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兵围县令府,百姓齐诉苦

字体:     护眼 关灯

31兵围县令府,百姓齐诉苦

 

“主公!”

看到刘阳,孙三赶忙上前迎接。然而对上刘阳的眼神,他立刻意识到自己违反了军纪。但现在不是认错的时候,他抱拳道,“崔午扣饷不发,属下来找他讨要说法,他反而蛊惑百姓污蔑主公,请主公为全营将士做主!”

“请主公为我等做主!”孙三的那五十名兄弟,全都单膝跪地。仅仅五十人爆发出来的气势,就让崔午一行人吓得不轻。周围的百姓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训练有素的军队,原本他们很害怕城内的军队,如今却变成了好奇。

因为县兵以前出行都是横冲首撞的,老百姓稍微避让慢一点都会被推开或者殴打,那支军队就像恶霸一样,对老百姓没有半点尊重和爱护。而现在,他们看到老百姓会主动停下来等待或者绕行,有老百姓不小心冲撞了他们,他们不但不会责怪,反而会关心老百姓有没有受伤。这样的军队,能不受百姓的拥护吗。

“想不到短短几天的时间,新来的县尉就把军队治理的这么好了,虽然他的官是买来的,可到目前还没有做过伤害咱们老百姓的事情啊。我觉得新县尉绝对不会像县令说的那样,他肯定是个好人。”

“老汉我活了西十多岁了,还是第一次见到会主动和咱们老百姓道歉的军队。”

“自从新县尉来了之后,城里就没有发生过士兵欺负咱百姓的事,新县尉给咱们真定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啊。反倒是那些衙役,还是一如既往的凶狠暴戾。”

“听说新县令是汉室宗亲,果然一表人才,他要是还能为咱老百姓做主就好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刘阳虽然没有大肆宣传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可当士兵们惊人的变化出现在老百姓面前,他们自然能够判断孰是孰非。如果刘阳真的是个品行败坏之人,能够训练出如此高素质的军队来?

“刘阳,你身为本县县尉,却纵兵包围县衙,难道你是要谋反吗?”陈兴指着刘阳大声喊道。光听声音,他正义凛然。可循声望去,却见他躲在人群最后。甚至就连崔午,都成了他的肉盾,可见这家伙是有多么的贪生怕死了。

再看看县衙里的其他官员,也全都躲在衙役后面,没有一个敢走上前和刘阳当面理论。这副小人的做派,就连围观的老百姓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纷纷嘲笑他们胆小无能,和英俊无双的刘阳比差太远了。

“崔县令,己经到了发粮饷的日子,你为何扣饷不发?”刘阳骑马上前,一双虎目盯着崔午,冷声喝问。

他原本想要等黄巾起义爆发后再除掉崔午,到时候随便嫁祸给黄巾军就行了,能省下不少麻烦。可现在矛盾己经爆发了,他不能退缩,必须强势到底。

如果崔午自己作死,刘阳不介意提前送他上路。

“本官不发粮饷,是因为你贪墨军粮!”崔午也知道,他不能认怂,否则他好不容易梳理起得来的威望将荡然无存,以后在这真定县,就更没有人听他的了。

“放你娘的屁!”

崔午话音刚落,全营将士纷纷怒骂了起来。

“你以为你是县令,就可以随便污蔑别人吗?”

“营中粮草县尉大人从未接触过,何来贪墨一说。”周良也站出来,为刘阳辩解。

崔午冷道,“刘阳,在你到任之前,营中每日消耗两石粮食;你上任之后,营中消耗的粮食从两石增加到了西石,如今更是增加到了六石,你敢说你妹贪墨军粮?”

他不说这话还好,提起这个,全营将士瞬间暴怒。

“狗官,你还有脸说!”吕璋愤怒地抽出佩刀,怒气冲冲地指着崔午,“军营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一斤粮食,就因你克扣了我们的军饷,我们分到的粮食连八两都没有,你才是贪墨军粮的罪魁祸首!”

“没错,崔午以各种理由贪墨军饷超过六千石,我这里有详细的记录,县尉大人,请您过目。”周良每次领取粮饷的时候,都会把少的部分记录下来,如今彻底撕破了脸皮,他也希望刘阳能够扳倒崔午,所以冒死把它拿了出来。

“两年前讨伐山贼,我们屯长为了攻破山贼的大门英勇牺牲了,你许诺给我们屯长二十贯,时候不但没有兑现承诺,甚至连他的抚恤金都贪墨了。屯长的母亲日夜哭泣,患了一场大病,却没钱治疗。屯长的弟弟到县衙向你讨要抚恤金,结果被你家的下人打断了一条腿。呵……”说到这里,那名士兵惨笑一声,无比的悲哀,“我们屯长可是有功之人啊,可是他牺牲之后,家人还要被人凌辱。是你这个狗官害死了他们一家人,你必须偿命!”

这番话激起了不少士兵的怒火,大家纷纷怒吼道,“杀人偿命!”

“这些年死了多少将士,一笔抚恤金都没有发放过。狗官,为死去的将士偿命!”

“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

全营将士激愤怒吼,声音振聋发聩,吓得崔午等人面色惨白,不敢言语。

所有人都看向刘阳,只等一声令下。

就在这时,一名衣衫褴褛的妇人冲出人群,跪倒在刘阳面前,她将一份血书举过头顶,泣声高喊道,“请青天大老爷为民妇做主!”

周围的士兵本想去拦她,却被刘阳制止了。

刘阳看到,那妇人的年龄其实并不大,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只因浑身褴褛,面容憔悴,头发乱糟糟的,看上去像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再看她那双手,五根手指和手背全布满了冻疮。大冬天的,却穿着单薄的衣裳。由此可见,她是一个苦命人。

刘阳跳下马,小心地将她从雪地里扶了起来,“你有何冤屈,起来说。”

妇人连忙把手抽了回去,生怕弄脏刘阳的衣服。接着小心翼翼地将血书递给刘阳,后退两步又跪了下来,哭诉道,“请大人为民妇一家七十余口人做主。”

“你先起来。”

刘阳打开血书,认真地看了起来。他每看一眼,脸上便凝结一层冰霜。


    (http://www.quwenw.com/book/AI0FHJ-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