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权臣罪行败露,被罢官抄家。而贵妃母家的贪污案也真相大白,原来是权臣伪造证据。经此一事,贵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她也更加明白,在这宫廷之中,唯有步步为营,才能长久立足。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后宫中其他妃嫔见贵妃愈发得宠,嫉妒之心顿起。其中,以贤妃为首的一派暗中谋划,企图寻找机会扳倒贵妃。
一日,贤妃听闻贵妃宫中的一位宫女与宫外商人有往来,便添油加醋地向皇帝奏报,称贵妃勾结外臣,意图不轨。皇帝本就对后宫与外臣勾结之事极为敏感,听闻后心中不免起了疑心。
皇帝下旨彻查此事,贵妃得知后,心中虽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
她一面命人仔细调查宫女与商人往来的真相,一面亲自进宫向皇帝解释。原来,那宫女只是家中贫困,与商人交易一些旧物以补贴家用,并无勾结外臣之举。
真相大白后,皇帝深感愧疚,对贵妃更加宠爱。而贤妃的阴谋败露,被皇帝斥责,在后宫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贵妃经此风波,更加警惕,也更加懂得在这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保护自己。
然而,贤妃虽遭斥责,却并未就此罢休。她暗中联合几位与贵妃有嫌隙的妃嫔,打算再设一计。
这日,御花园中举办赏花会,众妃嫔皆盛装出席。贤妃趁人不备,将一支名贵的簪子悄悄放入贵妃的裙摆处。
而后,一位妃嫔佯装发现簪子,高呼这是皇后赏赐给她却不慎丢失之物。众人皆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贵妃,贵妃心中暗叫不好。
她冷静地环顾西周,突然注意到贤妃嘴角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贵妃心生一计,她缓缓说道:“这簪子虽在我裙摆处,但未必就是我所拿。
不如查一查在场众人今日的行踪。”经过一番查证,贤妃在簪子丢失时段曾独自在附近停留的事被揭露。
皇帝大怒,将贤妃打入冷宫。贵妃再次化险为夷,她深知,这后宫的争斗远未结束,但她己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
然而,贤妃在冷宫仍不甘心失败,她买通了一位小太监,让他在御膳中下毒,妄图嫁祸给贵妃。
小太监趁着夜色潜入御膳房,正准备下毒时,却被贵妃安插在御膳房的眼线发现并制服。眼线第一时间将此事告知贵妃,贵妃迅速进宫向皇帝禀报。
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下令彻查此事。很快,贤妃的阴谋便被查得水落石出。皇帝盛怒之下,将贤妃赐死。
其他与贤妃联合的妃嫔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有的被降位分,有的被禁足。经此一役,后宫中再无人敢轻易与贵妃作对。
贵妃虽在这场争斗中再次获胜,但她明白,后宫的平静只是暂时的,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阴谋诡计等着她。她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守护好自己在宫中的地位。
就在贵妃以为能稍作喘息时,皇后却坐不住了。皇后表面端庄贤淑,实则心胸狭隘,她一首视贵妃为眼中钉。
皇后听闻贵妃又一次挫败对手,决定亲自出马。她利用自己的权势,买通了贵妃身边的贴身丫鬟。这丫鬟禁不住诱惑,在贵妃的茶水里下了慢性毒药。
起初,贵妃只觉身体有些不适,并未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她的病情逐渐加重,卧床不起。
皇帝心急如焚,召集太医会诊。太医们却都查不出病因。贵妃心中生疑,暗中调查。终于,丫鬟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她的注意。一番审问下,丫鬟道出了皇后的阴谋。
皇帝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虽念及皇后母仪天下多年,未废后位,但也削减了她的权力。贵妃病愈后,更加坚定了在后宫斗争中守护自己的决心,她清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会继续。
(http://www.quwenw.com/book/CCFDAH-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