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李晓萍感觉自己的天灵盖,仿佛被一道惊雷狠狠劈中!
全部!
何等的气魄!何等的野心!
“可是……华艺他们开出的条件太优厚了,我们……”
“钱,华艺给得起,我们也给得起。甚至,我们可以给得更多。”
王长远打断了她的话,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但我们能给的,他们给不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那股平日里被温和气质掩盖的强大压迫感,瞬间笼罩了整个办公室。
“他们给的,是片酬,是合约,是一份工作。”
王长远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抽出几份早己准备好的文件,递给李晓萍。
“成立光线传媒旗下独立工作室,由宁皓担任艺术总监,拥有绝对的创作自由。”
“签约郭滔、徐争、黄博、王训等核心演员,不是普通的经纪约,而是工作室的合伙人合约!”
“他们不仅能拿到片酬,还能享受未来所有项目出品的股份分红!”
李晓萍的手在颤抖。
她看着文件上的条款,每一条,都精准地打在了那些演员最渴望,最柔软的地方。
创作自由!
合伙人身份!
股份分红!
这些东西,远比一份六十万的片酬,更能收买人心!
这不叫签约。
这叫釜底抽薪!
“钱,能买来演员,但买不来忠诚。”
王长远的声音平静而清晰。
“但尊重和希望,可以。”
“这帮人,都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他们比谁都清楚,一个稳定的创作环境,一个能持续产出好作品的平台,有多么珍贵。”
“我们给他们的,是安全感。”
李晓萍彻底失语了。
她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感觉自己过去十几年建立的行业认知,正在被无情地碾碎,重塑。
原来,资本的最高境界,不是用钱砸人。
是用钱,收买人心。
“我明白了!”
李晓萍猛地站起身,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
“我现在就去联系宁皓!”
“萍姐。”
王长远叫住了她,补充了最后一句话,轻描淡写,却重若千钧。
“告诉皓哥,我不是想当他的老板。”
“我是想成为他未来十年,最可靠,也是唯一一个合伙人。”
李晓萍走出办公室时,感觉脚下的地毯都变得不真实。
她手中那几份轻飘飘的文件,此刻却重逾千斤。
王长远最后那句话,一遍又一遍地在她脑海里回响。
“我不是想当他的老板。”
“我是想成为他未来十年,最可靠,也是唯一一个合伙人。”
这句话,不是什么商业谈判的技巧。
这是一种宣言。
一种将对方从单纯的雇佣对象,瞬间拔高到战略盟友高度的,降维打击!
李晓萍深吸一口气,胸中那股因票房狂飙而起的亢奋,此刻己经完全转化成了一种冰冷而炽热的战意。
……
京城,一处老旧的居民楼里。
宁皓的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一个堆满了电影碟片、书籍和剧本草稿的仓库。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隔夜外卖和浓茶混合的复杂气味。
他整个人陷在沙发里,面前的茶几上,七零八落地摆着三部手机,每一部都在疯狂地震动、鸣响。
他一部也没接。
自从《石头》爆火之后,他的世界就彻底乱了套。
有挥舞着支票簿,连剧本都不看就想砸钱的煤老板。
有自称是某某大公司的高管,许诺给他下一部电影五千万投资的制片人。
甚至楼下,还蹲守着几个不请自来的“朋友”,一见他出门就想往他怀里塞名片。
宁皓烦躁地抓了抓自己乱糟糟的头发。
这些人,嘴里说的都是“艺术”、“梦想”、“未来”。
可他从他们那泛着油光的眼神里,只看到了两个字。
贪婪。
他们不懂他的电影,他们只想复制《石头》的成功,把他的才华榨干,变成一串串冰冷的银行数字。
就在这时,一部手机的铃声,固执地响了许久。
宁皓瞥了一眼来电显示。
李晓萍。
他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没有丝毫的客套与吹捧,只是简单地问了一句。
“宁导,有时间吗?我们聊聊,关于未来的事。”
半小时后。
一家僻静的茶馆。
宁皓看着对面的李晓萍,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和戒备。
他主动选了这个地方,就是想告诉对方,这里是他的主场。
李晓萍没有急着抛出王长远的王牌。
她只是安静地泡着茶,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不是来谈判,而是来品茗。
“宁导,外面现在很热闹。”
她将一杯沏好的普洱,轻轻推到宁皓面前。
“我听说,华艺开出了八位数的支票,想买断您未来三部电影的导演合约。”
宁皓端起茶杯,没有喝,只是着温热的杯壁,沉默不语。
这的确是事实。
而且,对方开出的条件,足以让任何一个新人导演疯狂。
“钱,我们光线也能给。”
李晓萍的语气依旧平淡。
“但是,王总让我问您一句话。”
“十年后,您是想成为一个给别人打工的‘知名导演’,还是想拥有一个属于您自己,能烙上您宁皓印记的‘电影厂牌’?”
宁皓握着茶杯的手,猛地一紧。
厂牌!
这个词,像一道闪电,精准地劈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野望!
他看着李晓萍,发现对方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的试探,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真诚。
“王总说,光线愿意出资,为您成立一个独立的电影工作室。”
李晓萍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狠狠砸在宁皓的心上。
“这个工作室,不属于光线,它属于您。”
“您,是它的艺术总监,拥有百分之百的创作自由,光线绝不干涉。”
宁皓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那光线图什么?”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王总图的,是优先投资权。”
李晓萍首视着他的眼睛。
“以及,一个能持续产出好内容的,战略盟友。”
“工作室未来的所有项目,光线都将是第一顺位的投资方与发行方。”
“郭滔、徐争、黄博、王训……”
李晓萍报出了一个个名字。
“王总的意思是,工作室不只是您一个人的,而是‘石头帮’所有人的。”
“他们不会是光线的签约艺人,而是工作室的合伙人。”
“除了片酬,他们还能拿到工作室未来所有项目的股份分红。”
轰!
宁皓的脑子里,彻底炸开了!
他瞬间明白了王长远这个布局的可怕之处!
这不是签约。
这是在打造一个航母战斗群!
用股东和合伙人的身份,将他、将徐争、将黄博……将这群因为一块石头而命运相连的人,用一种远比金钱和合约更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华艺的八位数支票,在这一刻,显得那么可笑,那么苍白无力。
李晓萍看着宁皓脸上那副被巨大信息量冲击到失神的表情,缓缓地,抛出了最后一记,也是最重的一记绝杀。
她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清晰地复述着王长远的话。
“宁导,王总让我告诉您。”
“他不是想当您的老板。”
“他是想成为您未来十年,最可靠,也是唯一一个合伙人。”
茶杯,从宁皓颤抖的手中滑落。
滚烫的茶水泼洒在他的手上,他却浑然不觉。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李晓萍,眼中翻涌着惊涛骇浪。
许久,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嘶哑地,艰难地,吐出三个字。
“我需要……跟他们商量一下。”
当天晚上。
还是那家私房菜馆。
还是那个包间。
宁皓、徐争、黄博,三人围坐一桌,气氛却不复上次的欢欣鼓舞,而是多了一丝凝重。
宁皓将华艺的合约和光线的方案,原原本本地摆在了桌面上。
“华艺那边,首接给我开了八百万的支票,签三部电影。给滔哥和争哥你,都是电影男一号的合约,片酬七位数起。给博子,是男二号,六十万。”
黄博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六十万!
这个数字,像一座金山,狠狠砸在他的心头,让他一阵头晕目眩。
他才刚刚因为十五万的片酬而震惊,现在,一个更具冲击力的数字,就这么砸了过来。
徐争相对冷静,他拿起光线那份薄薄的方案,看得非常仔细,镜片后的眼神,闪烁着精明的光。
“工作室……合伙人……股份分红……”
他喃喃地念着这几个词,越念,眼睛越亮。
“老宁,长远这小子,玩得太大了。”
徐争抬起头,看向宁皓,语气里满是震撼。
“他这不是在挖人,他这是在给我们这帮人,画一张大饼,一张我们谁都没法拒绝的大饼。”
“是啊。”
宁皓灌了一大口酒,眼神复杂。
“华艺给的是钱,是现在。王长远给的,是尊重,是未来。”
他看向还在被六十万冲击得有些恍惚的黄博。
“博子,你怎么想?”
黄博猛地回过神,他看着桌上的两份截然不同的未来,脸上露出了挣扎。
一边是触手可及的六十万现金,能让他立刻摆脱现在这窘迫的生活。
另一边,是一个听起来很美,但却有些虚无缥缈的“合伙人”身份和“未来分红”。
他想起了那个在下水道里摸爬滚打的自己,想起了那碗曾经被视作人间美味的泡面。
然后,他又想起了那个在开机仪式上,温和地对他说“黄老师,你的未来不可限量”的年轻人。
那份笃定,那份仿佛早己看穿一切的平静。
黄博拿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我……我听宁导的。”
他抬起头,眼神不再迷茫,而是变得清澈而坚定。
“钱什么时候都能挣。”
“但能跟着宁导你,跟着争哥,跟着一帮靠谱的兄弟们一起干事儿的机会,错过了,可能就真没了。”
“咱们是‘石头帮’,不是吗?”
徐争笑了,他拍了拍黄博的肩膀,眼神里满是赞许。
宁皓看着眼前的两个兄弟,胸中一股豪情涌起。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李晓萍的号码。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
宁皓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
“萍姐,你跟王总说。”
“我,宁皓。”
“还有徐争,黄博。”
“我们,入伙了。”
……
光线传媒,副总经理办公室。
李晓萍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尚未平复的激动,向王长远汇报了结果。
唯独郭滔和刘华,因为身上早有经纪约,无法脱身,只能暂时遗憾错过。
王长远听完,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只是点了点头,平静得仿佛这一切,早己在他的剧本之中。
十二月二十一日。
京城,柏悦酒店。
顶层宴会厅的水晶吊灯,将光芒揉碎,洒在每一张兴奋到涨红的脸上。
这里是《疯狂的石头》的庆功宴。
一场光线传媒为自己,也为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举办的加冕典礼。
空气中浮动着昂贵的香槟气泡,混合着胜利的甜香。
衣着光鲜的记者们端着相机,像猎食的猛兽,寻找着每一个可以化为头条新闻的瞬间。
业界名流、院线大佬、知名导演,觥筹交错,笑语晏晏。
他们讨论的中心,只有一个。
石头。
那块疯狂的石头。
宴会厅的角落里,黄博局促地整理着自己崭新西装的领口。
这身名牌,是光线派人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料子高级得让他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几天前,他还在筒子楼里,为六十万的片酬而心神激荡。
此刻,他站在这里,被无数道羡慕、探寻的目光包围,感觉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不远处,徐争端着酒杯,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人群中。
他脸上的笑容恰到好处,既有成功者的矜持,又不失亲和。
只有他自己知道,镜片后面那双精明的眼睛,扫过全场,其实只在寻找一个人的身影。
宁皓被一群投资人围在中间,脸上挂着一丝不胜其烦的客气。
“宁导,下部戏考虑一下我们公司啊,资金绝对不是问题!”
“五千万够不够?不够咱们再加!”
(http://www.quwenw.com/book/AFIBB0-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