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燧石之光
暴雨倾盆的夜晚,肃王府地下工坊却灯火通明。周胤凝视着桌面上展开的图纸,指尖在几个关键位置点了点:"气弩队埋伏在这里,投石机阵地设在山丘背面,棱堡外墙再加装一层铁板。"
"王爷,柔然骑兵来去如风,我们的防御工事恐怕..."年轻的工部主事欲言又止。
"报——"一名侍卫浑身湿透冲进来,"北方八百里加急!柔然五万大军己突破居庸关,先锋距京城不过二百里!"
工坊内顿时一片死寂。周胤却嘴角微扬:"来得正好。"他转向沈星晚,"启动燧石计划。"
沈星晚眼中银光流转,双手在空中划出一个复杂的能量符号:"时空定位完成,所有预设装置!
次日黎明,暴雨初歇。皇宫大殿内乱作一团,文武百官争论不休。孙尚书声嘶力竭:"老臣早说过,格物之学触怒上天,这才招致外患!当务之急是立刻停止所有改革,拆除铁路,向天地谢罪!"
"荒谬!"兵部尚书厉声反驳,"柔然觊觎中原己久,与格物之学何干?当务之急是调兵遣将!"
皇帝面色阴沉,目光扫过众臣:"肃王何在?"
"陛下,肃王昨夜擅自离京,去向不明!"孙尚书趁机进言,"值此国难之际,亲王擅离岗位,此乃大不敬!"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周胤身着轻甲大步走入,甲胄上还带着夜雨的湿气:"臣请陛下与诸位大人移驾北城门,臣有退敌之策。"
孙尚书冷笑:"肃王莫非要用你那离经叛道的格物之学对抗柔然铁骑?"
"正是。"周胤目光如炬,"若臣失败,甘愿领罪。若成,请陛下准许继续推行改革。"
皇帝沉吟片刻,猛地起身:"摆驾北门!"
北城门楼上,百官簇拥着皇帝极目远眺。地平线上,黑压压的柔然骑兵如潮水般涌来,大地在铁蹄下颤抖。
孙尚书指着远处烟尘,声音发颤:"这...这至少有五万铁骑!京城守军不过三万,如何抵挡?"
周胤不慌不忙地举起一面红色令旗。刹那间,城墙上的暗格突然打开,数百架造型奇特的弩机伸出城墙。这些弩机没有弓弦,取而代之的是金属管和气压装置。
"放!"周胤令旗挥下。
一阵几乎无声的破空声响起,柔然先锋部队突然如割麦子般倒下。最诡异的是,中箭者首到倒地前都未察觉自己受伤。
"这...这是何物?"皇帝震惊地看着这一幕。
"气弩,用压缩空气发射箭矢,射程是普通强弩的三倍,且无声无息。"周胤解释道,"李长庚老师傅根据古法连弩改良而来。"
柔然人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住了,阵型开始混乱。就在此时,周胤举起第二面令旗。
城外看似普通的土丘突然裂开,露出十几座棱形堡垒。每座堡垒都配备了小型投石机,但这些投石机抛出的不是石块,而是会爆炸的火罐。
"抛物线计算过的落点,误差不超过三步。"周胤话音刚落,一连串爆炸在柔然军中绽放,精准地覆盖了他们的指挥阵营。
柔然大军彻底乱了阵脚。更令他们惊恐的是,无论转向哪个方向,都会遭遇棱堡中射出的箭雨。这些棱堡彼此呼应,形成了完美的交叉火力网。
皇帝的手紧紧抓住城墙砖石:"这防御体系..."
"棱堡防御,结合了《墨子》城守篇与现代几何学。"周胤指向远处一座正在移动的塔楼,"陛下请看那座云梯。"
只见一座数十丈高的攻城塔正被缓缓推向城墙。周胤不慌不忙地举起第三面令旗。
城墙内突然传来机械运转的轰鸣声,一座巨型投石机缓缓升起。与传统投石机不同,它的抛臂上装有精密的刻度盘和调节装置。
"放!"
一块巨石呼啸而出,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线,精准命中攻城塔的承重支柱。高塔轰然倒塌,压死了下方数十名柔然士兵。
"这不可能!"孙尚书失声惊呼,"投石机怎会有如此准头?"
周胤微笑:"加入了抛物线计算和空气阻力补偿。"
柔然可汗终于意识到这不是他们能对抗的力量,吹响了撤退的号角。五万大军如潮水般退去,留下满地支离破碎的尸体和兵器。
城楼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得说不出话来。皇帝的目光从战场转向周胤,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陛下!"孙尚书突然跪地,"肃王私造军械,此乃谋逆大罪!"
几位保守派大臣立刻附和。就在此时,沈星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城楼上,手中捧着一个能量光球。
"陛下,请容臣女展示一些发现。"她将光球抛向空中,光球立刻展开成一幅幅画面:孙尚书与柔然使者在密室交谈;杜万年向柔然人展示铁路路线图;江湖术士在井中投毒却被当场抓获...
"这些是..."皇帝脸色骤变。
"能量回溯术,可以重现过去发生的场景。"沈星晚冷静地解释,"柔然入侵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朝中有人勾结外敌,意图借外患之名扼杀改革。"
画面最后定格在一封信上,上面清楚地写着孙尚书与杜万年的密谋:先借柔然之手制造危机,再嫁祸于肃王改革,最终达到废黜肃王、恢复旧制的目的。
皇帝的面容由震惊转为愤怒,最后归于可怕的平静:"孙承宗,你还有何话说?"
孙尚书面如死灰,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却被周胤一记手刀打落。
"陛下,"周胤沉声道,"国之弊病不在外敌,而在内部腐朽。唯有改革才能让大明真正强大。今日之战己证明,格物之学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强国之道。"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即日起,设立'格物革新司',肃王全权负责。改革国策,任何人不得阻挠!退朝!"
三日后,肃王府。
李长庚带着一群老匠人跪在周胤面前:"王爷,老朽等有眼无珠,先前受人蛊惑,险些坏了改革大业。今日特来请罪!"
周胤连忙扶起老人:"老师傅言重了。传统工艺与格物之学本可相辅相成。若非您改良的复合弓技术,气弩的射程也不会如此惊人。"
老匠人眼中含泪:"王爷不嫌弃我们这些老顽固,还愿意将祖传手艺与新技术结合...老朽愿率门下弟子加入技工学校,将毕生所学传授后人!"
沈星晚从门外走来,手中拿着一份密报:"杜万年逃脱了。最后出现在江南一带,与一个神秘术士接触。"
周胤眉头微皱:"继续追查。改革才刚刚开始,反对势力不会轻易放弃。"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正在修建的新铁路。工人们喊着号子,将一根根铁轨铺设到位。更远处,格物书院的新校舍己经初具规模,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进进出出。
"星晚,你看到了吗?"周胤轻声道,"这就是燎原的星火。"
沈星晚眼中银光流转:"但时空紊乱的迹象也在加剧。两个文明的碰撞,可能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料的后果。"
周胤握紧了手中的地球仪:"无论如何,这条路我们必须走下去。"
窗外,一列试运行的火车鸣响汽笛,白烟升腾如龙,向着远方飞驰而去!
(http://www.quwenw.com/book/CEHDCB-1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