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居然触发了拜师任务。
不过以卢植的威望和名气,要是能拜他为师,那好处可就太多了。
看到刘阳,卢植的眼眸深处闪过一抹惊异,心中凛然道:竟然如此年轻!
他见刘阳眉如剑锋,眸如星辰,藏着令人看不透的智慧;下颌棱角分明,透着与生俱来的傲气。浑身上下,散发出高贵的气质,比他以往见过的那些宗亲贵族丝毫不逊色。
并且眉宇之间散发出来的威仪浑然天成,挺拔的身姿谦而不卑,恭而不逊,端的是一位神采奕奕的无双公子,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好感。
“你当真以一千人连败数万蛾贼?”卢植打量片刻后,淡声问道。
刘阳躬身回答,“所有功勋记录在册,切皆有乡邻同僚为证,不敢欺瞒谎报。”
李邵和张则连忙站出来为刘阳作证,“刘县令的功劳,我们都可以作证,并且己经上报朝廷了。”
卢植点了点头,对刘阳的好感倍增。
他知道,蛾贼势大,仅凭自己带来的这三万人马,很难扑灭这场声势浩荡的暴乱。要是能有刘阳这样的能征善战之士辅佐,便能多几分胜算。
入城之后,卢植拒绝了李邵安排的接风宴,只聚集了几个重要的官员探讨破敌之策。原本这样的会议,刘阳一个县令是没资格参与的,但卢植点名让他参加。
“大家说说,黄巾贼往东北方向逃窜,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哪里?”看着一众高官,卢植开口询问道。
李邵思索了片刻,用不是很确定的语气道,“贼军的目的是邺城,如今拿不下邺城,他们的西取洛阳的计划就会泡汤,他们或许会南下与兖州黄巾会合,也有可能会退回巨鹿。”
他说了很多,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另外几个人也都是这种含糊其辞的回答,对战局分析没有任何的意义。
卢植也知道,他们是治土的官员,而非开疆扩土的将领,不知道怎么打仗很正常。因此也没有继续为难他们,而是把目光投向刘阳,“刘县令有何见解?”
刘阳抱了抱拳,走到众人面前。他知道,卢植是在考自己,这个时候不能藏拙。
“刺史说的没错,张角的确只有巨鹿和兖州这两个地方可去。如果我是张角,从一开始就不会盯上邺城,首接集结重兵南下,攻取兖州。再联合豫州和南阳的黄巾贼,可对洛阳形成包夹之势。然而张角并没有这么做,他想要步步为营,先取冀州,再图兖州。”
“谨慎一些,有什么问题吗?”卢植身旁的副将宗员问道。
他和卢植的官职一样,乃是护乌桓中郎将,也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将领。
刘阳微微一笑,“说好听一点是谨慎,其实就是张角没有信心,他不敢放手一搏,所以才想要先拿下冀州。因为战斗还没开始,他就己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割据冀州!所以张角此番撤退不会南下,十有八九会退回巨鹿,与卢公对峙。”
“刘县令分析的很有道理!”卢植赞赏地点了点头,刘阳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张角的野心的确很大,可是他的胆量有点小,或者说是格局小了。如果放弃冀州去攻打兖州,对朝廷的威胁可能会更大。
当然,这么做有很大的风险,一旦冀州集结大军从袭击他们的后背,也有可能功亏一篑。
张角是怎么想的卢植不想去追究,他现在只想尽快平定这场叛乱,让天下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在来的路上,他看到了太多因为这场叛乱而流离失所,甚至曝尸荒野的老百姓。很多画面令他触目惊心,彻夜难眠。
“既然知道了贼军的动向,明日我便率领大军追击。在此期间,李刺史,张太守,大军的后勤补给就交给你二人了。”卢植有皇命在身,不敢耽搁时间。
“请卢公放心,大军的粮草补给就交给我们吧。”事关冀州的安危,他们二人不敢大意。
卢植的目光朝刘阳看来,“刘县令,可愿随我一同出征?”
刘阳并非他的下属,不归他统领,所以他用的是请求的语气,而非命令。这可是难得好机会,即使卢植不提刘阳也会主动请命,当即俯身抱拳,“愿听卢公调遣!”
“我先回营了,明日一早在北门等你。”
明日大军要出发,可能还会有仗要打,卢植得早些回营做些安排。而他的队伍有三万人马,在城外安营扎寨。
卢植走后,刘阳也准备告辞,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军中的兄弟,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不过,李邵把他喊住了,“昭明且慢。”
刘阳停下脚步,好奇地看向李邵,“明公有何事,请吩咐?”虽说早上因为李邵的胆小而耽误了军机,但刘阳并没有因此而埋怨他。身份不同,顾虑的自然也不一样。
况且,李邵帮他向朝廷请功,这一点刘阳还是挺感激他的。
“此番你跟随卢将军作战,代表的是咱们冀州的军队,千万不可丢了冀州的颜面。本来呢我应当派一些人给你,但你也知道前几日的战斗邺城守军损失惨重,实在无力调拨兵马与你了。不过,我可以给你一百匹战马,希望能够在战场上帮到你。”
李邵作为冀州刺史,首先要负责的是邺城的安全。城内的士兵的确死伤惨重,需要休养,一百匹战马是他能够给与刘阳最大的帮助了。
刘阳手下一千余人都是步兵,战马仅有十余匹。燕地儿郎,大多都善骑,有了这一百匹战马的支援,刘阳便可组建一支骑兵了。大家都有基础,稍加训练便可形成战斗力。
“多谢明公!”刘阳连忙道谢,辞别李张二人,刘阳首奔营地,没过多久朱灵送了一百匹战马过来。
“刘将军,刺史大人让我给你送马。”朱灵道。
“有劳朱将军了。”刘阳赶忙让关羽张飞把战马牵入营中,善骑之士己经挑选好了,接下来便是训练。
把马送到后,朱灵并未离开,而是看着刘阳军营之中整齐有素,斗志昂扬的队伍有些感慨,“刘将军治军严明,兵精将猛,此一战定能建立卓著功勋,名扬天下。不像某,什么也做不了。”
听得出来,他的语气之中带着浓浓的羡慕之色。
他也想跟着卢植剿灭黄巾,奈何职责所限,他必须留下来守护邺城的安全。
刘阳笑着安慰道,“朱将军何必妄自菲薄,以你之才,日后定能封侯拜将,荫佑子孙。”
闻言,朱灵的脸上浮现了一抹释然之色。
他从腰间解下马鞭,双手托举递给刘阳,“世上英雄,唯独刘将军令某敬佩。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这条马鞭乃是名匠打造,跟随某多年,今日将其赠与将军,还望将军莫要嫌弃。”
在这个时代,两个地位相等的人赠送东西,是示好,是友谊的象征。别说是一条珍贵的马鞭了,就算是普通之物刘阳也不会嫌弃。
“多谢朱将军。”刘阳收下马鞭,随后从怀中掏出一瓶金疮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朱将军赠我如此珍贵之物,我也不知道该送将军什么好。此药用珍贵药材打磨而成,治疗伤势有奇效,便将它赠与将军吧。”
互赠礼物,关系更进一步。
朱灵欣然接受,他笑着道,“祝刘将军旗开得胜,马鞭跟随在你的身边,犹如某也上了战场。”
“借将军吉言。”
二人寒暄了一阵,朱灵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http://www.quwenw.com/book/AI0FHJ-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