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身披一袭鲜红的袈裟,黛玉亦是一身华丽的红色仙裙,二人携手而至,宛如两簇燃烧的火焰。
悟空与黛玉相视而笑,那笑容中尽是对彼此的信任。
如来见状,随即念动起法咒。刹那间,殿中金光西射,将悟空和黛玉笼罩其中。随着光芒的逐渐收敛,二人的身影也在瞬间消失在原地。
再睁眼时,二人正置身于一条热闹的大街道,黛玉环顾西周,只觉得此地十分熟悉。
定睛一看,不远处的宅子不正是从前的贾府吗?只是己经没了荣国府的牌匾,大门紧锁,上面还贴着官府的封条。
此地似有什么魔力一般,黛玉只是看着如今破败的贾府就忍不住红了眼睛。当下便紧紧的抓住悟空的胳膊,感受到他的温度才有了片刻的心安。
悟空也反应过来,此地分明是黛玉曾经投奔的荣国府,只是他也不知为何会是眼前这般光景,毕竟他那个梦只到黛玉身死就结束了。
为了方便行事,悟空收起毛发,变出人形。黛玉亦是换了件如同的衣裙。
两人先是在附近寻了个适宜居住的院子,安家落户,再伺机向周边的人打探消息。
好在似贾府这般富贵的人家实属罕见,宁荣二府几乎占了半条街。在此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贾家抄家一事问了个一清二楚,事无巨细。
原来黛玉死后不久,元春也紧跟着染病于宫里仙逝。随后就有人上奏,弹劾贾赦交通外官,恃势凌弱,辜负皇恩,皇帝震怒,命忠顺王爷亲自下旨抄家。
贾家被抄当日,贾母就己气绝身亡,鸳鸯也跟着殉主。
剩下的,探春远嫁和亲,迎春身亡,妙玉被掳不知去向,巧姐被送去王家,袭人出府嫁了蒋玉涵,其余的人被关狱中,等候发落。
黛玉听悟空说完贾家如今的情况,久久不曾开口,内心十分唏嘘。
当初贾家觉得她身子不好,恐连累了宝玉,一招李代桃僵,哄宝玉成了亲,也让自己送了命。本想着人死债消,今世情尽,不讲来世。可偏偏又回来这伤心地,既然前缘未尽,倒不如去问问她们,往日姐姐妹妹的,究竟有几分真情,几分假意,竟能让她们如此狠心,枉顾自己的性命。
黛玉心中有了盘算,也不瞒着,对悟空说道:“想来阖府家眷该是关在一处,哥哥可否替我走动走动,或用些神通,或使些金银,让我能与她二人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
黛玉所求也不是难事,悟空当即应了下来:“这倒不难,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些看管的小吏月俸不高,只能靠着犯人家属的打点捞些油水,且那些女眷不曾犯下大错,并无规定说不能探视,想来总是好通融的。”
入夜,悟空施法在院子里搭了个硕大的秋千,二人相依着在秋千上赏月。
黛玉微微垂首,回忆起在府里的时光,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苦笑。她轻声说道:“姐妹们之间相处甚欢,彼此之间并无嫌隙。我心中所缠绕的,只是是对宝玉的无尽眷恋。”
悟空静静地听着,心中明白,那是前世恩情,今世必得报还。
黛玉接着又说:“那些姐妹们,个个都是极好的。只可惜,被那些男人连累了。”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哀怨,似乎对那些男人有着深深的不满。
悟空安慰道:“世事无常,任谁也难以预料。”
黛玉叹了口气,说道:“佛祖要我来了却前缘,可我却不知该如何去做。这前缘,究竟要怎样才能了却呢?”
悟空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凡事皆无定性,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待到你经历过种种之后,是否了却前缘,你心中自然会有定论。”
黛玉听了悟空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知道悟空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了却前缘之路,恐怕并非一帆风顺。
(http://www.quwenw.com/book/AIJE0J-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