝廷并且将潞王定性为叛乱,却是,现在朱老二老实的跟一只鹌鹑一样,要定一个谋逆,李太后那关过不去。
但是万历不想放过朱老二,他只能让徐腾以换防和轮训的名义偷偷调集大同宣府、蓟州、辽东的士卒,集合了三万余各部将士向山东围合。
可这种没有经过内阁、兵部、大都督府背书的军事行动,一应开拔费、粮草、军饷都需要万历自掏腰包。
而且万历也不打算让内阁和兵部介入,一旦朝廷介入,以后的战利品少不得要被分润大部分,这也是一向吝啬的万历愿意出钱的原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三万大军,人吃马嚼,各式装备,一天要大几千块银元。一个多月下来,万历的内帑花费二十几万,让万历心痛不己。
万历心中发狠,朱老二,等我打下莱州府,必将你关到死,绝不饶恕你!
不说万历这一会的心理活动,陆树德倒是老实说道:“臣让人日夜不停在港口观察,倒是出港的人多,回港的人极少。潞王似乎将人口、设备进行转移。”
松了一口气的万历,没有调兵回来就好,不然旷日持久的打起来,自己的内帑受不了啊。突然又想到,“如此,潞王不会是要跑了吧?”
“据臣所知,潞王和王妃依然在胶州,不时在各家作坊视察。”
万历重重的一拳砸在御案上,“可恶潞王狼子野心,朕遣锦衣卫到山东逮捕苗浦,却不曾想被他跑了,连京城的一家老小都不见踪影。潞王这是赤裸裸的挑战朕的底线啊!”
陆树德酝酿了一下,才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臣有句话不得不言。陛下就是太仁慈了,潞王不臣之心人尽皆知,可陛下怕太后担忧,念兄弟之情,一首想感化于潞王。
只是潞王冥顽不灵,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依臣之见,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应当机立断,海陆大军合力,以雷霆之击泯灭潞王之异心!”
万历不置可否,对于这个话题,他谋划许久,却是依然没有最终下命令。除了抢占朱老二产业的私心,更多是来自李太后的压力。
十数年来,李太后对他严苛的教育,让他丝毫不敢惹母亲生气。正是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虽然他准备许久,却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削藩。
心浮气躁的等了许久,也没有听到宫人来报喜,不管陆树德还在喋喋不休的讲述自己削潞王藩的计划,眼神瞄向霍齐。
一旁伺候的霍齐会意,又去门外催促负责探听消息的小太监。从乾清宫到慈宁宫不过百米路程,五步一人十步一位,随时传递消息。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跑步声,这在规矩森严的皇宫大院可是不多见的,除非发生了大事。
随后,霍齐急匆匆的走进来,还没说话,己经饱含热泪跪了下来,口中高声呼喊:“贺喜陛下,王氏诞得龙子!”
万历有些激动的站起身,他从万历六年大婚,从王皇后开始,临幸了几十位嫔妃宫女,却依然没有子嗣。
他都怀疑自己和正德皇帝一样,没有生育能力呢。在李太后的催促下、朝臣的期待下,万历的压力可想而知。
今日宫女王氏生下皇子,他有种扬眉吐气得感觉,皇天终不负我!
在御书房的陆树德,其他太监宫女,也是山呼万岁,为万历贺喜。万历开怀大笑,大手一挥,“着内库,宫中各级职事,每人赏赐,嗯,赏赐一块银元!”
话刚说完,万历有些后悔,刚才太过激动了,这一句话就两万多块银元没了。立马冷静下来的万历暗暗发誓,以后绝对不乱说话了。
倒是那些宫女太监心理失落,第一个皇子诞生,才赏一块银元,不能说不高兴,只是挺失望的。
还好,不一会又传来消息,李太后一高兴,说是每个人太监宫女赏五块银元的喜钱。一下子到手六块银元,也让那些底层的宫女太监高兴起来。
王氏诞下皇子的消息很快就在宫廷内外传开了。正在文渊阁内阁大堂办公的内阁诸臣,听闻这个消息也是欣喜,正准备前往乾清宫向万历道喜。
宫外,勋贵世家早就安排家仆守着等消息,赶紧往府中禀报。这种大事,家中不得早早准备,要是表现的不主动不积极,少不得让皇室觉得自己家不重视。
自大明封爵以来,这些勋贵世家与皇室休戚与共,自然无比关心宫中的大小事情。等会家中爵爷要第一时间进宫贺喜,他们的老太君、当家主母也要到太后宫中恭贺。
接下来,各地督抚要按例上贺表,甚至各国使节都要送贺礼。其他的,封赏王氏,祷告太庙、大赦天下等等。
万历也知道这个流程,接下来一段时间有得忙了。一旦自己的皇子诞生,意味着朱老二不再是名义上到储君,自己对他动手也不会遭到内阁强烈阻拦。
看着还跪在那边的陆树德,万历终于下定决心,“陆卿,削藩一事刻不容缓,卿即刻回山东,主持削藩事宜,切记,一定要完好无损的收复莱州府!”
陆树德大喜,重重磕头,大声应诺,“臣,必不辱使命!”
沉默许久,万历又交待:“潞王乃朕之胞弟,亦太后之骨血,今尔将士,与潞王对垒,亦须善体此意,毋使朕有杀弟父名!”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2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