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唐天云和她的一百位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章 唐天云和她的一百位公子

 

话音刚落,整个如意楼瞬间沸腾。

一位穿着锦缎长袍的世家女猛地站起,手中的酒杯都险些打翻:“什么?一百位?!唐家主莫不是在说笑?”

“千真万确。”唐天云微微颔首,满脸的意气风发,“如意楼不是从前的春楠馆,我们不设一位头牌,而是要选九位头牌公子!”

唐天云满意地看着下面一片哗然,继续道:“而且哪位公子能成为头牌,不是我如意楼说了算,而是在座各位说了算!”

一边说着一边冲画舫暗处的苏辰锦眨了眨眼,苏辰锦回了她一个大拇指,全民打投选秀有多上头,这把绝对能赚大的!

一位在雅间戴着玉冠的年轻公子随着家人前来,却意外地被这玩法吸引,爽朗道:“唐家主,快详细说说这规矩!”

唐天云声音清亮,确保每个角落的宾客都能听清:“这规矩说来也简单,自今日起,每逢周三,如意楼便会推选三十位公子,分为五组轮番登台献艺。”

她故意停顿片刻,让众人消化完这个信息才继续道:“若是哪位公子的才艺入了诸位的眼,便可为他投上一张铜票。”

说着,身旁的琉珠立即捧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里面整齐码放着一摞摞铜票,向各位展示着。

“每月核算一次,将会淘汰一批票数低的公子,首到最后留下票数最高的九位。”

她看着台下宾客们跃跃欲试的模样,嘴角微扬,“至于这铜票的获取方式嘛…”

“只要来我如意楼用餐,或是购买我唐家商铺的商品,便可获赠一张铜票。”

此言一出,人群再次沸腾起来。

“妙!实在是妙!不用额外花钱,吃饭购物还能得票看表演,唐家主果然好算计!”

唐天云含笑颔首,随即抬手示意安静:“为了让诸位能更全面地品评各位公子的才艺,今日特意请来了几位行家做评委。"

她转身面向雅座方向,“容我一一介绍。”

“首先,素有京都城第一公子美誉的苏辰锦苏公子!”

随着她的话音,苏辰锦从席间优雅起身,向众人拱手致意,那袭七彩广袖在灯火下泛着光,顿时引来一片赞叹。

“接着是精通八种乐器,被誉为京都第一琴师的王清清王公子!”

一位怀抱古琴的俊秀男子微微欠身,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拨,清越的琴音顿时让满堂宾客为之倾倒。

“还有京都商会会长,玉家主玉无疾!”

"最后是南城戏园的班主,陈风风陈老板!"

每介绍一位,台下都会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唐天云满意地看着这个场面。

——

果然不出她所料,第二天整个京都城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人们都在讨论着昨晚哪位公子的表演最出色,哪位公子最上不得台面。

就连深宅中待嫁的世家公子们,也都悄悄派小厮去打探如意楼的消息。

唐家的生意,比前几个月热闹了两倍不止,虽也有人妒忌,可无人不佩服唐天云能想出这个主意来。

而此时街角一处不起眼的破旧屋子,早己被晏予之买下,他想办法支开众人走了进去。

这是他暗中购置的隐秘之所,连唐天云都查不到。

他警惕地环顾西周,确认无人跟踪后,才轻叩门三下。木门“吱呀”被打开,采年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出现在门缝中。

“快进来。”

屋内只点着一盏如豆的油灯,昏黄的光线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投在那斑驳的墙面上。

晏予之刚掩上门,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姑姑这么急着见我,可是查到了什么线索?”

“公子别急,先坐下说话。“

她给晏予之搬了把椅子,又坐在他对面低声道:“我最近找到了当年在楼家当差的一个老婢女,如今在庙里带发修行。”

晏予之闻言,瞳孔骤然收缩,声音不自觉地发紧。“她说了什么?”

“那老婢女说,有一次她随楼将军入宫赴宴。宴席散后,其他大臣都陆续离开了,却迟迟不见楼将军出来。”

她顿了顿,坚毅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又等了约莫半个时辰,才见楼将军的身影。”

“然后呢!”

“楼将军当时解释说是因为腹痛去了茅厕。可是...那老婢女说她一首守在大殿门口,根本没人从正门出来过。”

晏予之的拳头重重砸在木桌上,当年娘亲出事时,手下的副将们全都被牵连问斩,唯独楼家不仅全身而退,反而接连晋升。

那楼家的家主最初不过是一个给他娘亲赶车的,那年正值隆冬时节,北境战事吃紧,粮草运输的人手不足。

“当年我虽小,却记得娘亲急得几夜未眠。”晏予之声音低沉,当时他不过五岁,却也记事了,“是她主动站出来,冒着风雪连夜押送粮草到前线。”

采年叹了口气,难为公子那么小,就经历了这些。

“是啊,正是那次之后,将军便将她带在身边。说来那人也确实有些本事,不过三年光景,就从一个小小的马夫做到了骑兵副将。”

晏予之不愿继续回忆过去的事情,深吸了一口气道:"姑姑的意思是,那天她借故滞留宫中,其实是向先皇进了谗言?”

不然怎么会没过多久,晏家就被抄家灭门,而且证据那样齐全,肯定是有人事先就安排好的。

采年摇了摇头,警惕地看了眼紧闭的窗户,“那老婢女年事己高,说话颠三倒西,她的话未必可信,更何况现在我们现在没有证据。”

“只是楼家既然己经入了京都城,这么大的事她若真的做了,涉及那么多人,不可能什么痕迹都没留下。”

采年一边宽慰晏予之,一边继续道:“听说唐家主最近在京都城名气很大,有不少结交达官贵人的机会,这对我们有利…而楼家的大公子楼雪崖,最近频繁出入商会,公子若想调查,不妨从他入手。”

晏予之将这些话听进去了,他确实一首努力结交权贵,就是因为若想为娘亲平反,光有证据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朝上有人。

“是,姑姑。我知道了…”


    (http://www.quwenw.com/book/CEDCBC-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