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琼英怒斥阎中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4章 琼英怒斥阎中立

 

张清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小弟只能试试,却没有十足的把握!”

杨哲道“妹夫,你先试试,不行咱们再想其他办法!”

当下,杨哲让人将丁得孙、龚旺和阎中立三人请了上来。

听闻张清己经投降,丁得孙和龚旺又感念梁山不杀之恩,便都投降了。

杨哲便让他们仍旧协助张清,率领本部人马,镇守东昌府。

唯有阎中立犹豫不决。

他看向张清,语重心长道“张都监,咱们同守东昌府这么多年,你绝对不是贪生怕死之辈,缘何今日要以身侍贼?”

“大丈夫生于天地,有所为有所不为!”看张清不回答,他又道“苟且活着,不如从容就死……”

“阎相公教训得是!”张清长叹了一口气“只是如今大宋己经乌烟瘴气,咱们这些年为了维护东昌府这一番清宁,又费了多少心思……”

“知难而退,忘本负义,岂是大丈夫所为?”阎中立脸色一凛。

张清顿时觉得羞愧,不好再答。

他的话,却惹怒了一旁的琼英。

她走上前,盯着阎中立怒道“你这老头,怎么尽是这些歪理邪说来数落我家夫君。我家夫君,这叫弃暗投明。”

“如今大宋朝廷乌烟瘴气,朝堂佞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这世道是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

“这些年本就苛捐杂税众多,百姓辛辛苦苦种地一年,甚至都赚不到的口粮,多少人活活饿死?这朝廷有人看到吗?有人为他们的死活想过吗?”

“天子爱奇石,便从各地征收花纲石,江南多少百姓为此丧命,难道朝廷看不见吗?南方为什么会那么多人跟着方腊造反,那也都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

“沧州柴进柴大官人,本是皇室之后,家中更是有高祖皇帝赐的丹书铁券,却还是被朝廷百般算计,要害他性命,不得不揭竿而起。”

“辽兵南下,劫掠河北、青州一带,这朝廷是怎么应对的?居然令各州各县不要出战,龟缩城内,任由城外百姓给辽兵蹂躏。多少人枉丢性命,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之前太原府周围贼兵肆虐,官军平叛之后,西处劫掠地方,比贼寇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有甚者,还杀良冒功,此时都闹到京城去了!”

说到这里,她双眼噙泪“琼英父母,都是安分良民,守着几亩薄田,经营几门生意,方才积累了些家财。他们看不得乡民受苦,还时常散发家资救助地方,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可就是朝廷任命的县官,勾结盗匪,将我父母杀害,抢占我家家产,还要对我赶尽杀绝。这就是你说的该效忠的朝廷?”

“这样子的朝廷,己经无药可救。若是仅仅为了心中的那一份所谓的忠心,而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那就是愚忠,就是蠢蛋。”

“这几年我家兄长带着梁山,替天行道,做的这些事情哪一件不比这朝廷强?东昌府离梁山并不是很远,我就不相信,你没有听说过梁山治下的那些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梁山治下,百废待兴,百姓日子或许不富裕。可是他们至少不用再担惊受怕,不用被欺压,能够安安心心过日子,只要够努力,日子总会红火起来!”

“即使你心中不愿意承认,可刚刚城里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吧!梁山打破城池后,对百姓秋毫无犯,更是抚恤无辜死伤百姓,朝廷的那些兵马能做到?”

“什么是真正的好官,什么是真正的爱护百姓,不是光靠嘴皮子说出来的。”

说到激动处,琼英满脸通红,双眼圆睁紧紧盯着阎中立。

豆大的汗珠,从阎中立的额头上滚下来。

他想要辩驳,却一时语塞,却又不知道该从如何辩驳。

他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会有一天,会被一个小丫头,说得哑口无言。

他的心中,何尝不知道,琼英说的这些。

这些年,为了护一方周全,他又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气。

只是,他是大宋的官,之前心中不愿意承认罢了。

或许是看到阎中立尴尬,张清上前拉了拉琼英“阎相公是个好官,跟你说的那些人不一样。”

琼英嘟囔着嘴道“夫君,你别护着他!我就是看不到他自己迂腐,不明大义,还要来说教你的模样!”

“夫君?”阎中立一愣,疑惑地朝张清看了过去。

他知道,这些年,张清是一首没成亲的。

张清也没隐瞒,便将仙人梦中让他教授琼英飞石,定下宿命姻缘的事情说了一遍。

阎中立这时才知道,眼前的女娃,居然就是自己看到的,赚开城门的那少年将军。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既然将军有此奇缘,怕也是命中注定。”

说完,他看向琼英道“弟妹好一张利嘴,说得老夫都无地自容了。”

看到琼英还是一副气鼓囔囔的样子,他叹了口气,看向张清道“罢了!罢了!既然杨寨主仍请将军镇守东昌府,老夫便留下来助你一臂之力。”

说完,他看向杨哲道“只是不知,杨寨主可愿留老夫一条性命,协助张将军治理东昌府?”

杨哲笑道“杨哲替万千百姓谢谢阎相公!只是,恐怕仅仅一个东昌府还不够,还得烦劳阎相公一并护我郓州百姓。”

阎中立闻言一愣,旋即脸色一喜。

整个郓州,这可比治理一个小小的东昌府,大太多了。

阎中立既降,皆大欢喜。

杨哲又看向他们道“我听闻,咱们东昌府内有一个兽医,复姓皇甫,名端。据说此人善能相马,知得头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可,乃是伯乐之才。不知几位可曾认识?”

张清忙回道“兄长说的这人,小弟熟识!平日军中马匹多有病症,都是他帮我看治的。他本是幽州人氏,因生得碧眼黄须,貌若番人,以此得了个紫髯伯的名号。若是兄长有用他处,可唤他前来效力。”

杨哲闻言大喜,慌忙让张清去请皇甫端前来。

不多时,张清引一人转来。

杨哲见皇甫端碧眼重瞳,虬须过腹,端的仪表非俗,便请他也坐把头领的交椅。

皇甫端感杨哲恩义,当下便道“承蒙杨寨主和张都监看重,皇甫端愿效犬马之劳。只是小人出身低贱,只懂得些医兽之术,如何担得起头领之位。”

杨哲笑道“皇甫兄弟此话差矣!术业也有专攻,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是金子,在咱们梁山就一定能够熠熠生光。”

说完,他又道“而且,我还有一件大事,想要请皇甫兄弟帮我去办!”


    (http://www.quwenw.com/book/HE0H0B-2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