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经济16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4章 经济16

 

在日本华族,家族荣誉固然重要,但也必然不是全部。

相比那时的中国的宗族文化和百年后老人去世后的断亲,一个太深,一个太浅。

从德川缘一瞒着禾子不告诉她藤原正义到上海的消息就可以看出,他并不想禾子参与进这件事情当中,那当初为何同意他去东京大学学经济呢?

东大精英荟萃,华族子弟和优秀的平民子弟都有,之前德川可能希望能招平民子弟入赘,林原去年还看到几个年轻的面孔出现在德川身边,看着也不像是宪兵队的,现在都不见了;现在可能更多希望禾子能同同为华族的高木联姻,毕竟不想让她参与又叫她来上海,总不能是看上藤原了吧!

?(?'?'? ?)?

想起那晚德川的神情,林原思绪飘远,他感到一股寒意袭来,他向来以为父母之爱都是不掺杂质的、倾其一切的、最纯净无暇的,而当方才那些想法涌上来时——

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

自从这日外出并没有被德川指责,林原便多次带禾子外出。

开始是翻墙,后来首接走了正门,也相安无事,林原便也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灯火璀璨,本该静谧的黑夜却人声鼎沸,霓虹灯光泼洒在鳞次栉比的建筑群上。

众所周知,虹口有着“东方百老汇”之称,电影院众多,多集中在乍浦路上,胜利电影院就是其中一家。

满墙的宣传海报,最显眼的是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田坂具隆的《五个侦察兵》,都是二月新上映的电影,区别只是一张海报下人潮汹涌,各类肤色的人群都有,而另一张……

此外还有米高梅的《大地》和华纳兄弟的《左拉传》在映。

淞沪战后,胜利电影院的行政管理框架仍未瓦解,因此仍然是以欧美片为主,但审核也不拒绝日本宣传军/国/主义的电影,毕竟这些电影的受众都是日本人,他们用战争遗祸荼毒自己的侨民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自然,也因为如此,这些电影院都得以在日军的“治安强化”阴影下顽强地亮着。

霓虹灯下,人流如织,大多是赶在宵禁前消遣的白领,亦或是调笑的情侣。

空气里混杂着香烟味、刺鼻的香水味、难闻的脂粉气息,喧嚣声中夹杂着日语、上海话、英语和偶尔响起的俄语、法语,像一锅煮沸的大杂烩汤,又像一道什么都有的拼盘,端看人们怎么理解了。

胜利电影院在同时代自然算好的了,当然相较于后世还是是不能比的。

看到林原捂着鼻子,绕开一个搂着水蛇腰美女的烟枪,禾子反而放下了手中的手帕,她用手捂住嘴,无声的笑道:“正二哥还是老样子啊!不喜烟味。”

“看什么?”

禾子看着墙上贴的海报,指了指《五个侦察兵》,“这个吧!”

戏院的售票窗口前,挤着黑压压的一片人。

队伍挪动缓慢前移,人群中不时响起抱怨声。

终于排到的孙辉将手中攥着的几张皱巴巴的法币递了过去,今天是他和妻子结婚周年纪念日,他下班后特意带妻子去看新上映的电影。好不容易挪到窗口,他将钱递进去:“大地,两张票,谢谢。”

“不够。”瘦高个的售票员接过钞票一看眼皮都没抬,就退了回去,“两张一元两角。”

孙辉瞬间就急了:“不对啊,我昨天才来问过还是三角一张,你是不是搞错了?我要的是《大地》,去年上映的,不是新片。”

“没错,法币就是一元两角。”

孙辉还想再说什么,售票员就不耐烦了,他敲了敲桌子说:“涨了就是涨了,问什么问?要看就看,不看就走。”

“是啊,赶紧的!”

“不买就滚,后面还有人呢!”

几个日本浪人在后头呜啊呜地鬼吼着,“欧!欧!欧!”

“怎么说涨就涨?” 孙辉提高了音量,“一天涨了一倍,你们这不是坐地起价嘛!”

“就是就是!”

那售票员冷笑一声,终于抬起了头:“嫌贵别买啊!呵!法币……” 他故意拖长了音,带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居高临下地说,“法币贬值得厉害,我们总得跟着行情走吧!”

事关切身利益,后头的人群中也有人躁动起来。


    (http://www.quwenw.com/book/EBBABC-1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