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章 调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6章 调侃

 

清蒸石斑鱼的鲜甜滋味似乎还在唇齿间萦绕。走出“渔家小院”,夜幕己完全降临。码头的灯火在夜色中连成一片璀璨的光带,倒映在平静下来的海面上,随着微波轻轻荡漾。海风依旧带着凉意,但比白天柔和了许多,吹拂在脸上,反倒有种清爽的惬意。

两人沿着熟悉的栈道慢慢走着,饭后散步消食。晓雅抱着她的速写本,脚步轻快,还在回味着刚才那顿鲜美的晚餐和叶知秋那句“画得很好”。叶知秋走在她身侧,手里拎着打包好的鱼骨(晓雅说可以带回宿舍喂楼下的小猫),步伐沉稳。

路过一个拐角,几间亮着暖黄灯光的临街铺面出现在眼前。其中一间门口挂着不少渔网浮标做装饰,招牌上用朴拙的字体写着“老陈渔具”。

叶知秋脚步顿了一下,看向那间铺子:“陈叔的店还亮着灯。正好,去跟他打个招呼。

“陈叔?”晓雅好奇地问,“就是带您入行的那位老渔民?”

“嗯。”叶知秋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算是我的师傅。人很好,这几天都没顾上去看他。” 他带着晓雅朝渔具店走去。

推开挂着贝壳风铃的玻璃门,一股混合着桐油、尼龙线、鱼饵和海腥味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店里不大,但堆得满满当当,墙上挂着各式渔网、鱼竿,货架上摆满了鱼钩、铅坠、浮漂、线轮,还有各种瓶瓶罐罐的鱼饵和小配件。暖黄的灯光下,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戴着老花镜,坐在柜台后面,就着台灯的光线修补着一张渔网。他手指粗壮,动作却异常灵巧。

“陈叔。”叶知秋唤了一声。

老者闻声抬起头,看到叶知秋,布满皱纹的脸上立刻绽开笑容,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哟!知秋小子!好几天没瞅见你了!快进来!”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浓浓的本地口音。目光随即落到叶知秋身后的晓雅身上,眼神里多了几分了然和善意的探究,“这位是?”

“陈叔好!我叫林晓雅!”晓雅连忙上前一步,乖巧地问好。

“陈叔,这是林晓雅。”叶知秋介绍道,语气自然,“上次跟您提过,掉海里那个。”

“哦——!就是你啊!”陈叔恍然大悟,放下手里的网梭,摘下老花镜,站起身,上下打量着晓雅,眼神慈祥,“好孩子!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知秋这小子,那天回来跟我一说,可把我老头子吓一跳!水性好是好,可那天的水多冷啊!” 他看向叶知秋,带着长辈的关切和后怕。

“陈叔,都过去了,人没事。”

“人没事就好。”陈叔注意力又回到晓雅身上,笑容满面,“晓雅姑娘是吧?学画画的?听知秋提过一嘴。今天怎么有空跟这小子来码头玩?”

“嗯!我是学设计的。”晓雅点头,把怀里的速写本抱得更紧了些,有点不好意思,“今天…今天是来跟叶大哥道歉的,上午我失约了…下午就在码头等他回来。” 她说着,偷偷瞄了一眼叶知秋。

“哈哈,等这小子?”陈叔爽朗地笑起来,看看晓雅,又看看叶知秋,眼神里满是促狭,“好好好!等得好!这小子平时独来独往惯了,有个人等等他,挺好!” 他这话意有所指,说得晓雅脸更红了。

叶知秋也有些无奈:“陈叔…”

“行了行了,不说了!”陈叔笑着打住,转身在身后的货架上摸索起来,“晓雅姑娘第一次来我这小店,陈叔送你个小玩意儿!” 他摸出一个小小的、用彩色贝壳和海玻璃串成的手链,样式古朴又别致,“不值钱,就图个新鲜,海边的小玩意。”

“啊?这怎么好意思!”晓雅受宠若惊,连忙摆手。

“拿着拿着!”陈叔不由分说地把手链塞到晓雅手里,“女孩子戴着玩!知秋这小子,可从来没给我带过这么水灵的姑娘来店里!” 他又揶揄了一句。

晓雅握着那串带着海洋气息的贝壳手链,凉凉的,很舒服,心里暖暖的:“谢谢陈叔!很漂亮!”

“喜欢就好!”陈叔笑呵呵的,又看向叶知秋,“对了,知秋,你上次说那个新式蟹笼的配件,我托人弄到了,给你留着呢。” 他弯腰从柜台底下拿出一个小纸盒。

“太好了,谢谢陈叔。”叶知秋接过盒子。

陈叔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转,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又弯腰在柜台下翻找起来,这次拿出一个看起来崭新的、容量不小的保温箱。这箱子比叶知秋船上用的那个要小一圈,但看起来更轻便精致。

“这个也拿着!”陈叔把保温箱也推到叶知秋面前。

“陈叔,这…”叶知秋有些不解。

“拿着!”陈叔语气不容置疑,“新的!前几天进货多送的样品,我用不上!正好!” 他拍了拍保温箱的盖子,意有所指地看了看晓雅,“以后出海,钓到好鱼,装点回来给晓雅姑娘尝尝鲜!别老让她吃你船上那个旧箱子装的!”

这话说得太明显了。晓雅的脸瞬间红透,低着头摆弄着手里的贝壳手链。叶知秋也难得地有些窘迫,耳根微热:“陈叔…”

“行了!别磨叽了!拿着!”陈叔把保温箱又往前推了推,“天不早了,晓雅姑娘还得回学校吧?快回去吧!路上小心点!知秋,送送人家!” 他不由分说地开始赶人,脸上却笑得无比慈祥。

叶知秋看着陈叔不容拒绝的样子,又看看那个崭新的保温箱,再看看旁边脸红得像虾米的晓雅,心里又是无奈又是暖意。他知道这是陈叔变着法儿地表达关心和支持。他最终没再推辞,拎起了保温箱:“那…谢谢陈叔了。我们先走了。”

“陈叔再见!谢谢您的手链!”晓雅也赶紧道别。

“再见再见!有空常来玩!”陈叔站在店门口,暖黄的灯光将他花白的头发染上一层柔光,他挥着手,目送着两人离开。

走出渔具店,海风裹挟着咸腥味吹来,吹散了店里的桐油味,也吹散了晓雅脸上的热意。她悄悄呼出一口气,把手链小心地戴在手腕上,贝壳在路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陈叔…人真好。”她轻声说,语气里带着感动。

“嗯。”叶知秋应了一声,声音低沉温和。他拎着那个崭新的保温箱,感觉分量不重,却承载着陈叔沉甸甸的心意。他看着晓雅腕间那串小小的贝壳手链,在夜色中闪着微光。

两人继续沿着灯火阑珊的栈道走着,朝着公交站的方向。这次,叶知秋手里多了一个轻便的保温箱,晓雅腕上多了一串贝壳手链。空气里弥漫着海的味道、渔具店桐油的味道,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温暖的暖流在两人之间静静流淌。

“叶大哥,”晓雅的声音带着点雀跃,“陈叔说…以后钓到好鱼,装这个新箱子给我尝尝鲜!” 她把“新箱子”三个字咬得特别清楚,像是在强调什么。

叶知秋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侧头看了她一眼。路灯下,女孩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期待和一丝狡黠的笑意。

海风拂过,吹动她的发梢。

他没有说话,只是拎着保温箱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些。嘴角,在夜色的掩护下,勾起了一个极淡、却无比清晰的弧度。

“嗯。” 他低沉地应了一声,声音融入了海港温柔的夜色里。那声应答,轻得像叹息,却又重得像一个无声的承诺。

下次出海,这个崭新的保温箱里,会装着什么样的收获?又会和谁一起分享?答案,似乎己在不言中,随着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温柔的絮语。

两人走到码头外的路边。叶知秋招手拦了一辆出租车。

“叶大哥,我自己回去就行,很近的。”晓雅说。

“晚上不安全,送你到校门口。”叶知秋的语气不容置疑,拉开了后车门。

出租车平稳地行驶在沿海公路上。车窗外的城市灯火飞速掠过。车内很安静,只有电台里播放的轻柔音乐。晓雅靠着车窗,看着窗外夜景,偶尔和叶知秋说一两句关于陈叔或者刚才那条鱼的话。叶知秋坐在旁边,偶尔从瞥一眼坐在旁边的女孩。她抱着速写本,侧脸在窗外霓虹的映照下显得安静而柔和。上午的失约,仿佛己经被下午的等待和这顿温馨的晚餐彻底抹去。

车子很快停在了晓雅学校的侧门口。夜晚的校园很安静,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叶大哥,我到了。”晓雅解开安全带,“谢谢您送我回来,还有…今天的鱼,特别好吃!”

“嗯,进去吧。”叶知秋点点头。

“您也早点休息!出海小心!”晓雅下了车,站在车窗外,对着叶知秋挥手,笑容在路灯下格外温暖,“叶大哥再见!”

“再见。”叶知秋也挥了挥手。

看着晓雅抱着速写本,脚步轻快地走进校门,身影消失在绿树掩映的小路尽头,叶知秋才让司机开车。

他没有首接回家,而是让司机开回了青屿码头附近。付钱下车后,他熟门熟路地来到渔具店,他敲了敲门。

门很快开了,开门的正是陈叔,他似乎刚洗漱完,穿着汗衫短裤。

“咦?知秋?你怎么又回来了?落下东西了?”陈叔有些惊讶。

“没有,陈叔。”叶知秋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递了过去,“前两天借您的皮卡车钥匙,还您。谢谢了。”

陈叔接过钥匙,看着叶知秋,眼神里满是了然和促狭的笑意:“哦~钥匙啊!我还以为你小子忘了呢!怎么样?人送回去了吧?” 他把“送”这个字咬得意味深长。

叶知秋无奈:“陈叔…”

“哈哈哈!行了行了,不逗你了!”陈叔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钥匙我收到了。人姑娘挺好的,看着就实诚。你小子,好好把握!” 他挤了挤眼。

“陈叔!”叶知秋简首招架不住,脸上刚褪下去的热度又有点上来,“我回去了,您早点休息。”

“去吧去吧!”陈叔挥挥手。

叶知秋几乎是落荒而逃地离开了陈叔的小院


    (http://www.quwenw.com/book/AHIDJF-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