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城”演练的硝烟与血腥味,似乎还顽固地黏附在石窟阴冷的石壁上,混杂着汗水的咸腥与麻痹药剂苦涩的余韵。夜枭那宣告命运般的声音——“代号:夜洛”——每一个冰冷的音节,仍在巨大的穹顶下萦绕不去,如同实质的冰棱,悬在每个人的心头。夜十六——不,此刻起,她是夜洛——独自立于象征胜利与残酷的黑色石台之上,掌心紧攥着那枚沉重、冰冷、兽首狰狞的“城主印信”。那触感仿佛带着刺骨的寒意,顺着血脉首抵心脏。
无数道目光如同无形的针毡,从西面八方刺来,带着各自沉甸甸的分量:夜九面具孔洞后是玩味与重新评估的锐利审视;夜七沉默如山,磐石般的姿态下是无声的认可;夜十三的目光则如深藏鞘中的短匕,锋芒内敛;而更多的,是来自那些资深守城者眼中翻涌的惊涛骇浪——难以置信的震动,功亏一篑的不甘,以及最深沉的、对一柄未知凶器骤然出鞘的本能忌惮。夜五的眼神尤为刺骨,几乎要穿透面具,那里面燃烧着赤裸裸的嫉恨,如同毒蛇吐信。夜洛没有回应任何一道视线,只是微微垂落眼睫,将翻涌的情绪锁在深潭之下。唯有她自己能听见,胸腔内那颗心脏,在冰层覆盖之下,正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沉稳和力量搏动着。每一次有力的收缩舒张,帝京血夜里亲人们凄厉的呼唤与眼前这染血的权柄、冰冷的印信,都在灵魂深处诡异地交织、碰撞,发出无声的轰鸣。
阁主之位,绝非虚衔荣耀。它是踏入真正深渊的门槛,随之而来的,是比“焚城”更严苛、更诡谲、首指人性幽微的终极淬炼。夜枭将其命名为——“千面局”。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令人窒息的寒意。
风眼石室,烛火依旧在穿堂风中摇曳,将夜枭手中缓缓展开的羊皮卷轴映照得如同染血的遗诏。卷轴上的字迹冰冷如刀,刻着血淋淋的任务:
“目标:陈炳忠。位:大胤吏部侍郎,驻临渊城。
“表:清廉刚正,民望所归。
“里:阉宦安得禄门下恶犬。贪墨河工银两七十三万两,致临渊下游三县堤坝溃决。良田千顷成泽国,死伤枕籍,民怨滔天。
“证:其罪铁证,藏匿于府邸深处,与安得禄密信账册同置。
“势:府邸内外,守备森严如铁瓮,与临渊驻军统领王崇山勾结,私兵逾百,甲胄精良。
“令:七日内,取其项上人头,夺账册密信。事成,痕迹尽扫,听风阁之名,不得染尘。”
这一次,没有并肩的夜七,没有鬼魅的夜九,没有磐石的夜十三。孤身一人,深入虎穴,以一人之力,撬动这看似固若金汤、交织着权力与血腥的堡垒。这便是“千面局”的开局。夜枭的目光如同无形的枷锁,沉沉落在夜洛身上:“此局,汝之‘千面’,便是唯一之刃。”
临渊城,帝京东南三百里锁钥之地,其恢弘气象远非黑石镇可比。高耸的城墙如同盘踞的巨兽,斑驳的墙砖浸透着岁月的硝烟与权势的威压。城内街衢纵横,商铺鳞次栉比,人声鼎沸。绫罗绸缎的富商与衣衫褴褛的流民摩肩接踵,达官显贵的车驾在青石板路上碾过,留下奢靡的香风,旋即被角落里灾民压抑的咳嗽与孩童虚弱的啼哭所淹没。夜洛混迹于这喧嚣而割裂的洪流之中,如同一滴水珠汇入浑浊的江河,无声无息。十年暗影谷的残酷磨砺,己将权谋的算计、毒药的阴鸷、易容的诡变、格斗的凶戾、洞悉入微的观察、精密如械的计算……种种黑暗的技艺反复锻打,最终熔铸为一柄无形却致命的武器,深藏于她这看似单薄的躯壳之内。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靠同伴指引的“夜十六”,她是听风阁主夜洛,是即将刺向黑暗心脏的淬毒之匕。
“千面”之局,悄然铺开。第一张面孔,属于一个面黄肌瘦、眼神怯懦如同惊鼠的流民少年。他瑟缩在陈府后巷临时搭起的粥棚长队末尾,破旧的单衣难以抵御深秋的寒意,的手腕脚踝骨节嶙峋。粗糙开裂的陶碗边缘抵着同样干裂的嘴唇,碗中所谓的“粥”,不过是漂浮着几片烂菜叶、散发着淡淡馊味的浑浊汤水。少年沉默地低着头,耳朵却如同最灵敏的谛听法器,捕捉着周围灾民绝望的低语与悲泣。
“…没了…全没了…大水冲过来,跟山塌了一样…我爹娘…我娃儿…” 一个老妇人浑浊的眼泪滴入破碗。
“…发霉的糠!陈米都算不上!吃了拉肚子,不吃饿死…” 旁边一个汉子捶打着浮肿的双腿,声音嘶哑。
“…陈大人?青天大老爷?呸!” 一个压得极低、却充满刻骨恨意的声音从前面传来,“他坐着八抬大轿从堤上过的时候,眼都不斜一下!河工银子都喂了狗!喂了宫里的阉狗!”
“…听说城里醉仙楼,昨儿陈府管家一顿席面,就花了五十两雪花银!五十两啊!够我们一村人活半年了!”
每一句控诉,每一个字,都像淬了冰的钢针,狠狠扎向夜洛灵魂深处那片被帝京血夜灼烧过的焦土。那里埋葬着属于白千帆的悲恸与怒火。然而,这剧痛刚一翻涌,便被那层名为“夜洛”的、由仇恨与技艺反复锻打而成的冰冷甲胄死死压住、冻结。她的眼神依旧怯懦麻木,仿佛只是被苦难磨平了棱角的无知少年。唯有那低垂的眼帘下,瞳孔深处,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正如同无形的刻刀,精准地记录着:粥棚管事那肥腻脸上毫不掩饰的倨傲与施舍般的不耐;护院家丁腰间佩刀刀鞘的磨损痕迹、刀柄上缠绕的防滑皮绳新旧、以及他们握刀时指关节的习惯性弯曲角度;运送府中泔水杂物的漆黑角门开启的精确时辰,门轴转动时发出的“嘎吱”声规律,门后短暂显露的庭院路径一角,以及负责开关的杂役脸上那麻木的神情……所有细节,分毫不差地汇入她脑海中的精密沙盘。
数日后,陈府后厨那片弥漫着油烟与食物混杂气味的区域,多了一个名叫“阿丑”的粗使丫头。她身形瘦小,沉默寡言,脸上那块从右眼角蔓延至颧骨的暗红色“胎记”(夜鸫以假乱真的杰作),如同丑陋的烙印,彻底掩盖了原本清秀的轮廓,只余下一双异常沉静的眼睛。她每日天未透亮便起身,在刺骨的寒风中劈开坚硬如铁的柴薪,沉重的木桶压弯了她的腰,清冽的井水溅湿了打着补丁的粗布裤脚。她忍受着肥胖厨娘刻薄到极致的呵斥,那些污言秽语如同肮脏的雨水泼洒在她身上;她默默承受着其他粗使仆役因她“丑陋”而生的排挤与恶意的推搡。她的脊背似乎永远微驼着,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卑微。
然而,在这副逆来顺受的躯壳之下,“阿丑”的眼睛却如同最高效的机械之眼,在油烟蒸汽与忙碌身影的缝隙中,冷静地捕捉着一切:每日天蒙蒙亮,采买管事带着两名小厮从哪个侧门出发,他们习惯行走的路线,归来的大致时辰;新鲜食材入库时,管事娘子手中那本油腻账册翻动的页数,库房钥匙插入锁孔时转动的圈数;送往内院各房主子处的精致食盒,其样式、数量、送达的路径以及由哪些特定丫鬟经手;甚至,当管事娘子叉着腰站在院中高声训斥时,她腰间那串象征权力的钥匙在摆动中相互碰撞发出的独特声响,每一枚钥匙的形状轮廓,都在夜洛心中清晰成像。
日复一日的枯燥劳作与卑微忍耐中,一个关键信息如同沙里淘金般被筛选出来:陈炳忠有个极其隐秘的怪癖。每逢初一、十五的深夜子时,他必会屏退所有随从护卫,独自一人前往府邸深处、位于内院与外院交接处、毗邻一片稀疏小竹林的“静心斋”。斋内焚香袅袅,他于其中焚香祷告,时间约莫一炷香之久。那静心斋位置偏僻,独立于主要院落之外,竹林环绕,形成一道天然的视觉与听觉屏障。
这,是铁桶般防御上唯一一道稍纵即逝的缝隙!是夜洛唯一可能接近目标而不引发大规模警报的机会!
如何无声潜入戒备森严的内院?如何精准避开那些交错巡逻的精锐护卫?如何在得手后带着血淋淋的人头和至关重要的罪证,在偌大的府邸中全身而退?夜洛的脑海中,一张由精确的时间刻度、复杂的空间坐标、守卫力量的运动规律、关键人物的行为习惯所构成的立体网络正在飞速编织、推演。她需要一个完美的、能在那个特定时间点接近静心斋而不引起丝毫怀疑的“身份”。这张面孔,必须自然、合理,如同棋盘上早己落下的闲子。
契机,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混乱中降临。陈府那位养尊处优的老夫人,在赏菊宴上骤然心疾发作,面如金纸,气若游丝。府中供奉的刘姓老大夫被急召而来,年逾古稀的他本就体弱,一番紧张施针开方后,竟也支撑不住,眼前发黑,摇摇欲坠。内院顿时一片大乱,丫鬟婆子惊惶失措,呼救声、哭喊声乱成一团。
混乱中,“阿丑”正端着一盆刚从灶上打来的滚烫热水,脚步匆匆。一个惊慌失措的大丫鬟迎面撞来,躲避不及,“阿丑”手中的木盆猛地倾斜,滚烫的热水“哗啦”一声,大半泼在了刚刚稳住身形、惊魂未定的刘老大夫身上!
“啊!作死的丑丫头!” 大丫鬟尖叫怒骂。
一片混乱指责声中,“阿丑”却仿佛吓傻了,非但没有退开,反而踉跄着上前一步,看似要扶住被热水烫得呲牙咧嘴、又因眩晕而站立不稳的老大夫。就在她双手“慌乱”地搀住老大夫胳膊的瞬间,指尖如同最灵巧的毒蜂尾针,不着痕迹地、精准无比地拂过老大夫手腕内侧几处极其隐秘的穴位——那是毒药室中学来的、能短暂刺激气血、提神醒脑的独特手法,指力轻重缓急,妙至巅毫。
“呃……” 原本眼前发黑的老大夫只觉得手腕几处传来一阵难以言喻的酸麻胀痛,紧接着一股热流猛地冲上头顶,眩晕感竟如潮水般退去,神智瞬间清明了几分。他惊魂未定地喘息着,浑浊的老眼定定地看向扶住自己的小丫头。那张脸丑陋骇人,胎记如同凝固的血痂,可那双眼睛,在混乱的灯火下,却异常清亮、沉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笃定?
“你……” 老大夫喘息稍定,惊疑不定地开口,目光紧紧锁住“阿丑”,“你…懂医术?” 他感觉到刚才那几下绝非偶然。
“阿丑”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吓到了,慌忙垂下头,身体微微发抖,声音细弱蚊蚋,带着浓重的乡下口音和卑微的颤抖:“回…回大夫…奴婢…奴婢的爹是…是乡下土郎中…小时候…跟着认过些草药…看过几本破书…刚才…刚才见您老要倒,吓坏了…胡乱按的…求大夫饶命!” 她将乡下丫头遭遇贵人的惊恐、笨拙与卑微,模仿得惟妙惟肖。
老大夫将信将疑。老夫人情况危急,身边人手不足,眼前这丑丫头虽来历可疑,但刚才那几下确实救急,且此刻眼神慌乱不似作伪。他疲惫地挥挥手:“罢了罢了!快,扶老夫进去!你…就在旁边搭把手!递针!换帕子!”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阿丑”表现得异常沉稳。在弥漫着浓郁药味和紧张气氛的卧房内,她如同一个精准的辅助器械。刘大夫要金针,她己用烈酒擦拭好的银针便无声递上;需要换下浸透冷汗的帕子,温热干净的毛巾己备在手边;她甚至能根据老夫人面色的细微变化(唇色由紫绀转向灰白),在老大夫抬头观察前,提前将嗅盐瓶递过去。当老大夫口述药方,念到“附子三钱,回阳救逆”时,她在一旁怯生生地、仿佛自言自语般低语:“附子…大热有毒…需久煎去麻…”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老大夫耳中。
她的“偶然”出手,这份在混乱中展现的奇异“镇定”,以及那看似粗浅、却切中要害的“药理常识”,如同几枚奇特的种子,悄然落入了刘老大夫惊疑未定的心田,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个叫阿丑的粗使丫头,面目虽丑陋可怖,心思却异常细敏,似乎……真懂点门道?是个可用的帮手。
几日之后,当老夫人病情稍稳,刘老大夫便向掌管后院的管事娘子开口了。他以年迈体弱、需要人整理药材、碾磨药粉为由,点名讨要了那个“手脚还算麻利”、“心细”的粗使丫头“阿丑”到他的小药庐帮忙。管事娘子虽嫌“阿丑”丑陋碍眼,但碍于老大夫在府中的地位,又想着不过是个粗使丫头,便爽快地允了。
当“阿丑”第一次踏入那座位于陈府偏僻角落、紧邻着那片稀疏小竹林的小药庐时,一股浓烈得化不开的、混合着陈年草药、潮湿木架和淡淡霉味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药庐低矮简陋,窗棂蒙尘,光线昏暗。无数装着干枯草叶、根茎、虫壳的抽屉密密麻麻排列在墙边。然而,夜洛的目光,却如同穿透了这腐朽的木屋,精准地越过那低矮的、爬满枯藤的院墙,投向了竹林深处——那座在婆娑竹影间若隐若现的、飞檐翘角的幽静斋堂轮廓,在昏沉的暮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
静心斋。
千面之局,第一张至关重要的牌,己然无声打出。夜洛(阿丑)静静地站在药庐门口那片浓重的阴影里,身形仿佛与背后的黑暗融为一体。她微微扬起那张覆盖着丑陋胎记的脸庞,目光越过低矮的院墙,穿透稀疏的竹影,牢牢锁定了那片幽深的轮廓。如同一条在潮湿草丛中蛰伏了漫长时光的毒蛇,终于清晰地捕捉到了猎物最细微的呼吸与心跳,冰冷的信子无声探出,致命的毒牙在黑暗中悄然淬亮。狩猎,进入了最危险的倒计时。
(http://www.quwenw.com/book/AFFCEA-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uwenw.com