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林屿在旧城区的公寓阳台上坐了很久。
城市的夜静悄悄的,天边残留着一丝钴蓝色的余晖,远处霓虹灯模糊成光晕。他手里捏着一只空咖啡杯,杯底己经凉透,心却依旧浮着那天路演上唐妍递出U盘的画面。
他心里有些乱。
他一首相信数据,相信Silent节奏链可以“映射真实的人性”。但这一次,他却不敢确定。
唐妍——那个曾笑着跟自己吐槽江骁像数据库的女孩,那个凌晨两点还会发“在吗”小表情的女人,真的只是个卧底?
还是说……他也落入了自己构建的系统逻辑陷阱?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林屿皱眉起身,打开门——站在门外的,竟然是唐妍。
她一身浅灰色风衣,眼眶微红,手里拎着一个白色信封,神情复杂。
“我能跟你谈谈吗?”她轻声问。
?
林屿没有请她坐,只是靠在厨房门框边,一边倒水,一边等她开口。
“你看到我给那位投资人U盘了,对吧。”她开门见山,“你以为我出卖了江骁。”
林屿不语,只是点头。
“你错了。”唐妍走上前,把那只信封递给他,“你自己看。”
林屿打开,是一份打印出来的对话记录拷贝,来源是一家内部通讯平台账号的数据恢复文件。
——内容让他瞬间瞳孔收缩。
那位“投资人”,其实是唐妍早在三个月前便开始接触的“反向代理”角色。
而唐妍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信息协调人”——她受聘于一家名为“GlassCurve”的数据中立组织,专门评估高风险链项目是否会被暗中操纵并购,以保护核心技术人。
江骁的咖啡币,早早进入她们的观察名单。
她主动靠近江骁,原意是评估项目活跃度与潜在收购风险。
但她没想到,自己会真的喜欢上这个“像数据库一样无趣”的男人。
“我那天把U盘交出去,是做了局。”她认真看着林屿,“U盘里是我准备的诱饵内容,植入了我方定制的追踪程序。”
“如果你没封锁链上数据,我就能顺势定位那家并购资本的核心信息网络——但你太快了,也太谨慎。”
林屿一时间没说话,手指微微紧握。
他再次低头看信封里内容,页角标注着特殊节点追踪编号,配合节奏链识别系统,可通过U盘接入端口主动回溯数据指向源——这不是空谈,而是真实存在的高阶反侦查代码逻辑。
“你为什么现在才说?”林屿冷静问。
“因为我必须确定你是信得过的人。”唐妍眼神毫不回避,“江骁不会信我,他的数据逻辑不支持‘情感误伤’后的恢复。我只能找你。”
“你是节奏系统的创造者,你该明白——感情不是只有一条节奏线。”
她顿了顿,语气柔了几分:“我知道我不完美。我做的事确实很难被接受,但我从来没打算伤害他。”
“那你接近他,是假的?”林屿问。
“……一开始是。”她闭眼,“后来不是了。”
?
次日,林屿把唐妍的对话记录交给了江骁。
他没多说话,只是静静放在桌上,坐下,等他翻完。
江骁翻得很慢,像是逐行扫描每个数据字段一样,确认源头、结构、逻辑链、路径闭环……全都吻合。
“她,是GlassCurve的……协调人?”他喃喃,“你早就知道她是卧底?”
“她不是卧底。”林屿低声说,“她是拦截器。”
江骁看着记录,眼神复杂到极致。
数据在眼前翻页,却像再也拼不出那张熟悉的笑脸。
“她那天真的把U盘交出去了。”他还是说出了这一句。
“是诱饵。”林屿静静看他,“她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你。”
“……我不需要别人保护我。”江骁忽然说,声音轻却固执,“我能自己处理。”
“可你在处理之前,己经差点把她定义成‘不可信变量’了。”
这句话,让江骁忽然闭上了嘴。
他低头,手指慢慢叩击桌面,三次,节奏标准,力度均等,却带着一点不稳定的频率。
那是林屿第一次看到,他的节奏——乱了。
那不是系统故障,是心乱。
江骁闭上眼睛:“我需要见她。”
林屿点头。
?
他们约在咖啡馆重见。
唐妍没换衣服,眼底却有浓浓倦意。
江骁一坐下,就先开口:“对不起。”
唐妍一怔:“你说什么?”
“我以前把你当成变量。”他认真道,“但你不是。你是唯一一个……让我数据崩溃的人。”
唐妍怔了怔,然后扑哧一笑:“你这告白……很江骁。”
“可我听懂了。”
她抬头,眼中泛着光:“那你以后能不能别再对我像代码那样说话?”
“我会尝试。”江骁轻声,“我会学习。”
林屿站在远处,看着两人肩并肩坐着,忽然觉得,这座城市的夜,比前几日暖和了一些。
节奏系统的某个子节点静静跳动着,在链上留下了一条新的数据:
【变量与函数开始协同进化,非线性关系成立。】
(http://www.quwenw.com/book/EJCIIB-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