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土里的珍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土里的珍珠

 

丰隆厂房加固改造项目的最终图纸签批页,在临川指尖下被重重盖上设计院深红色的电子签章。屏幕幽光映亮他眼底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也映着那份最终方案里彻底推倒重建的悬挑平台结构图和吊车梁连接节点大样。方案里每一个螺栓的扭矩值、每一根新增钢梁的焊缝等级,都精确标注到小数点后一位。安全冗余被强行拉高到规范上限。代价是预算飙升,工期延长近一倍。业主方最终捏着鼻子认了——恒锐那份冰冷刺骨、带着锈蚀脓血的检测报告,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逼退了所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项目收尾总结会上,设计院分管技术的张副总工难得地多说了几句,镜片后的目光扫过临川:“临工这次……处理得很果断。丰隆项目结构隐患抓得准,方案调整及时,规避了重大风险。”语气是一贯的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但“规避重大风险”几个字落在会议记录里,就是沉甸甸的肯定。会后,张副总工特意把临川叫到走廊尽头,声音压低了几分:“恒锐那份报告……有点意思。数据扎实,照片拍得……够狠。那个技术负责人墨河,你熟?”

临川心脏微微一缩,面上不动声色:“以前设计院的同事,技术底子很硬。”

“嗯。”张副总工点点头,没再多问,只留下一句,“下次有类似项目,可以优先考虑他们。数据……靠得住。”

------

恒锐检测公司那栋灰扑扑的小楼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钱广进捏着丰隆项目最终结算单,黑瘦的脸上难得地没绷着那副随时要咬人的凶相,反而咧开嘴,露出一口被劣质烟草熏得发黄的板牙,笑得像头刚啃完硬骨头的狼。“墨河!”他粗粝的嗓门在技术部嗡嗡作响的服务器噪音和楼下切割机嘶鸣的夹缝里炸开,“丰隆那单!干得漂亮!设计院那边那个姓张的老狐狸都打电话来夸了!说咱们报告‘够硬’!够他娘的硬!”他用力拍着墨河的肩膀,力道大得能把人拍进地里,“回头奖金按顶格发!下个月省协会那个破会,你代表咱恒锐去!露露脸!让那帮坐办公室的老爷们看看,什么叫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技术!”

墨河被他拍得身体晃了晃,没躲,也没笑。脸上依旧是那副被风霜和油污打磨过的平静,只是眼底深处那点被高强度项目压榨出的疲惫,似乎被钱广进这几巴掌拍散了些许。他目光扫过结算单上那个比预期高出不少的金额,又落到墙角老王头空着的工位上——那里只留下一张磨得发亮的旧木凳和半截没抽完的劣质烟斗。老王头那条被砸碎的腿,最终没能保住,截了。厂方象征性地赔了点钱,恒锐也凑了一笔。老王头出院后,被儿子接回乡下老家了。技术部少了一个能扛钻机、能骂娘、能在油污里精准嗅出结构隐患的老骨头。

“钱工,”墨河开口,声音带着点砂纸打磨后的沙哑,“奖金……老王那份,多算点。”

钱广进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更大声地“啧”了一下,挥挥手:“知道知道!还用你说!老王那份……老子亲自给他送家去!顺便看看他那破腿!”他顿了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重重拍了下墨河的肩膀,“你小子……行!没给恒锐丢脸!也没给……老王丢脸!”

------

设计院顶楼那间专用于高层会晤的小型贵宾室,空气里弥漫着昂贵的木蜡清香和顶级绿萝叶片蒸腾出的微弱湿气。厚重的吸音地毯吞噬了所有脚步声。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天际线璀璨的几何光流,冰冷而遥远。恒锐的钱广进和张副总工隔着一张光可鉴人的红木会议桌相对而坐。

钱广进依旧穿着他那件洗得发白、袖口磨出毛边的深蓝色工装外套,领口没扣,露出里面一件同样半旧的深灰色圆领衫。他大马金刀地坐着,厚实粗糙的手掌按在光滑的桌面上,留下几道不易察觉的油印指痕。他带来的公文包是那种几十块钱的尼龙料子,鼓鼓囊囊,随意地扔在脚边昂贵的地毯上。

张副总工则是一丝不苟的深灰色西装,白衬衫领口硬挺,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锐利。他面前摊开着一份装帧精美的合作意向书草案,旁边放着一支价值不菲的金属壳签字笔。他身后站着一位年轻的助理,捧着平板电脑随时准备记录。

“钱总工,”张副总工开口,声音温和,带着久居上位的从容,“丰隆项目,贵司的检测报告和现场配合,为我们规避了重大结构风险,效率很高。院里很重视与贵司这样技术扎实的伙伴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他指尖轻轻点了点意向书,“这份草案,是基于双方在丰隆项目中的良好合作基础拟定的框架。核心是建立项目信息互通机制、技术标准互认体系,以及针对复杂改造类项目的联合技术攻关小组……”

钱广进没看那份印刷精美的意向书。他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桌面上,那双鹰隼般的眼睛穿透镜片,首勾勾地盯着张副总工:“张总,漂亮话咱就不多说了。恒锐是小庙,比不了你们这大观园。”他粗糙的手指点了点自己太阳穴,“我们靠的是这个——眼睛毒,下手狠,骨头硬。图纸上画得再漂亮,也得有人钻到钢筋水泥缝里,把里面烂没烂的芯子抠出来看明白!你们设计院笔头子金贵,画一条线顶我们钻十个孔。但线画歪了,楼塌了,笔头子再金贵也顶个屁用!”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粗粝的穿透力,震得空气里那点木蜡清香都似乎淡了些。张副总工身后的年轻助理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合作?行!”钱广进大手一挥,像在工地上指挥吊车,“怎么合作?你们出图纸,我们钻芯子?你们画圈,我们打点?那没意思!”他身体靠回椅背,目光扫过落地窗外璀璨却冰冷的城市灯火,“丰隆那单,为啥能成?是因为临工没把我们当跑腿打杂的!是因为他看了报告,信了那堆烂钢筋的照片,敢把你们画好的漂亮图纸撕了重画!是因为墨河那小子钻在酸池子边上,闻着那呛死人的锈水味,能把十年前厂里自己都忘了的破管道图翻出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啪!”一声脆响在吸音良好的贵宾室里显得格外突兀!红木桌面微微震颤!张副总工镜片后的目光瞬间锐利如针!

“合作,”钱广进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蛮横的、不容置疑的力量,“得是这个!”他竖起一根粗壮、指关节变形、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一点洗不净油污的手指,用力戳了戳自己的太阳穴,“你们设计院的脑子,加上我们恒锐钻在烂泥里的眼睛!图纸上的线,得连着钢筋缝里的锈!报告上的数,得能顶住塌下来的预制板!这才叫合作!不是你们发订单,我们交报告!那叫买卖!”

贵宾室里一片死寂。只有中央空调送风口发出极其微弱的、如同叹息般的嘶嘶声。地毯上那点油污指痕在顶灯光线下异常刺眼。张副总工身后的助理脸色有些发白,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平板边缘。

张副总工沉默了几秒。他缓缓摘下金丝眼镜,用一方雪白的手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镜片。这个动作让他身上那股锐利的锋芒感暂时消退,显露出一种更深沉的、难以捉摸的平静。他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再次投向钱广进,那眼神里没有了最初的审视,反而多了一丝……奇异的探究。

“钱总工,”张副总工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少了几分程式化的疏离,“你说得对。设计……从来不是纸上谈兵。安全……更不是写在规范里的漂亮话。”他指尖轻轻敲了敲那份装帧精美的意向书封面,“这份草案,可以改。”他抬眼,目光越过钱广进,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墙壁,看到了设计院楼下那些灯火通明、线条精准却冰冷的绘图室,也看到了恒锐那栋灰扑扑小楼里弥漫的机油味和金属粉尘。

“联合技术攻关小组,”张副总工的声音清晰地在寂静中响起,“第一条:项目核心结构安全风险评估阶段,恒锐检测技术负责人(墨河)拥有对设计院初步加固方案的一票否决权。 依据,就是你们那双……‘钻在烂泥里的眼睛’看到的东西。”

钱广进布满风霜的脸上,肌肉猛地抽动了一下!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如同熔炉开闸般灼亮的光芒!他死死盯着张副总工,喉结剧烈地上下滚动着,像是要把什么硬物吞下去!粗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贵宾室里清晰可闻。

几秒后,他猛地咧开嘴,露出那口黄牙,发出一声短促、沙哑、却如同金属刮擦般铿锵有力的笑声:“好!张总!痛快!这条……老子认!”

------

合作协议的初步意向在一种奇异的、混合着粗粝与精密的氛围中达成。钱广进拒绝了设计院安排的晚宴,拎起他那破旧的尼龙公文包,风风火火地走了,留下贵宾室里一地无形的硝烟和那点顽固的油污指痕。

张副总工站在落地窗前,望着楼下钱广进那辆漆皮剥落的旧皮卡轰鸣着汇入车流,尾灯在璀璨的城市光河中拖出两道模糊的红痕。他沉默良久,才转身对助理吩咐:“通知临工,明天上午九点,我办公室。带上丰隆项目加固设计的……所有原始计算底稿和过程记录。特别是……推翻原方案、决定重建悬挑平台和更换全部吊车梁节点的……决策依据文件。”

助理应声记录。

张副总工走到会议桌旁,目光落在那份被钱广进拍过、留下一个淡淡油印的红木桌面上。他伸出保养得宜、指甲修剪得圆润光滑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个印痕。指尖传来木质纹理的温润和一丝极其细微的、来自工装布料的粗粝油渍感。

“另外,”他头也没抬,声音平静无波,“查一下恒锐那个技术负责人,墨河。我要他经手的所有重点项目检测报告的……电子档案副本。尤其是……附有现场钻芯取样照片的报告。”

“是,张总。”助理迅速记下。

张副总工首起身,走向门口。厚重的贵宾室门无声滑开,外面设计院走廊里恒温恒湿、带着淡淡消毒水气味的洁净空气涌了进来,瞬间冲淡了室内残留的那点机油味和红木清香。他脚步沉稳地踏入那片光洁明亮、秩序井然的领域,金丝眼镜的镜片反射着顶灯冷白的光,如同两片切割精密的冰晶。

走廊尽头,临川刚从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份文件,正好与张副总工迎面相遇。

“张总。”临川微微颔首。

张副总工脚步未停,只是目光在临川脸上极快地扫过,镜片后的眼神深邃难辨。他点了点头,擦肩而过时,留下一句很轻、却如同冰锥般清晰的话:

“恒锐的眼睛……有点东西。”

临川站在原地,看着张副总工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走廊转角。他低头,看向自己手中那份文件——是丰隆项目最终版的结构计算书。封面上,设计院深红色的院徽下方,是他自己的签名。而在文件附录里,静静地躺着那份来自恒锐的、深蓝色封面的检测报告扫描件。报告末尾,“技术负责人:墨河”那几个手写字,在电子文档里依旧清晰、锐利,带着一种穿透纸背的力量。

窗外,城市的钢铁森林在夜色中无声矗立,灯火勾勒出冰冷而秩序的轮廓。但在那轮廓之下,某些被锈蚀的、被掩盖的、在精密计算与粗粝现实之间顽强求生的脉络,似乎正随着那份刚刚达成的、带着油污指印的合作意向,悄然搏动起来。如同深埋地下的矿脉,终于被一道来自不同世界的探照灯光,短暂地照亮了其坚硬而真实的棱角。


    (http://www.quwenw.com/book/AIFDII-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