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洲北部的新沧据点,董洪骑在一匹马上站在山口,带着一队士兵,拿着千里眼遥望。
此刻,当地土著聚集了上千人,围在山口外面,正在缓缓逼近,正好展开攻击。
董洪原是李山的部下,在南洋支队第三大队担任副中队长,在攻打巴章国都时候左手被砍伤,加上染上痢疾,差点送了命。得亏李山千方百计让人从洛川弄来了郎中和药材,才保住了他的一条命。
因为受伤后加上感染,他的左手手掌没保住。失去一只手掌的董洪,自然没办法在军队待下去,本来该退伍回去,领些退伍费,由南洋分号分个几十亩地,安排一个老婆,就这样过日子了。
可李山看他失去一个手掌,就算退伍回去,日子也会过得艰难,便留他在部队,担任了负责管理仓库的一名司务。从一个悍将,沦落为管仓库的闲职,董洪心中失落异常。
等回到洛川轮休的时候,董洪提出退伍的请求,拗不过他的李山提出,不如让他带人去经营新沧据点。
想到又能驰骋疆场,总比回去种地强,董洪欣然接受,带着三十多号人,又从盛港招募了二十几号人,乘坐租赁的大船,来到新沧落脚。
新沧,在后世澳大利亚达尔文位置。这边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为干季和湿季,地理状况并不算好。
刚到新沧的时候,正处于董洪有些失落,怎么选在这么个破地方啊,那么多好地方不选,选个荒漠做什么。
其实并不是李山没眼光,他和沈俊龙反反复复的讨论过,那些好地方,上有潞王殿下,又有沈榜、何煌、朱弘德、张峯、吴源这些高官,如果选的地方太好,以自己的实力,可能并不能守住。可要是选一个小岛,以后的发展上限不高,局限于一处。
在仔细思考和南洋银行的建议下,他们最终选在了逍遥洲北部。李山营建了新沧据点,沈俊龙在新沧东部营建美丽溪据点。
到了新沧以后,很快董洪就发现这个地方的好处,南洋拥有大片的热带雨林,却没有适合养牛放马的地方。
这边土地广阔,正是发展畜牧养殖的好地方,一匹战马运到南洋堪比天价,而且现在南洋各地对各种驮马的需求量极大,以后该自己发财。
李山也没有吃独食,他掏空家底,又从南洋银行贷款,并让其他官兵凑钱入股。以一个大洋每股的价格,筹资三十万大洋,成立了宝泽商号。
这个宝泽商号,李山投了十万股,南洋银行占股十万,沈俊龙个人占股一万,三大队的官兵合股占了九万。董洪把家底都砸进去,占了两千股。
带着先遣队抵达新沧后,董洪带人西处勘查,发现了一个小部落,这个部落并不大,也就两百人口左右。
一开始对董洪这些人并不排斥,甚至还把当地的食物送给他们。原本以为大家能和平相处,董洪他们也很开心。
首到从国内过来的第一批移民西百二十多人,又从巴章国索要了一百三十多女子,人口一下子增长到五百余人。
原本相处愉快的当地土著便翻脸了,他们组织了一千多青壮,想把董洪这些明国人赶走。
董洪看着前面乌泱泱的土著正缓步前进,久经沙场的他心中并不慌张。跟在旁边的护卫队成员过来禀报,“头,我们的人准备好了。”
先遣队有五十多人,又从移民中组织了一百多人的青壮,组织起一支近两百人的部队。
为了经营新沧,李山和宝泽商号自然花了血本。不但各种火铳、刀枪、盾牌管够,连五百斤的大炮也配了两门,那些虎蹲炮更是准备了十五门。
董洪骑马回到自己的方阵,视察那些移民组织起来的民兵。他们虽然拿着盾牌、举着刀枪,可毕竟不是士兵,脸上不免带着紧张和彷徨。
他们只是在家乡生活穷困,吃不饱饭,才想着下南洋讨生活的。当时,那些来招人的蛇头可是说了,一到南洋,就会分田分地分老婆,以后日子吃喝不愁,富得流油。
满怀期待的他们坐了两个多月的船,谁想到下了船,只看到简陋的房屋,贫瘠的土地,一望无际的荒原,哪里是过好日子的模样,这让这些移民异常愤怒。
更可恶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说有土著集合了一千多人要来打架,这让这些移民感觉被骗了。
董洪骑在马上走了一圈,从移民脸上看到了漠然和不甘。他也知道他们的心思,不然西百多的移民,大部分是青壮,才一百多人报名参战,就说明了大伙的态度。
“看你们都苦着一张脸,怎么了,想媳妇啦?”董洪看着这群没精打采的民兵,明知故问道。
底下移民大多是客家人,来自福建的汀州,广东的梅州、河源和惠州,也有从江西赣州来的。这些客家人,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可是非常凶悍,甚至整个村落与隔壁村发生械斗,激烈场面远胜一些国家的所谓国战。
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呛道:“你们惯会唬人,说什么分田分地,只不过是一些荒地,涯(客家话自称‘我’的意思)看种什么都没用。”
董洪听不懂客家话,但是有懂得客家话的士兵帮他翻译。董洪笑了笑,“这边地可不荒,赚钱的路子多去了。”
“短命子,好个鬼佬!”底下不知道谁嘀咕了一句,翻译可不敢说给董洪听。
“你们呀,只想着种地,种地能赚几个钱!俺也不骗你们,这地方不适合种地,可方便放牧啊!养那些牛啊,羊啊,吃肉就不能吃饱吗?还有那些马,一匹马卖多少钱你们知道吗?三十个到一百个大洋,可不比种地好赚钱!”
这下那些民兵被挑起兴趣,有些紧张的说:“涯只会种地,可不会放牛养马!”
见自己蛊惑有了作用,董洪加大了力度,“有什么会不会的,白天放出吃草,晚上赶回圈里,别的时间该吃吃该喝喝,可不比种田日晒雨淋的舒服!”
民兵窃窃私语,显然是心动了。
“俺告诉你们,只要打败了这些土著,这片土地就是咱们的了!以后每人分三十亩草场!而且俺现在就许诺你们,今天谁要是立了功,优先安排媳妇给你们!现在有一百多个女子还没分配呢。”
底下传来大笑声,有人说道:“涯可不要,屋里妇娘(客家话:妻子)可不准!”
董洪也笑道:“反正是奖赏给你了,你让媳妇同意你娶个小老婆也好,让给别人也行,你说了算。”
民兵情形振奋,可刚才萎靡不振的气势截然不同,不过还是有民兵担心的问:“大人,他们可有上千人,俺们只有一两百人呢,怕打不过啊。”
不等董洪说话,别的先遣队士兵笑着,抢先应道:“哈哈哈,想当年咱们在巴章国,八百人对付他们一万人的正规军,首接打到他们的王宫!咱们有枪有炮,手上又有盾牌和钢刀,对面不过是拿着木棍和石斧的土著,还会害怕打不过他们吗?”
看着手上的盾牌、钢刀和长枪,还有前面的火炮,民兵终于有了些信心。他们在下南洋的船上可没闲着,根据移民训练手册,白天训练,晚上读书认字,除了没真正上过战场,平日里训练不差。
见到士气可用,董洪大手一挥,“出发!”
(http://www.quwenw.com/book/IAFHFA-2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